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武学生涯 我生于70年代,对于一个偏爱武术的人,在这个年份出生是不幸的。 当上世纪80年代我上学时,到了可以真正劈劈腿,下下腰练习武术基本功的年龄,对于武术的概念仅是电视剧《武松》里武松醉打蒋门神的醉拳。那时,下课后男孩子都会醉得很厉害,我也不例外。我把自己当武松,别人是蒋门神。当然,别人眼里我也是蒋门神。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武松和蒋门神耍的都是醉拳,哈哈! 后来,《少林寺》出现了,才知道武术原来还是这么系统复杂的一门技艺,但武术仍然离我很遥远。到少林寺去学武的梦想好像也不是当时的我可以办到的。 到了初中《霍元甲》来了,秘宗拳很是让我神秘了一把。稍后的《射雕英雄传》将我的武术情结推向一个高峰。当时,武术学校已经开始做招生广告了,但我终究还是理智,明白读书仍是我的主业。但那雄雄燃烧的武术之火将我炙烤得热血沸腾。 我找来一个蛇皮袋,里外套了好几层,里面填满了沙。这是我的第一个沙袋。沙袋被吊在阳台的一角,开始练习用拳头去打沙袋时是在冬季,僵硬的拳头击打僵硬的沙袋,但心却是热的。几个月后,我的拳头就可以用力击打砖墙而不疼了。 在打沙袋的同时,我已经不满足从电视里学那几样武打动作了。我买来《少林洪拳》,照着里面的图谱练套路。招式的学习是很枯燥的,比做数学题还要枯燥,但我却乐此不彼。遇到难度大的动作,比如空翻筋斗什么的,我就用手撑地侧翻来代替,看起来也像那么回事。半年后,虽说这套洪拳不是那么流畅,但也耍的虎虎有生!凭着它,我在元旦联欢会初露身手,威震全校。在一个功夫片盛行的年代,这是件了不起的事情。由于我整天嘻嘻哈哈,于是班上男生就叫我“周伯通”。当时想来也是怪怪的,“周伯通”这个全真教的,靠打少林洪拳出了名。 上高中时,社会上的武术热已经开始降温,武术慢慢回归到它的本来位置,它是一种技击术,也是一项运动。我练武的热情丝毫没有消弥,但我练习的方向却发生了变化。 事情发生在刚上高一不久,在回家路上,遇到五、六个小混混,看中了我腰间的牛皮带,我哪里会同意,于是战斗发生了!结果可想而知,十几只拳头对两只拳头,我着实吃亏不少,但皮带保住了! 于是开始反思以前的作为,光拳头硬有啥用,没有力量也是白搭,套路固然重要,但实战性太差。这么一思量,武学思想发生逆转,决定改练力量。 每个5公斤重的哑铃给借了回来,怂恿父母给买了个弹簧臂力器,自己攒钱买了条弹簧拉力器。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训练计划,每天都坚持不怠的练习。在学校,每天放学后,规定自己必须在单杠上拉10个引体向上,在双杠上曲臂支撑身体10下。至于仰卧起坐,伏卧撑更是因地制宜,随时锻炼。 效果很快显露出来,到高一暑假结束时,身上的肌肉明显鼓了起来,臂力大增。这时《武林》、《博击》是我经常看的杂志,平日对于实用的武技特别留意。李小龙的截拳道被我推崇备至,照着挂图练他的勾漏手和寸劲,模仿他的踢腿动作,练习腿法。武术套路被我完全抛弃,实打实的应用技巧被充分的接纳。 这时,我在校内和同学单打独斗已经没有对手,我相对比其他同学灵活的步伐,敏捷的出拳,使我在对练中处处能抓住对方的空档与破绽,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上大学。 大学就是大学,即便不是藏龙卧虎,但也是英雄辈出。我那点三脚猫的功夫,使我在大学里不敢张扬。果不其然,开学时间一长,山水便显露了。班上有两个来自外省的同学居然从小拜师学过武,这着实让我激动了一阵子。现成的师傅送上门了,哈哈,几乎就不收什么费用。 来自河南的王同学送给我一本《八宝硬气功阐秘》,这让我真正领略了中国武学的深奥。 武界常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拳指的是套路、招式。功,指的是内外功。内功以练气为主,所谓内练一口气,就是我们常说的气功,如少林之跌坐,武当之导引。外功以练劲为主,所谓外练筋骨皮,如铁砂掌、铁布衫。无论何种功夫都能练至筋强骨健,皮坚肉结,刀枪不畏。 八宝硬气功属少林八宝门派,主要是内家练气的心法,这是中国武学最玄妙之处。简单地讲,我已经练上气功了。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都要双腿盘坐在一辟静的地方,心中默想一股天然精华之气由头顶百会过眉心,经过膻中至脐下丹田处。这种由意念引导气流的功法是中国气功的精髓。 几个月后,我居然可以在练功时感到气流从头顶百会下沉至丹田的强烈热感。丹田尤如一个燃烧的火球,令我全身沐浴在一种温暖的氲氤中。既便是在冬季,练完功后也是大汗淋漓。那段时间,浑身都充满着力量,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力。 我的目标是尽快打通小周天。所谓通小周天,就是当丹田聚气到一定程度,气流会随意念下沉到会阴处,然后沿后背上行,过颈后玉枕至头顶的百会,而后又从百会下沉至丹田。由百会至会阴一线为任脉,由会阴沿后背至百会一线为督脉,气流沿任督二脉绕行一周即为通小周天。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打通任督二脉是一种上层武功,实在是不足道,武林中人若知,定会贻笑大方。其实通小周天是一个专业练武人一年半载就可以练就的初级层次,真正厉害的是通大周天。就是小周天练成后,继续修炼至气流可以自由运行四肢,打通全身十二经脉,最后逐步贯通全部奇经八脉。至此,气随意动,可以凭意念让气流任意引到身上所要到达的部位,挥手抬腿间,碎石断钢,威力无限。 但是,我的功力也就限于气沉丹田后的热感。作为养生,实在是很妙。作为修行硬气功,则是基础中的基础。我的阻力来自于我的杂念。练内功最讲究无为清静,内心澄明无一丝私欲。我的境界实在难以企及,这直接导致我的功力修为。所以,练功以孩童开始为最佳,孩童的天真无邪是练内功的至上境界。 内功一时难以提高,我便潜心转向基本的招武,笨人自有笨方法。来自河北的程同学自幼拜师学艺,尤擅腿法。见我试踢了两脚,摇了摇头说,虽有灵气,但全是野路子,不规范。闻听此言,我跑到图书馆借了大学体育专业《武术》课程第一册,并向程同学下了拜师贴子,程同学也送我一本《中国功夫实用腿法》作为拜师回礼。 每天清早,我都会到操场练把武。从基本的马步冲拳到压腿,劈腿,然后就是练一组正踢,侧踢,正踹,侧踹,转身后踢,侧身鞭腿,连环踢腿,腾空飞腿。一趟下来,眼花瞭乱,好生热闹。几个月后,程同学也点头说,后生可畏,大有进步! 大学几年下来,武功略有进步,但内功的修炼却从此止步,甚为可惜。中国武学的内家心法,的确不是一个凡夫俗子可以深入探究的。我从内心企及的功力,便永远成为一个美丽的梦想。 从学校出来后,谋得一份闲职。既是闲职,时间就很多。练武的心思一刻也不停顿,除了练习日常的武术招式外,总觉得练拳不练功使我本质上提高不快。 前文已有交代,功分内外两种。内功神秘而难学,非有名师指点不可,已尝试不通。所以,我的心思就转向相对较易练的外功。经过比较,我决定练外家功法中之铁砂掌。 铁砂掌,乃外功硬中带软的一种功夫。功深之日,亦含阴劲,功力决不输内家修炼的功法。铁砂掌中最为有名的宗师是江苏顾汝章,其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已名震武林。 我自确定方向后,随即购得《顾汝章铁砂掌函授教材》,从此依书每日研习。首先我用厚帆布缝一布袋,里面装黑豆、绿豆各半,用以击打。同时从中药店购得地骨皮半斤,混合食盐半斤,加水煎汁,用以练功前后泡手。铁砂掌借助中药来防止骨骼、肌肉受伤,同时借助中药的效力,使手部骨骼和肌肉变成铁掌。 每日晚间,我独自家在家中厨房,将砂袋铺于案板上,加热汤剂泡手,待自然干后便开始行功。练掌时,对照《铁掌修炼秘图》,以马步姿势,提掌与眉齐,手似悬挂空中之石块,由高处跌下,纯用腕、掌之劲似挥鞭击打,绝不可用手臂的力量。铁砂掌按手掌部位不同,分为拍、摔、切、印、点五种击打法。练功完毕后,再将手浸入汤汁中,不但可以防止骨骼肌肉僵化,更可使手掌增加韧性。 随着时间的推进,感到掌部柔韧有劲,尝取一坚硬铁核桃,一掌拍下,竟可击粉碎。但问题也随之出现,练习二月后,我所住楼栋居民,联名抗议我家半夜发出“嘭嘭”之声。无奈,又找不到第二个练功处所,只得停练。 顾汝章氏铁砂掌依法练百日即可试切青砖,而今差一步便有小成的功力又遭妖折,遂感叹生不逢时。那种随意挥拳,即可碎砖断石,于瞬间致敌于伤残的境界,又被现实化作铁砂幽梦。 此后,我便开始静悄悄地用哑铃练力量,虽然它不是武学的功力,但终归是力。在家中铺上厚垫子练习压腿,虽然不可以踢,但终归是灵活韧带。我将所有对武术的热爱发泄在安静的练习中,以期待有朝一日可以重新迸发。 机会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当跆拳道日渐时尚的时候,我即刻融入进去。跆拳道虽为韩国的国术,但其渊源与中国武术息息相关。所以跆拳道的一招一式都像极了中国的武术招式。 我的跆拳道老师是韩国人,黑带五段,也算是行中高手了。在他的系统指导下,加上以前的一点底子,练习起来也还有模有样的。学武多年,终觉步入正途。 在训练馆里,我不用担心练内功走火入魔,练腿法不得要领伤了韧带,练掌法扰了邻家。我按我的欲望出拳,我按我的意念出脚。辗转腾挪间,当跆拳道黑带高手的愿望萦绕脑间。 但生活就是如此,你要这样,它偏偏那样。当我的武学之路一片坦途的时候,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在一次与客户的把酒对饮后,我失足摔下了楼梯。当我清醒后,稍一挪动腿,一阵钻心的疼痛从腿部传来,凭感觉便知,我的腿骨折了。 那一刻,我的脑际闪出一个词:自废武功!当我在医院的病床笑着对朋友讲,我从此不能练武了。朋友安慰我说,好了后一样可以练。 果真如此吗?夜间一个人躺在那里瞑想,武学生涯一一再现。最早是小学时的武松醉拳,最晚是现在的楼梯醉卧。世事真是奇妙,一个假醉,一个真醉,真假之间,看拳风腿影,笑傲江湖。 幽梦已醒,物似人非。我躺在那里,内心出奇地平静!电影《功夫》里,乞丐老头对孩子说:你是百年一遇的武学奇材!那个孩子不是我。但我也听见泰戈尔说:天空虽不曾留下我的痕迹,但我曾飞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