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武汉的夜依旧那么的闷热,周五晚大家如约而至,秉着淡淡的月光踏上了通山太阳山的征程。一路上月色清幽,大家都无心睡眠侃侃而谈。一路无事,深夜11点左右车行过太阳溪的岔口后公路变得异常狭窄,我们的33座包车的宽度基本上和公路路面宽度持平。正当我们担心是否有车错车时一辆满栽木柴的大卡车迎面而来。面对我们的深夜造访,迎面而来的卡车司机神情淡漠,没有一丝友好的表情,最后在我们李师傅的高超技术下历时近20分钟两车还是艰难的错了车,抵达到了西偶(yu 二声)村。事先联系的林场由于车辆问题无法抵达,好在事前联系了林场的黄师傅要到了一个西偶村护林员的电话,要他接待我们。屋主姓夏,人很好,一家人等我们到晚上12点多钟,准备了一大锅粥和一桌朴实厚道的农家菜。闲谈之间,老夏主动请缨做我们的向导,询问了一下他的经验之后我们爽快的聘请了他。 周六一早,安排好司机的食宿后大家背上重重的行囊踏上了征程。西偶村是个安静宁和的小山村,依山傍竹,显得十分的清幽。踏着盘山公路渐行渐远,小村落也逐渐的在来回盘绕的山道中隐没。盘山路走起来有点累,大家来到古刹时已经大汗淋漓,体力消耗得不少。拜过菩萨后结束苦闷的盘山路进而开始走惬意的水渠道了。我们沿着水渠的边上走,景色渐佳,水渠里的水也是清澈明亮十分的好看,大家一个多小时盘山路积累的暑意全消。也许正是这种惬意让我们麻痹大意了,前队健步疾驰,后队渐渐脱节,不巧前队的手台频段也不小心换了一个频段,导致前后队完全失去了联络。过了栈桥本应径直上山的,但由于无法联络,后队继续沿着水渠向前走,忽略了上山的那个歧路。约莫走了半个多小时后大家觉得有点不对劲,因为前面道路的蜘蛛网都还未破,而且水渠里的水已经枯竭,是该掉头了。回到有水源的位置,还是找不到出路,无意间想起手台的频段,上下拨了2次终于联络上了,在回头接应的LK同学带领下,终于和前队的半数人马回师于大瀑布脚下。休息了片刻总结了教训并合影后开始了继续的征程。 由于山路崎岖,多数时候要手脚并用,再加上大家都是重装,体能不均,没过多久,新的后队再次迷路。更不幸的是,这次迷路仅有的2个手台都在后队,和前队彻底失去了联系。盲目的上山下山寻路耗费了大量的体力,好在最后大家快绝望的时候听到了前队的呼喊声,于是,在一声声费劲的召唤声中大家从新走到了一起。 2次的教训总结出了一个经验:1,领队必须压住队伍;2,向导只能跟领队走;3,一个男士照顾一个女士,一对一帮助协助前进。这次的计划很完美,但是...那种路背上重装很难不出现崴脚的,出现了伤员,后队再次脱节。屋漏偏逢连夜雨,天空又突然下起了蓬勃大雨,后队的3个人扶着拉着伤员艰难的前行。手台由于没密封好,只能发出信号不能接收,处于单向联络状态。望着湍急的水流和如同倾泄的大雨,我第一次感到了绝望。关键时刻,向导老夏回来了,人在旅途大哥回来了,越来越多的援手回来帮助我们了。 雨,渐渐的停了,太阳又出来了,第三次集结的队伍已经全体全身湿透,士气大挫。好在集合的地点是个分路口,再没有难路,一条路上山一条路下山,上山约莫需要3-4小时,下山则只需要1小时。此时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事不宜迟,安排老夏将伤员和想下山的同伴护送下山到林场的岔路口后再回头来带我们上山。同行32人,下山者16人,上山者16人,不知道这是不是老天给我们此行活动设的一个善意的局。老夏真是好样的,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回到了我们的身边,整装出发! 雨后的山林里显得有点闷热,路虽然好走了许多但是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显得十分难受。没有了手台的队伍就只能靠声音呼喊来控制了。黑桃老A这个领队算是我们选对了,性格谦和,行止得当,在后面的行程中大家走得都很顺利。 傍晚时分,我们走出了丛林到了山脊的隔离带。走出丛林的那一刻顿觉视线豁然开朗,晚霞日落是那么的美,风是那么的凉爽,星星、月亮、太阳、蓝天、白云、大山构成了一副绝美的画卷。真想就这样靠着沉醉下去,但我们的路还没有走完,此处没有水源,距离有水源的营地大概还有几个山头,需要1个半小时左右的路程。晚霞映照的山脊显得格外迷人,虽然已经精疲力竭了,但我还是忍不住端起了相机...随着最后一点余晖的消散,明月成了天空的主流。大家头顶着星星追逐着月光拖着疲惫的步伐向今晚最后的终点靠拢。  

西偶村 

古刹的古水缸 







 


[此帖子已被 子风 在 2009-9-7 22:19:38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