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正月十一,我和几位朋友相约开车前往河南。从武汉经京珠高速、南洛高速到达河南宝丰县城,全程路程约为480公里,因为出发较早,下午一点十分左右我们就顺利抵达宝丰县城,找栖息之所赶紧放下行李,匆匆填饱肚子后,就催促同伴前往马街。因为是第一次参加“马街书会”拍摄,一路上都有些莫名的激动,我无法想象田间地头里容纳二十来万人的场面。
宝丰县马街村,是豫西伏牛山脉下的一个小集镇,距宝丰县城约7公里。平时,这个村子与中国大多村落一样略显冷清,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每年到了农历正月十三这天,却变得异常热闹,成了说书人、听书人沸腾的海洋。历史记载,自元代以来每逢正月十三,全国的说唱艺人就会云集马街,亮书会友、交流技艺,这热闹非凡的场景不仅吸引周边的村民,扶老携幼云集于此听书赶会,而且还深深地吸引住全国各地摄影爱好者的眼球,近几年摄影人也成为书会上另一道别致的风景。马街书会上草根般民间艺人绘声绘色的表演、听书人专注痴迷的神情,在书场上共同演绎着世间最独特的艺术人生,令旁观者痴迷心醉。马街书会是平凡百姓的欢乐殿堂,更是草根艺人自由挥洒才华的天堂,在这里不分贫富和贵贱,谁都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的快乐和梦想。
下午两点半我们来到马街举行书会的田野。下车,看见田野里一溜溜长满低矮有些类似韭菜的绿色植物,问朋友才知道是小麦。书场已渐显热闹气氛,三轮摩托车、手推车往来穿梭搬运着家伙,临时搭起的小吃摊和简易厕所随处可见,厕所真是最简易的,四根木棍往地下牢牢的扎下去,四周再用彩条布围一圈就竣工了,我好奇地走进一个新“建设”好的厕所,只见地面麦田上挖了两个浅浅的坑,想必这就算是供人们唱歌的地方了,一阵风吹过,掀起并不太严实的彩条布,我想象那些蹲在其中的人会不会担心春光外露啊,或许是我操心太多,不过后来一天加两个半天,我硬是控制自己少喝水,也没有敢光顾亲自体验一下在麦田地里撒野的乐趣,哈哈。因为心里老惦记着那绿油油的麦苗会不会被人踩坏,看见一老伯赶紧上前打探,原来这个时候的麦苗容易疯长,有时农民要用石滚来回碾一下控制它的成长,所以每年书场这块地农民只种小麦,逛书会的人踩一踩也不惹事。
书场靠河边有座火神庙,庙不大也不气派,每年一度的马街书会就在周围举行,来往的艺人开场前都要到庙里敬拜上香。踏着夕阳,我围着小庙转了一圈,庙前一位打盹的老奶奶,满脸深深的皱纹书写着岁月的沧桑,余辉下透着宁静和安详,我蹲下来给她照了好多的特写。
十三日一早,匆匆洗刷完毕,吃点面包便急急赶往书场。因为管制,车只好停在远远的地方,随着人流向马街书场走去。抬眼望去,昨日开阔的麦田已成了人的海洋,卖小吃的、卖杂货的、卖书刊杂志的到处摆摊设点,吆喝声此起彼伏为还没有平场的书会平添了几份热闹。渐渐地麦田里,陆续来了不少的艺人,有的正在搭台布置书摊,有的就一把竖琴、一块简板没有任何音响和扩音设备,就那么放开嗓门开唱,原汁原味的韵律、有板有眼的唱腔很快就淹没在喧闹的世界里。潮水般的人群从四面八方一阵阵地涌进书场,人越来越多,我笨拙地爬上一辆拖拉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四周黑压压的人头,感受着人山人海的欢乐世界,说不清到底有多少人,后来在网上看新闻才得知,当天书会赶场的人约30万人。
身临其境,当自己真正融入马街鼎沸人群时,我的心跳动得有些异常,只觉得眼前天地同乐的情景深深地感染着我,令自己震撼不已,从早上到中午,我一会听听这个书场,一会看看那个书场,虽然听不大懂,但周边的狂热仍然会让自己有些沉醉,转来晃去只累得腰酸背疼,户外鞋和裤子上已是沾满尘土,可乐在其中。在书场,面对摄影大师们长枪短炮的重型武器,我这个刚入门的菜鸟拿着自己的佳能400D和一镜走天下的镜头,穿梭于拥挤的人群,面对艺人们质朴的演唱、面对听众们专注的神情、面对人头鼎沸的场景,激动之中我不知道将自己的镜头对向何处,才可以记录心底里的每一份感动。忘不了那对慈祥卖水果的老俩口,当我的相机对准他们时,老人连说我们已经这么老了不要浪费你的胶卷,朴实的话语让我的心感到温暖,老奶奶将橙子、苹果往我手中塞,将自己坐的板凳让给我坐,自己却站在一边,交谈中我知道老俩口一个89岁,一个86岁,高龄老人身子骨还很硬朗,儿女很孝心,但为了不给儿女增加太多的负担,平日里自己卖点水果维持日用,一早老头就开着小型电动货车从平顶山,拖着一车水果来到会场,几天书会能挣上几百元钱,他们已经很满足了;记得那对三十多岁卖油条的小夫妻,有些饥肠辘辘的我看着眼前热气腾腾满锅白泡泡的羊肉汤,闻着格外的香却有些不敢尝试着吃上一碗,转了半天只好来到炸油条摊位前,本想说买上两根油条充肌,女摊主笑言,两根不用付钱,原来油条是论斤卖,两根油条不肯收我的钱,要免费请我吃,坐在摊位前,与男摊主唠起家常,得知小夫妻有一儿一女,他年前才从东莞辞职回家,原在一家台资企业办公室工作,老板对他不错,只是因为孩子小老生病,所以才回家乡了,看得出来他是在外面闯过的人,爱说话、有礼貌,思路清晰、说话也很得体,相比之下女摊主就腼腆多了,只爱笑,说话间,她给我端来了刚炸好的油条,告诉我这油条没有放明矾,味道不一样,果不其然吃在嘴里感觉很香、很好吃,忍不住吃了三根,余下的实在是吃不下去了,告别时给上俩口照了一张合影,祝福他们今后的日子越过越好。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真诚、热情的人们,在马街,我试着用心灵去聆听喧哗世界里面的一份恬静、安详,用眼睛去寻找尘世间那份朴实、真诚和快乐,用镜头去捕捉眼中的真、善、美,穿行书场的人群,我将艺人活灵活现的表演、听书者如痴如醉的专注、老人们岁月雕刻的轮廓、孩儿们童趣稚嫩的天真一一收藏于记忆之中。
感谢我的朋友让我有幸走近马街,有幸走近这个真实奇妙的欢乐世界。
我快乐所以我摄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12 16:39:2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