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讳言,《钢琴课》里英国大师尼曼的钢琴配乐是近来少有能触动老纳内心的曲子;
特别是第一次听到曲子里暴风骤雨般的疾奏时,就感觉到了琴声之下的那些故事
那是另一个世界里发生着的,男人和女人的故事,有爱、有相逢、有渴望,也有种悲剧般的力量;
后来看电影才知道了大概的情节; 哑女的灵魂是钢琴,她以手指和琴声在自己的世界成长着;
她的内心当然渐渐蓄积起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只是周围懂得她的人太少
因此她用一生追寻着灵魂之爱,直到遇到一个丈夫之外的男人
其实这男人是怎样的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遇到了而且彼此懂得
所以感情才会像火般燃烧起来
当然情欲和肉体之爱其实是表象,女人自然是希望灵肉合一的;
而想来导演以为有了音乐和身体的相互交汇、激发,女人就可以不必说话,而哑女的设计更能加重戏份才如此安排;
我们也许喜欢看着一个寂寞的女子,无论已婚或者未婚
在平凡的生活里突然 遇到一个懂得她的人,(那算不算自己的渴望?)
她因此而快乐、悲伤、情欲高涨、又充满惆怅;
故事其实并不复杂,而我们被打动的、喜欢的是不是男女间那些最细微和隐藏起来的部分?
比如第一次眼神的彼此凝视?第一次肌肤相亲的颤栗?在急促的琴声里,心跳也同样急促得想彼此融化么?
恩,那也许是生活的真谛吧,对于哑女,找到知音才算是实现了长久以来的希望
最后的一段话很动人——
我会想及沉在海底的钢琴,有时也想及我,浮在上面,海底是那么静,令我进入梦乡,像一首怪异的安眠曲,就是这样,是我的,有一种寂静是无声的,有一种寂静是在深海的深处,全然静止。
也多谢灯光老师的推荐和分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17 16:00:3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