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一行人分乘2部车,开赴新洲。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有曾经在铁寨纵山的小米粒,小老虎,能歌善舞的金色阳光,小胖三,菠萝蜜。有青山的老朋友亮哥,我是风,群里相谈甚欢未曾谋面的疯狂的雪,秋旭,新朋友风信子,一米阳光和领导,我的尾巴牙馍馍。风的同事赵伟是当地人,全程带领我们陪同我们。我们包车的司机朋友,没做什么准备穿着凉鞋也一路同行。 板栗!进山伊始,就在路边丢弃的板栗壳子里捡到了2颗板栗。这让我们兴奋不已。基本没做停留,他们说山上很多。果然,在白云观门前碰到了3个农民,用布袋子装的大半袋子的板栗。有人问他们卖不卖,他们说自己去拣,山上很多。事后才知道,这也是在山上碰到的唯一的一群山民了。 柿子!路边有个道观,白云观。观里一个年长的道姑看见有人来,连忙起身上香化纸。一行的朋友有人虔诚地作揖磕头,也有不屑的朋友只顾在外面看风景。道观门口一棵高大的柿子树上果实累累。有的已经黄熟,有的仍然青涩。有人说打柿子吧。低头一看,柿子树下的已经干涸的沟里有很多摔烂了的柿子。看来想要吃到柿子必须爬到树上去摘下来。自然掉下来的和棍子打下来的,都会摔得稀烂。 沿途果然很多板栗。熟透的板栗裂开口子,等着我们去收拾。手快的同学一把下去,立即尖叫起来。板栗的毛剌剌的尖利的外皮毫不留情扎向手。有人当即就手被扎出了血。走了不到半小时我就捡了一口袋。新鲜的板栗不是特别甜不是特别粉,没有干透。就是水果而不是干果的滋味。 桐子!桐子是什么,估计很多人不知道。旧时农村人使用的脸盆洗衣盆水桶整田用的农具犁头等等都是木头做的。为了保护木头不变形不变色不腐烂,农民每年都要用桐油仔仔细细的把这些木头的家什油漆一遍。所用的涂料,就是桐油。桐子就是用来榨桐油的。记得小时候还有一副对联 与此有关的 童子打桐子 桐子落 桐子乐 丫头啃鸭头 鸭头咸 丫头嫌 也有人对了 员外扫园外 园外净 员外静 茶籽!看起来象桃子。形状,颜色都像。茶籽,就是用来榨油的。我们家用的茶籽油就是这样的茶籽压榨出来的。满山茶籽,一路相伴! 山路弯弯,却没有水路弯弯。可惜沿山路都没有流水潺潺。原来显然流水的石头,沟壑,河床,全部干涸了。甚至山上看不到明显的渗水痕迹。生态环境的变化在这山里如此真实直观,让人唏嘘。 山上几乎没有路。所谓的路,是我们的胖三在前面踩出来的。男同学们在陡峭的险要的地方一个个接手,把女同学一个个拉上去。几乎超过70°的大陡坎一个接一个考验我们的神经。很多地方只容一只脚落脚。一只脚踩稳了,第二只脚必须探路。一不小心就会掉到浮草虚掩的沟里去。沿途大家鱼贯向后传话,注意这里的沟,注意这里的脚下,注意这里的拐弯。。。。。。互相提醒,互相帮助。俺家崽儿身高不够高,腿子不够长。遇到这样的坎子他就大声求助。在此也一并感谢所有同行朋友,谢谢你们对俺家崽儿的关照!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山顶上,回望来路,路不知在何方。展望前路,前路也淹没在浓密的树下。凉风习习,秋意宜人。一条条大大小小的被荆棘划出的血痕,示威似的纵横斑斓。身心的紧张和疲惫,都化作了登顶的愉悦。稍作休整,迅即向山脚的水库直奔。 山楂!小小的,鲜红的,饱满的,新鲜的,山楂!一点不酸,随手擦擦就吃。有人吃了还要吃了还要,想把那一棵树上全摘光。想想还是且留几颗与后来人,才意犹未尽带了几颗走了。 通往水库的路是轻松的。沿途有羊屎坨子。芦苇长的比人还高,显然很少有人活动了。沿路的衰草有深深的车辙,可能是刚有什么机动车经过。草只是倾向一边,并没有死。新鲜的印子带来了新鲜的人的气息,伴着山羊的印子,带着我们通向水库。 玩水从来是大同小异。难得是初秋天气,居然还有人有备而来。见到水就能换上泳装跳下去。菠萝蜜,金色阳光惊喜地发现了螺蛳!大家都来检,不一会儿就有大半袋子了。这袋子螺蛳,晚餐桌上,小老虎和胖三联袂加工,隆重推出! 从水库出来,在沿途唯一个村子里,我们大口喝农民门口哗啦啦的自来水。据说就是水库来的,甜滋滋的。农民门口高大的柿子树结满了大大小小的柿子。果实累累,伸手就能摘到。有同学想去带一些回家。1块钱,买了3个好大的柿子。黄澄澄的.有人家里有板车,犁头,铁耙,锄头。我们有同学不认得。甚至问门口大晒筐里的稻谷是不是小麦。不事稼穑的人们啊,珍惜碗里的颗颗粮食吧,粒粒皆辛苦的。 回程还有个小插曲很雷人。好不容易走上公路,也不知道到我们停车的地方还有多远。小美女们正在河边留影,忽然看到一个农用四轮车,拉了一车新收的棉花。美女们决定试试,要师傅带一脚。师傅不懂什么叫带一脚。解释说就是把我们带到旧街去。师傅答应了。呼啦啦爬上棉花包,抓农用车头杠子,边上的栏杆,趴在棉花包上。走。路上师傅碰到了他熟识的人。师傅大声叫那熟人的名字。美女们尖声大叫,造势。仿佛是拉票会。还有美女说,师傅,再看到熟人你提前打招呼,我们好酝酿一下,帮你打打名气!师傅呵呵笑,大家大笑。很快到了旧街。美女的优势无处不在。到了旧街,美女们又忽悠一家卖板栗的人家的小伙子,用摩托车把我们的美女载过去,接我们的小车司机。司机回来,开车去,接我们的仍然在路上徒步的找目的地的大部队。 兴尽回程,在小有名气的汪集喝鸡汤。老板小气死了。看我们坐定,答应的月饼呀,吃饭的折扣啊,送的啤酒啊,都要一一谈条件。不过吃饭很好玩。组织者我是风和亮哥是一对老朋友。二人亦真亦假也不知道是讲故事还是编故事,讲了一些字大家笑破肚子的他们俩的笑话。亦庄亦谐,能文能武,人才啊! 进了武汉市还闹了个插曲。天兴洲大桥试亮灯。一片璀璨。我们准备从桥上徒步回青山的。到了引桥,看到一辆车网桥上去 。我们兴奋极了,通车了通车了!孰料开到不到500米。一行施工人员拦住了前面的那台车。我们自然话也不用说,掉头。到了引桥出口,一辆停在路边的车,大约也正犹豫要不要上桥去。司机小伙子也搞笑。他指着桥说,你们上啊,桥通车了!真的!我们一溜烟走了,也不知道那台车有没有上当 到家。疲惫不堪。一觉醒来,回想昨天那满树的柿子,那火红的山楂,那刺手的板栗,真是喜欢那样一座生动的山。有果子,植被良好,人声稀少,水库清冽。咩咩叫的山羊,摇着耳朵上的铃铛。没有主人跟着。我们,好像就是山的主人了! [此帖子已被 荷塘听晨曲 在 2009-9-27 14:36:02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