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17|回复: 125

城市的灵魂---汉口的老里份

[复制链接]

7

主题

212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889
发表于 2010-4-17 2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汉口的里份

      北京人有四合院,上海人有里弄,而武汉人有的是里份。作为现代住宅楼的过渡品,是里份最早把武汉人从凌乱无序的巷子中解脱出来。1861年汉口被迫开埠通商后,英、俄、法、德、日五国沿着长江边依次向北建立租界。租界里慢慢建起了各种建筑,先进而风格独特的建筑给当时的武汉人开了眼界,武汉的富商为谋求更好的生存条件而纷纷行动起来。汉口就这样掀起了房地产开发的热潮,里份这种在当时堪称全新的住宅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一处又一处。

     建国初期统计,武汉的里份共有208个,房屋达3294栋,总建筑面积约为300万平方米,到了1996年仅剩140条,到了1998年,这个数字变为110。2003年下半年,武汉规模最大的里份——生成里消失了。现在,由于过江隧道的施工,位于汉口天津路与北京路之间的联怡里也渐渐变成了废墟。


                                                              杂处与汉味

      里份中邻里关系非常密切,公共空间就像一个个小家的延伸,大家长年在那里互帮互助,娱乐休闲,形成了融洽不可分的大家庭。

      里份因为其“西方低层联排式住宅和中国传统四合院式建筑”的结合形态而一直被称做“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标本”。中式石库门、土库门,欧式小洋楼以及中西合璧的门楼奇妙地组合在一起,西式的石库门门头和中式的木窗雕花相映成趣。

      里份的房子多是砖木结构,一般为两层连体楼,二楼单元之间往往是一个小晒台,用作晾晒衣物或种植花草。红砖清水墙的淡雅洋气,配上木头的呼吸质感——房子的楼梯和室内地板门窗等设置都是木质的——让住在里份里的居民似乎“身处世外”。

      里份的布局,虽然多少保留了一点巷子的味道,却有整齐简练得多的线条。其典型的设计为:进大门一道天井,这是一栋楼的采光区。天井过后一般有一溜花格子门(八扇或四扇),门后便是堂屋。堂屋两边,一边有两间房。堂屋后是楼梯,楼梯后边一道小门推开便是厨房。更有讲究的,还在后楼做坪台,让后边多一个采光区。

      没有了巷子的随心所欲,每户各自为政,经过统一设计的里份住宅具备一系列便于邻里交往的天井,再加上里面的生活设施,如自来水等多为公用,使得里份中邻里关系非常密切,那块公共空间就像一个个小家的延伸,大家长年在那里互帮互助,娱乐休闲,形成了融洽不可分的大家庭。西方学者眼中武汉“五方杂处”的风貌就此形成于里份——“杂处”并不单体现在建筑上,也体现在里份里不同人的和谐相处上。而同时,经典的“汉味”也把里份作为其滋生、成长并最终保留的地方。


                                                             历史与消失

 

 武汉的里份可分为四类:,其中被称为的里份占到90%以上。联怡里即是其中之一。现在,由于过江隧道的施工,位于汉口天津路与北京路之间联怡里渐渐变成了废墟。

 据称,联怡里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生产主张伯勤、贺街夫等兴建(另有考证是在1931年,由阮顺兴营造)。占地7200平方米。有巷道4条,共32栋楼。多为二、三层砖木结构住宅。建在英属租界里的联怡里是新中国建国前大型汉口里份的名居代表作,显示了当年主流民居时尚。有着里份典型的红砖清水墙和砖木结构的联怡里,属于汉口里份中偏中式风格的类型。 

 19426月汉口的公认钱庄里,有牌名永庆的,便是在联怡里。这是网上关于联怡里的少得可怜的信息之一。而联怡里的居民似乎对他们所生活的这条里份并不了解,只是记得现在里份内部的部分房子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美国飞机炸毁之后重建的。而另外似乎并没有得到考证的历史就是:党中央就是在这条里份的一个小阁楼上举行了决定解放武汉的最后一次会议。在被问及房子的历史时犹豫不决的联怡里居民们在提到房子本身时则十分地坚定而激动:联怡里的房子真的是非常好,拆掉实在太可惜了。

                     建筑与时间

 汉口里份最有特色的是红砖清水墙。

 在联怡里初建成的年岁,作为当时武汉民居中最值得骄傲的杰作,她的确盛极一时,或许这种优越感还持续了不少年,但时间永远是建筑的最大敌人之一,七八十年后,这栋老房子即使不被拆掉,对于居住来说,也已经很残破了。

 这样的情况在几乎所有里份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随着城市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发展,里份的建筑形态和里面居民的生活模式渐渐和现代社会脱节了。 

 八家甚至更多的住户挤在一栋楼,几家共用一个狭小的厨房或卫生间;由于房型的原因,许多屋子终年不见阳光,虽然阴凉却也会相对来说很潮湿;而房子木质的成分经过大半个世纪也腐的腐破的破;楼上振动稍大一点,墙会掉灰土;有的住户在下雨天不得不在屋子里准备盆盆罐罐……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些年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许多里份已经在旧城改造中被拆毁。就改善市民居住条件而言,这些里份是应该淘汰的,她们毕竟只是当今住房的过渡品,结构和建材各方面都很难满足现代生活的要求。然而她们所见证和承载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魅力,独一无二的时代标签, 和包容的有别于现代生活冷漠面的感情维系足以成为她们被好好保留的理由。

 武汉现存的原汁原味的老建筑已经不多了(许多都是之后又大力修整过),这些老房子容纳了太多的东西,现在的人们尚未记下岁月在她们身上刻的每一道痕迹,更没有来得及去解读这些痕迹。老的建筑不仅是我们这代人的,也是我们的子孙的。一个城市只有妥善保存住这些历史的见证者才真的能沉淀下来。虽然计划拆掉的联怡里不可能再修复,而要异地重建的花费又太过巨大,但我们或许可以保留住那些能完全展现联怡里曾经的魅力的一砖一石,挪于异地粘接起来,或许是一个公园,或许是一个居民区,让联怡里和那段过去以另外的方式存在于这座城市。

     立埠以来,武汉,这个地跨两江三镇的大都会,就一直在不屈不挠地为克服长江天堑而付出着远超出其他城市的努力和成本——这其中,就包括联怡里,她如今已是废墟,接下来则是彻底“灭失”——三年后的同一个地方,城市历史上第一条穿越长江的隧道,将从这里发端,通向未来与无限空间。

      无论如何,多年以后,我们仍不应该忘记“联怡里”这个名字,尽管那时她将仅仅只剩下名字。

      我在怀念!尚德里.太平里.长青里.平安里.华实里……联怡里!

      永别了,联怡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12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889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2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历史,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1)在城市的丛林里,这是一片即将淹没的历史……


 

[upload=jpg,clip_image0021]UploadFile/2010-4/20104172257537376.jpg[/img]

 

(2)联怡里是一篇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12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889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2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3)在城市的脚步中,悄悄隐去……

 


[upload=jpg,clip_image0023]UploadFile/2010-4/201041722584478201.jpg[/img]

 

(4)多少年以后,是否还记得当年骑行穿过小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12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889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5)当我们的眼里只有现代时,我们又该如何面对我们的过去呢。


 

[upload=jpg,clip_image0025]UploadFile/2010-4/20104172321241820.jpg[/img]

 

(6)联怡里的大部分居民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搬走,留下的只有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12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889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7)没有了往日的喧嚣,最后的坚持也将隐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12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889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2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标题-0.jpg
(8)轻扣小门,主人已经离去…………

 

无标题-1.jpg

(9)大门半掩,门上还记着电表的数量,仿佛主人正在家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12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889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2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标题-3.jpg

 

(10)墙壁只剩下半,爬山虎依然顽强的生长……

 

无标题-4.jpg  

(11)…………


无标题-5.jpg  

12)在行色匆匆的脚步中,静静的离我们远去。


 

无标题-6.jpg  

(13)明天,这里演绎的将是新的历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18 14:09:0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主题

1万

回帖

3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1819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4-17 2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如何,多年以后,我们仍不应该忘记“联怡里”这个名字,尽管那时她将仅仅只剩下名字。

      

 我在怀念!尚德里.太平里.长青里.平安里.华实里……联怡里!
     

 永别了,联怡里! 
 

 

字斟句酌,好帖!

 

城市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

 

一处处楼阁就是代表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发展!

 

自由自在的生活,寻寻砾石之中的悦诗风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主题

1万

回帖

3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1819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4-17 2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LZ!

 

真希望观看到尚德里.太平里.长青里.平安里.华实里……联怡里,味道里的故事!

 

自由自在的生活,寻寻砾石之中的悦诗风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12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889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2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珊娅子在2010-4-17 23:18:00的发言:

谢谢你LZ!

 

真希望观看到尚德里.太平里.长青里.平安里.华实里……联怡里,味道里的故事!

 

这是几年前做的纪实了,挖掘过一些故事,以后慢慢上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8 0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记忆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31

回帖

544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441
发表于 2010-4-18 0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留下文字就留下了记忆,留下图片就留下了故事。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周围,每一段历史都挥之不去,留下美好回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

回帖

185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54
发表于 2010-4-18 0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细腻,情在文中,欣赏,享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636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6037
发表于 2010-4-18 1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啊  。好多好 多都拆了

再也没了~

行者---小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2622

回帖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6678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4-18 1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在那一带长大,现在上班也每天往那里经过,看着那些成为废墟的老房子,心里便弥漫起些许的伤感。同德村、咸安坊、还有老通城旁边的东山里,那些留着许多儿时记忆的地方,现在它们或者不在、或者已经变得残缺不全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18 12:21:15编辑过]
那山、那水、那景年复一年停留在那里,看着芸芸众生从自己身边走过,其实只为等待着发现自己的眼睛......别抱怨我们身边缺少美景,只是我们等待得不够。 记住一句话,山始终在那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3

主题

1万

回帖

3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75151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灌水之王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4-18 14: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拍点没有拆的好点的里弄唦!

 

拆都拆了,只能空悲切了!

 

 

我最难跨越的不是路途的遥远,而是某些个女人的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3

主题

1万

回帖

3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75151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灌水之王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4-18 14: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拆了100多条,但是还有100多条。

 

留几条是个意思就差不多了。

 

平时还真没几个人在乎那地方,藏污纳垢不说,消防上也不安全。

我最难跨越的不是路途的遥远,而是某些个女人的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12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889
 楼主| 发表于 2010-4-18 1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克拍武汉CBD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28 01:25 , Processed in 0.09702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