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冬日的星空 
有时懒怠说话或描述,哪怕心中的双眸清楚地看到、那些零碎思绪如闪着亮的珠屑纷纷溅落在灰色尘雾里,但仍觉得不如默默去做一些琐细的凡俗的事,心平意深地。懒怠动笔,甚至懒怠去记忆;也许在心里曾说给自己听,但更多的念想,也往往流星般,划一下就过去了,多半轻悄迅妙到自己都觉察不到。 很多时候,实则是“大脑一片空白”、甚么都不愿多想,除了美好的书籍与音乐及茫茫中偶尔闪现的人情之轻暖,也不大愿意别的什么太入心,似乎更惯于将灵魂从俗身内“格开”一部分、让它索性在遇到愤世或受难时冥睡或作梦,或是如露珠栖息在叶尖般停留,然后将时间与兴致缓缓消磨在令人感到放心的大自然或种种有趣的小事物上。这有可能是因察觉到,若粘合太紧,不但翅羽很难得张开,生拉活拽的疼痛感恐怕也尤其剧烈。 仿佛是承命,不肯过多接受这样心灵的稍许波澜及不平静,认为它们在事实上是相当空幻而无益的——却又有种不同于无声顺受的幸福及丰盈感,希望是不要落入现实里的心魂的起伏跌宕(在生活里是宁可做一个安宁且明显偏于“单调”的人,只是又忍不住要一意孤行),在静谧的时刻为自身所独享;又或是明了一切不过是转瞬即逝,根本无太多意义,包括今日光洁清秀的面容,每天剪影般独自从风中穿过,乃至于每一次悲喜、每一声叹息。 很多时候大脑简直不愿为真正重要的事物工作,仿佛是一种闪躲或规避,也不能够放任让自己甘愿跌入情感,隐约地带着点已然陌生与不了解的惊惧,甚至连影像也懒于动手,不肯让自己过于重视;就像流水,一任它从自身这里、犹自过去。 渐渐地也不看新闻,看报也只读八卦和闲情,整个世界很容易就与一个人不改颜色地拉开距离,而你不跟附,也没谁真会在意,只是自己偶尔也会有点犹疑,难免又有另一番思量。 还以为在比较灵活地运用汉字,起码对付自己应该没问题;但实际上,唇齿间吐露的话语或敲打出来的文字,永远追不上思维的闪念及速度,无以表达它瞬间包容变化之万一。至于心灵深处到底有无根坻、在哪里,这简直就是个谜。而渐渐这似乎也成为平日里不爱说话的缘由之一。 在夜晚临睡前看着小狗在院子里玩一会,人们都躲进点亮了灯的楼房里,到处都很安静,自己一个人立着,寒意透衣,却也不觉得冷。抬头可以看到冬季的夜空。干冷干冷的天气,夜幕上缀着几颗星,闪着一点清冷的光。 心里忽然想起的,居然是梵高这个人,以及他的湛蓝湛蓝的星空。 [此帖子已被 小倩 在 2009-12-17 12:25:22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