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寻爱人痴女路边安家3年
武汉晨报11月16日报道 青山余家头武商量贩店200米远处的人行道上,撑着一把大雨伞,伞下摆着一躺椅。一位40多岁的妇女,以躺椅为床,以雨伞下的空间为家,在此“旅居”了三年。 面目清秀,穿着也较为整齐,头戴着粉红色发卡,她是谁? 每当有人和她说话,她总是回报以微笑,然后反问你一句:“你认不认识余国华”? 余国华又是谁? 11月13日,记者见到了这位女子。 她睡觉的破躺椅边挂着几个塑料袋,袋中装着塑料瓶和食品。在一旁,还有两个大的旅行箱,箱子上摞放着杂物,还有一把很大的雨伞。时有路人经过,妇女未曾有乞讨行为。 附近“福瑞德书社”李女士介绍,该女子白天坐在躺椅上,晚上就在椅子上睡觉。渴了喝矿泉水,饿了吃面包,随地大小便,下雨就把雨伞撑起来。 “正大副食店”赵老板说,该女子平时还比较正常,一旦变天就精神不正常,大喊大叫。也经常与路人搭讪,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认不认识余国华”。 她说,要找“爱人”余国华 记者上前与其攀谈,询问她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为什么呆在这儿,女子什么都不愿意说,傻乎乎笑了笑,然后自言自语说了一通。记者没听清。 这时,一个50多岁婆婆上前跟她说:“这两位是记者,是来帮你的。” 女子才抬起了头,把记者扫了一眼,眼光出现一刹那的明亮,瞬间又消失了。 过了一会儿,她才开口问记者:“你们能不能帮我找回我的爱人余国华?” 据她介绍,她很爱余国华,两人分开已6年,她一直在寻找他。 该女子还用钢笔在一张旧报纸边写上“余国华”三个字,字迹清秀而工整。 除了“余国华”外,妇女不愿意说其他的情况。 在记者反复追问下,她才吞吞吐吐说出自己叫“邱春兰”,来自河南,有个老乡住在馨都雅园8幢2单元,每个月老乡都会给她送点钱,都是她弟弟寄过来的,“最近好久没有送了”。 知情人说,“痴情女”是会计 今年44岁的陆四顺,在武商量贩店门口看车6年了,对女子的情况比较熟悉。 陆四顺介绍,邱春兰今年43岁,老家是河南兰考县人。3年前,邱春兰带着大包小包就在武商量贩店门口安家了,不乞讨,也不收废品,精神时好时坏。随后不久,邱春兰的弟弟邱细金从河南老家赶过来,把她接回家,不到一个月,她再次带着行李来到这个地方。后来邱细金把钱寄到附近一个老乡那里。 陆四顺从邱细金那里获悉,邱春兰原来在山东省东明县中原油田柴油六厂(与兰考县相邻)当会计,爱情婚姻一直不顺,后来结识了一个叫“余国华”的武汉小伙子,两人好过一段时间。“余国华”后来走了,两人从此中断联系。其间邱春兰多次到武汉寻找“余国华”,未果。随后,邱春兰精神出现不正常,寻到武汉的余家头地段。 家住馨都雅园8幢8楼的邱春兰的河南老乡钟玉群,证实了陆四顺的说法。 钟玉群说,邱春兰的弟弟汇款不是很多,每次从50元到200元不等,有时一个月汇一次,有时几个月汇一次,他都会及时转交给邱春兰。 钟玉群给记者提供了邱春兰弟弟的详细地址:河南省兰考县城关镇陆跳湾明苑小区2栋1单元4楼7号,但没有联系电话。 武昌区杨园街街道办事处负责人称,2008年,他们曾经协助相关部门把邱春兰送回去过一次,但后来她又来了。 编后:我们不知道邱春兰的痴情还要持续多久,她的“余国华”能否找到?即使找到了又该怎么办?知道详情的读者可拨打晨报新闻热线85777777提供线索。(汉网-武汉晨报 汪文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