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99|回复: 81

我们的教育在哪里出了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1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教育在哪里出了问题?

在这个世界上,谁是最可怜的人?毫无疑问是中国的孩子。中国的孩子从几岁起就开始上培优班,小学、初中、高中更是没有周末和假期,在学校和陪优班之间奔波,早出晚归。在我看来,这些孩子简直过的不是人过的日子。

孩子这么辛苦,家长要负大部分的责任。望子成龙、成凤是人之常情,但孩子有没有天分家长是不关心的,只知道填鸭式的灌输呆板的知识。大家都知道刘翔只有一个,你要求没有天分的孩子都成为刘翔显然不现实。而孩子们的智力条件也是千差万别,不可能每个人都进北大清华,家长们为什么要把孩子往死胡同里逼呢?

多少年来,家长都是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对孩子严格要求甚至苛求是天经地义的,是为孩子好,但好心办坏事的家长比比皆是。孩子们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长大?孩子们从小几乎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除了学习,其他什么都不关心。有的家长甚至说:孩子,你只要学习好,爹妈做牛做马都可以。这样的重负,孩子能承受得了吗?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但我认为“学习”决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孩子们要学习的东西多了,重中之重是要学习“成人”------如何做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先成人再成才的道理很多人不是不懂,但在自己孩子那里却过于强调学习书本知识,忽略了“成人”这个主要环节。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要生活必须和人打交道,如何沟通就是一门学问,需要从小养成好的习惯。如果由于父母的娇惯,孩子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表达和沟通,长大以后在学校与老师同学沟通就会有困难,在群体中就会不受欢迎,时间长了还会产生心理阴影。

而挫折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在温室中长大的孩子走上社会后稍不如自己的愿就会不适应,个别的甚至会走极端。我有一个同事的女儿已经读心理学硕士了,可去年的某一天悄悄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没有和任何人包括父母说一声。我的同事已经是五十岁的人了,听到这个消息如五雷轰顶痛不欲生。风华正茂的年龄,不管是学业还是在感情上出现了挫折,如果能及时和好友、老师或父母交流一下,悲剧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健康的身体,比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现在很多孩子出事就是出在心理问题上。而家长给予孩子过重的压力,是孩子心理失衡的主要因素。有些孩子高考没考好,自己觉得对不起父母,产生严重的内疚心理,最后出现精神疾患甚至走上绝路,这样的例子并非绝无仅有。这个时候父母肯定会后悔,可后悔有用吗?

我的女儿今年小学毕业,可她一点都没有轻松下来,她妈妈给她报了几个陪优班。这么热的天,可怜的孩子每天要上衔接班,从上午八点一直要上到下午5点半,一周五天,周六还要上新东方英语。这不是疯了吗?对此我是不理解的,也为这个事和她妈妈吵过不止一次,但一切都无法改变,她始终认为自己是为孩子好。

退一步,即使孩子成绩很好了,考进清华北大,最后读到博士,哪又怎么样?如果孩子没有健全的心智,没有与人沟通的能力,没有应付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智慧,最终还是废人一个。

中国的孩子正走在一条没有光明的死胡同里,他们牺牲了一切的童年快乐,换来成绩单上冰冷的几个数字。从小他们没有时间和机会感受很多美好的东西-------亲情、友情,也没有时间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都说中国人聪明,但孩子们在这样的教育下变成了只会考试的机器,没有了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这样“自杀”型的教育模式也许会这样一代一代往下传,是尤其让人痛心疾首的。

为了未来,救救孩子。

 

[此帖子已被 小李菜刀. 在 2009-7-21 17:16:59 编辑过]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89338863?retcode=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

回帖

234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41
发表于 2009-7-21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1万

回帖

3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378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7-21 17: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心是晴朗的生活就没有雨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主题

1301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6491
发表于 2009-7-21 17: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孩子没有健全的心智,没有与人沟通的能力,没有应付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智慧,最终还是废人一个。
别人都在假正经,那我就只有不正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主题

1万

回帖

3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2997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7-21 1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顶。
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321819915/5225192f/1.png http://weibo.com/yuanshangcaolu/home?wvr=5#!/yuanshangcaolu/home?leftnav=1 QQ/3652769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主题

1万

回帖

3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2997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7-21 2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令许多有识之士痛心疾首,曾经有中国小孩和日本小孩的户外比赛,但是中国小孩的表现叫人不得不担忧。
http://service.t.sina.com.cn/widget/qmd/1321819915/5225192f/1.png http://weibo.com/yuanshangcaolu/home?wvr=5#!/yuanshangcaolu/home?leftnav=1 QQ/3652769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9

主题

3682

回帖

1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00343
发表于 2009-7-21 2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天在火车上看了这一期的《青年文摘》,里面有一篇文章,我很受启发。

《每个孩子都是稀世藏品》有几句话,我觉得和菜刀的观点非常一致:每件事物都有它的价值,就像我们无法比较木器、玉器、瓷器哪一种更珍贵一样。只要孩子身心健康,按照他们自身条件打造人生,那就应该由它去,家长强行扭转,按照自己的思路,甚至按照社会上的高薪标准去设计他,出来的顶多是批量生产的优质商品虽然也会有升值的空间,但绝对不会是“稀世藏品”。是木头,绝对雕琢不出一块玉。

勒杀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其实真正刽子手是我国的教育制度。

成都已经全面封杀奥数班。

校外培优班,交税的有几个人?

 

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始终以宽容,大气,内心坚定善良,傲然与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7

主题

1万

回帖

4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2067

荣誉管理荣誉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7-21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名校为何不重视“高考状元”

 

最近读到《中国状元职场状况调查》的文章,该文谈到,1977年到2006年的30年全国各省状元全军覆没,没有发现一个在从政、经商、做学问等方面的杰出人才。被人羡慕的“高考状元”在社会的发展中,最终被大浪淘沙,成了平庸者。这是中国应试教育苦果极典型的代表,也说明“好学生”并不等于“好人才”。

     
我的两名朋友曾是当年高考某省的状元,即使本人在1977年考上大学,也是因为在某一科的成绩在全市名列第一名而被大学看中。“高考状元”很多年来都是个香饽饽,名牌大学也将其视为人才,争相录取。而美国的名校对所谓的“高考状元”多是不特别重视,如果一名高中生仅凭考试的高分数、而其他表现平庸就能进入哈佛,哈佛大学恐怕会被教育界人笑掉大牙、会被社会舆论炒翻天了。

      
在美国的大学招生体系中实际上是没有“高考状元”这一概念的,当然大学在招生中第一项指标是考核学生的学识基础,学生考试的分数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与“一考定终身”不同的是,学生考试的分数只是大学考虑录取的基础,既不是唯一也不是全部。

     
在美国,能够反映学生学业水平的数字指标或者说“硬”指标有两个,一是学生在高中四年的学业平均成绩,二是全国性的考试SAT(或是ACT)考试成绩。如果说SAT考试类似中国的高考的话,SAT能考满分就应当可以叫做“状元”了。在美国的华裔家庭,经常会听到某某孩子SAT考了满分,但报考哈佛大学等名校,结果却是不被录取。为啥,人家名校根本不把考试拿满分的学生真正当回事,如果只会读书,而无创造性,这样的学生不会被看好。说穿了,人家要的是人才,而不是“高分宝贝”。

      
既然“高考状元”不吃香,美国大学推出的录取优秀学生的典型例子也就不会是“高考状元”,而社会和公众舆论也没那个心情和风潮去大赞特赞所谓的“高考状元”。哈佛大学最经典的录取学生例子是一个出生在贫寒之家的女孩,她的母亲靠捡垃圾维生。这个女孩没有抱怨自己的父母为什么这么穷,而是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她读书很用功,但更关键的是,她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看到了社区中有太多的人需要帮助,她在课余时间做义工,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身边的穷人。后来这名女孩被哈佛大学录取,成为哈佛大学广纳人才、贫寒子弟也可越龙门的典型例子。

     
哈佛大学一名校长曾谈到该校喜欢招收什么样的学生,他说,杰出的大学生来源于优秀的高中生,我们是一个极力培养、鼓励高中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学校。社会对一流高中生的赞美并不局限于好的课堂成绩,而是多方面的。要成为哈佛的学生,光学习好是不行的,还要看他是否有开创新天地的创造性;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还要看他是否有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单关心自身专业领域是不足的,还要看他是否有关注其他方面的广泛兴趣。

      
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是,所有孩子,无论其家庭出身,也无论上哪一所学校,都必须有机会充分实现他们的潜能。机会平等必须意味着追求卓越的机会平等,对平等的要求绝非意味着对平庸的容忍。这不是精英主义,我们必须给予我们的学生——所有学生——能接受最好教育的机会。

      2008
年申请哈佛大学的学生超过2.7万人,而录取率只有7.4%。许多人的成绩十分优异,SAT考试中取得满分学生大有人在,但最后还是被刷下来了。那么能被哈佛大学录取的学生又是什么样的学生呢?让我们看一个例子。俄亥俄州雪克黑茨市哈沙维布朗高中的爱丽娜·奥聂思凯斯基一直关注着水污染,选定解决金属离子污染水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在3000个小时的屡败屡战后,她终于发明并申报了自动微电子化学传感装置控制电镀系统的专利技术。这一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电镀时排入水中的金属离子。她还是西门子-西屋科技竞赛地区决赛选手;英特尔科学英才半决赛选手;校世界事物联合国俱乐部主任;校报主编;疗养院志愿者资深协调人;丹麦人在二战纳粹大屠杀中帮助犹太人的历史的研究者。

    
第二个例子是,匹茨堡福克斯切派地区高中的迈克尔·米尼克创作了4部音乐作品,其中的2部为情绪忧郁症患者筹得4000美元善款。他被《匹茨堡邮报》评为2000年最雄心勃勃的新一代音乐家,曾任校报总编、校社团主任、学生理事会部长等职,最后哈佛大学将其录取。

     
不论哈佛大学录取贫寒家庭女孩的例子还是“高考状元”可以走红的现象,其实这背后折射的是最深层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公平的教育机会。不要小看了公平这两个字,能做到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比GDP翻两番、翻三番不知要难上多少倍。中美教育都强调要有公平性,但如何实现公平却是走不同的路。美国的大学录取当然十分重视中学生的学业表现,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和服务社区的精神,综合考量是重要的手段。中国的高考体制最初有利于挑选人才,但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升学压力之下,也唯有靠分数来衡量学生的素质了。

     
在中国,应试教育是打不倒的,最起码现在是打不倒的。为什么?在权力、金钱、人情、关系充斥的环境下,分数成了教育机会均等唯一的“硬”指标,能让贫寒子弟出人头地只有学习好,考试拿高分才可以与邪风去抗衡。谁都知道综合性考核学生是大学招收优秀高中生的一种好方式,但这些综合性考核的标准有很大的随意性,有太多人的因素在里边,最后,有多少人敢相信它的公平性呢?

    
“高考状元”成不了杰出人才而全军覆没,恰如大浪淘沙,在历史的潮流中,大浪淘下的不光是垃圾,有时金子也会被淘汰。

    
 刚看了一条新闻,一名中学在四川地震后在灾区当自愿者,他隐瞒了16岁的年龄,而以成年人的身份在灾区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最后成为灾区年龄最小的志愿者,今年他被美国9所大学同时录取。

     
看完这条新闻我在想,为什么中国最一流的大学不录取他,难道这样充满爱心,关心社会、勇于奉献的中学生不是优秀的人才?难道只有美国大学才会发现人才吗?在打不倒的应试教育面前,如果中国的名牌大学能录取这名学生,难道不是向成千上万的中学生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分数依然重要,但好的人才标准不仅仅限于能考高分。社会需要专业的人才,社会更需要对自己民族负责的人才。

     
教育机会应是均等的,实现教育机会均等,要靠政府部门、教育机构的努力,要靠你、要靠我、要靠社会每一个家庭的共同努力。

     
作为普通的百姓,我们难以决定河流的走向,但我们应当可以做到不随波逐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3

主题

1万

回帖

3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75151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灌水之王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7-21 2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单生意,

商家有自己的赢利模式唦!

有人抬庄赞助,还不是别人商业氛围营造得好!

广告宣传工作做得好!

其实,培优时有同年孩子们一起玩,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社交活动,还是比在家睡到中午才起来要好!

我最难跨越的不是路途的遥远,而是某些个女人的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442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6604
发表于 2009-7-21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帝保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112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2861
发表于 2009-7-21 2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勒杀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其实真正刽子手是我国的教育制度。

幸福就像一只蝴蝶,在被人追逐时,总是无法捕捉得到;
但是如果你安静地坐下来,它就可能栖息在你身上。
呵呵。。。珍惜身边的幸福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2395

回帖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6112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7-21 2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成人 再成才
带着满心的自在,回归滚滚红尘,其实你什么也没有带走,因为那是你自性的本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5

主题

5793

回帖

3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5009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7-21 2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明白,没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939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1469
发表于 2009-7-21 2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上下没一个人不明白,可又能说什么呢,又能做什么呢!

开心的音乐盒收集贴: http://www.5zls.org/dispbbs.asp?boardid=144&Id=1169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182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6160
发表于 2009-7-21 2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谈到我们的教育问题,作为普通的老百姓,真的很无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4428

回帖

2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7145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7-22 0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教育在我们想怎么教育下一代的方向上出了问题。

最近很少用红字。

我这辈子只有两件事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3

主题

1万

回帖

3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75151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灌水之王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7-22 0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往教育商圈扔钱,也至少赚钱以后的一种花法而已!

 

其实,我们这个国家,真的不需要太多的人才和精英,精英多了就喜欢搞事,喜欢折腾。

折腾就更加浪费和破坏啊!

我最难跨越的不是路途的遥远,而是某些个女人的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3

主题

4811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3025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7-22 0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仅从升学制度上讲,现在高校资源少,而且是统一命题统一招生,势必形成录用标准一刀切的格局。

    如果一部分公立大学用来普及,一部分优秀的大学允许其私立化,兴许会好些。私营公司招聘员工就不会走过场只讲形式,他们要挑出按自己的标准属于优秀的人材,因为关键到公司的发展等切身利益。

追随你的背影走在路上 有一天我也将成为背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31 01:45 , Processed in 0.06400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