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40|回复: 2

大槐树寻古

[复制链接]

113

主题

157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450
发表于 2009-8-14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槐树寻古

 

提起山西洪洞大槐树,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是说到与大槐树有关的几个典故,那可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话说元朝末年,中原地区由于战乱和灾害,人烟稀少,民不聊生,而山西却相对稳定,人丁兴旺。明朝建立后,曾于洪武和永乐年间,组织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移民,将山西洪洞等地的老百姓陆续迁往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十余省市。洪洞广济寺旁一棵“树身数围,荫蔽数亩”的汉代大槐树便成为移民集合、登记、启程之处。

据说凡大槐树移民的后裔,在生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双脚的小脚指甲是两瓣的复合型。传说当时官员们为防止移民中途逃跑,就强行在他们的小脚指甲上切一刀作为记号,伤愈之后,移民们的小脚指甲就变成了复合型的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政府规定家凡有两子以上的民户,除留下小儿子外,其余的儿子都必须迁出。生离死别之际,母亲为将来寻找儿子方便,便将被迁徙儿子们的小脚指甲都咬成了两瓣作为标记。有歌谣唱道:“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

同样是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将他们双手反绑,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上路。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等到目的地后仍然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这就是现在人们喜欢背手的由来。

在长途押解跋涉过程中,常有人要大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大(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要大(小)便了。此后“解手”便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一直沿用到如今。

据史料记载,当时汾河滩上的老鹞都喜欢在大槐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人们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因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那盘根错节、虬劲苍老的大槐树,还有树杈之上的老鹳窝,已经成为老家的标志,祖地的图腾,鹳鸣声中,足以让游子“恨别鸟惊心”。

在洪洞的大槐树公园内,有一个祭祖堂,里面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表上共有四百五十个姓氏,供奉着各位姓氏祖先的牌位,这大大超过了百家姓。据说这些姓氏的祖先都是六百年前从这里移民到全国各地的,经过专家学者的搜集整理后公诸于墙上,以方便客人寻根查询。近年来,大陆民众竞修家谱,海外同胞寻根祭祖,纷纷来到这里查询自己同大槐树的血缘关系。洪洞大槐树,牵动着华夏子孙的寻根情结,寄托了无数中国人的思乡之情。

 

摄鬼的快乐大本营 http://blog.sina.com.cn/wl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8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443
发表于 2009-8-14 1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0个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25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316
发表于 2009-8-15 1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篇好文.小趾甲小时候听母亲说过。
山水之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22 06:49 , Processed in 0.0370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