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28|回复: 10

中秋节国庆节----新疆---经典徒步路线

[复制链接]

43

主题

106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099
发表于 2010-8-25 1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顺便发些经典路线给大家。。。。。。。。。。。。 自己在纠结去新疆还是云南。关于云南游游好建议请提出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25 11:10:0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06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09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乔戈里峰(K2)大本营徒步计划

 
【线路综述】
   喀啦昆仑山脉,中国古代称为“葱岭”,有“与天其高”之誉。它与喜玛拉雅山 脉、兴都库什山脉及天山山脉组成巨大的山结,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高峰云集,有 8000米以上的山峰4座及众多7000米以上的山峰,被称为“世界屋脊之颠” 。喀啦昆仑 山脉主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为世界第二高峰(国际通称k2,k2是早年英国测绘机 构对喀拉昆仑山地区进行测绘的山峰测绘编号),山体拔地而起3000多米,巍然耸立, 犹如一柄巨剑直插苍穹,气势无匹,被称为“山中之山”“万山之王” 。k2从大本营到峰顶垂直高差4500多米,为世界之最,加上进山路线极其漫长艰难,故为世界上最难 攀登的山峰之一,是登山者心目中最高的精神圣地。 喀啦昆仑山区由于地处偏远,难以涉足,因此充满原始、神秘色彩,到这一地区徒 步,除了领略k2等高峰及克勒青大河谷、音苏盖投冰川等自然景观 带给人们的震撼,还能领略很少被世人了解的奇特民族风情等人文景观。 去k2地区徒步,由于进山路线漫长艰辛,故需时较长,一般为15—20天左右,进山 路线从喀什地区的叶城县开始,乘车翻越阿卡孜达坂和赛力亚克达坂到达伊力克,从伊 力克开始徒步,经“两叉” 、“一线天” 、“黄石滩” ,翻越阿格拉达坂,进入克勒青河谷,沿河谷西行至“飞来峰” ,再向南行到达k2登山大本营---音红滩。全部徒步路线长约120公里,徒步路线需全程与驮队一起行进以便渡过河流等危险路段。


【行程安排】
  D01:在喀什集结休整,准备车辆和进山物资。
   D02:乘车到叶城,当天在叶城休整,行程262公里,冬季需时约5—6小时。从喀什出发 沿途经过疏勒、英吉莎、岳普湖、麦盖提、莎车、泽普等县,路线后半程是沿塔克拉玛 干沙漠西南缘行进,可以领略到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当地维吾尔族民俗风情。 应注意租用越野性能较好的车辆(如丰田巡洋舰、、尼桑途乐等)因为从叶城 开始进入山区,车辆易抛锚发生危险。
  D03:从叶城乘车至伊力克,路程约290公里,需时约10--14小时。 从叶城出发,沿新藏公路(新藏公路零公里起始点在叶城)向山区进发。进入山区后, 山岭崇峻,河谷深陡,道路险要,尤其是翻越3300米的阿卡孜达坂和赛力亚克达坂时,常漫天飞雪,道路弯急窄滑,车辆宜极慢速行驶。到达麻扎兵站时(距西藏的普兰 县还有1300多 公里),道路向西分支通向麻扎达拉,沿分支再行进42公里即到达徒步 起始点----伊力克。伊力克是叶尔羌河(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上游的一大支流 )上游的一个三面环山的河谷盆地,从喀啦昆仑山口进出境必经此地,故为重要的军事 要塞,驻有部队,设有边境检查站。 当天在伊力克宿营与等候在此的驼队汇合,驼队是由附近的牧民集结而来。从伊力 克向西行8公里是热孜坎姆民族乡,居住的全部都是克尔柯孜族牧民,民风淳朴。当晚 可乘车到乡里牧民家做客,体验民俗风情。。
   D04:伊力克---“两叉”营地。路程约12公里,需时4—6小时。 从伊力克开始,便要徒步向k2出发。沿河谷向西南行进,沿途一直有散落居住的克族牧 民,房屋都用石块砌成,座落在山坡上的避风处。河谷较开阔,两岸山体奇异。约行进 8公里后,到达“两叉”营地。“两叉”是两条河谷的交汇处,这里河谷开阔,地势平 整,水源充足,且附近有居民居住,便于队伍补充休整。
   D05:两叉一线天---1号羊圈营地。路程约10公里, 需时约6—8小时。 从“两叉”前行约4公里,到达线路中较难的“一线天”路段。“一线天”是河谷的极 狭窄处,这里两岸山体陡峭壁立,如刀削斧劈,峡谷最窄处只有2---3米,河水从石门 状狭缝中咆哮奔涌而下,从狭缝中仰望,青天只露一线。路径则在两岸山体上,高约百 米,盘转而上,曲折险要,人员和驼队通过时都要极为小心。黄石滩营地处河谷处较为 开阔,河谷西岸有一片稍高的台地,有牧民砌建的简易石屋,屋内有专门燃烧牛粪的独 特灶台。这里取水相对便利。从黄石滩再前行2Km到一号羊圈附近扎营,那里距阿格拉 达坂较近,便于第二天的翻越,羊圈附近冬季水源较少,可以用驼队的骆驼去黄石滩方 向的河谷中取水。 1号羊圈营地夜晚风大气温低。(羊圈营地因靠近达坂,夜晚冷)
   D06:1号羊圈营地---阿格拉达坂--一号大红柳滩。路程约15公里,需时约8—10 小时。 从黄石滩前行,路程渐渐升高,到羊圈后海拔升高很快,到阿格拉达坂顶部(海拔4870 米)上升近1000米,为整个线路中体力消耗最大、最为艰辛的路段。达坂北侧为高山草 甸草场,牧草低矮,接近顶部有一高山小冰湖,由达坂两旁山上的积雪融水聚集而成, 蔚蓝清澈;达坂顶部可以眺望见正南天际险峻高耸的迦舒布鲁姆峰。达坂南侧的路段较 陡,山谷两旁支谷的水流夹带大量的砾石冲积,使路径高低起伏、曲折盘隐,行进不 易。从达坂下行约3-4公里(海拔下降约1000米),就进到克勒青大河谷。 克勒青河发源于迦舒布鲁姆峰和布洛阿特峰北坡的巨大冰川,先由南向北,再折向 西,最后在塔吐鲁沟折向东汇入叶尔羌河,为叶尔羌河另一大上游支流。克勒青河河水 量大流急,河谷被河水反复改道冲切,最宽阔处约1-24公里。夏季甚至连驼队都无法涉 过,因此,许多登山队都是在春季渡河进入K2或迦舒布鲁姆登山大本营,等秋季水流较 小时出山(不少队伍赶着羊等牲畜渡河,在BC放养,用时宰杀;也有队伍带着菜籽在BC 耕种,随时采摘新鲜蔬菜),克勒青河渡河的艰难也是攀登K2困难的一大原因。 当天涉过克勒青河,在河的南岸近山坡的大沙滩上扎营,这里就是“一号红柳滩” ,有大片的野生红柳林,红柳高超过一人,密集成片。营地设在红柳林中,有山坡上 渗出的泉水,取水便利,密集的红柳可以遮蔽强风,还可以用干枯的红柳点燃篝火,便 于队伍休整。 点篝火时应特别注意引燃成片的红柳。
   D07: 一号红柳滩---三号红柳滩。路程约18公里,需时8—12小 时。若从一号红柳滩溯河而上向东南方,即可到迦舒布鲁姆峰登山BC,去K2则是顺河而 下。行进约8 Km,就到达二号红柳滩。由于要反复涉水渡河,故行进速度不快,到达二 号红柳滩需时4—6小时左右,营地与一号滩相仿,红柳林面积、密度较一号滩小。二号 红柳滩到三号红柳滩,路程约10公里,需时4—6小时,此路段平坦漫长(三号滩海拔 3830米,比一号滩低70米),约12公里。三号滩位于“马鞍山”下,距“飞来峰”约3 公里,营地平整,与二号滩相似。
   D08: 三号红柳滩---音红滩登山大本营 。路程约12公里,需时6-8小 时。 从三号滩行进约3公里,到达克勒青河谷与音苏盖提河交汇的三角洲,洲中有被两条河 流冲切形成的与四周河岸皆不相连的独立山体,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飞来峰” 。从克 勒青河谷折向西南,沿音苏盖提河东岸向音红滩行进,约1公里后,便可以赫然望见远 处耸立天际的K2。从中国一侧去K2的人第一眼见到K2都是在这里,撤离K2时最后一眼流 连的回望K2也是在这里。再行进10公里,便到达登山大本营——音红滩登山大本营。 音红滩,是音苏盖提河红柳滩的简称,为一宽阔的河谷(宽约1.5km—2km)边的红 柳林。音苏盖提河,发源于皇冠峰的音苏盖提冰川(中国最长的冰川,长约46km),冰 川周围雪峰林立,静穆苍凉,人迹罕至。河谷两岸有大片的野生红柳林,野生动物品种 众多。BC营地海拔3900米,为一平整的红柳林中草地,夏季绿草如茵,泉水清冽,水中 有冷水鱼类生存。 从音红滩营地看不见K2,前往K2登山前进营地(ABC)也还要再进行20多公里,但 这里地势平整开阔,水草充足,便于人员、驼队进驻休整,因此被选做为登山大本营。 当晚在BC宿营,欢庆胜利进驻,第二天不需早起可以尽情睡个懒觉。
   D09:音红滩BC至意大利营地。路程约16公里,需时8—11小时。早餐后出 发,沿乔戈里冰河上行,也可翻越营地东侧的山坡,到达乔戈里冰川的冰舌末端,此处 可以望见K2,但由于冰川阻挡,观赏拍摄角度不佳。舌部营地海拔4350米,夜晚较寒 冷。沿冰川西侧山坡曲折前进约10公里,到达‘意大利”营地(1983年意大利登山队所 设立),有用石块垒成的合围的挡风墙,以后的登山队多在此营地中转休整。当天在此 宿营。这里海拔4700米,
   D10:意大利营地---返回BC。
   D11:在BC休整,或前往音苏盖提冰川观赏皇冠峰。 皇冠峰,位于K2西边约16公里,海拔7294米,峰顶有数个峰尖紧密相连,从东侧看 形似皇冠。山体异常陡峭险峻,直到199X年才由日本队成功登顶。 麒麟峰,位于BC正南,距BC约30公里,山形远望象昂首蹲立的神兽。音苏盖提为中国最 长的冰川,长约46公里。 观看皇冠峰、麒麟峰和音苏盖提冰川,往返需要4-6小时左右。
   D12—D16:返回伊力克。
   D17:从伊力克乘车回叶城。
   D18:叶城——喀什,活动结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25 11:05:3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06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09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博格达四峰的黑沟—冰塔林
【线路简介】
    天山山脉东南部的黑沟,是从达坂城向北直抵博格达峰的一处山谷。整条沟谷是由一条主沟和几条支购组成,主沟绵延20-30公里,沟内贯穿着一条河,道路就在高高的河岸上,由于冰川作用,主沟和支沟的许多地方密布着陡峭的山壁、深谷。黑沟深处的大量古岩画、神奇的自然景观及壮观的冰塔林,正吸引着大多数探险爱好者。
    黑沟冰川,源自海拔5240米博格达四峰,是黑沟河的源头,最终流入达坂城,汇入后沟。  黑沟发育有冰川,是比较罕见的天山南坡冰川,冰舌部份已经退化,由于南坡阳光照射角度较大,形成冰塔林的独特奇观。有资料说,后峡深处的一号冰川是世界上距离100万人口城市最近的冰川,实际上,如果从达坂城区算起,黑沟冰川距离城市的距离似乎更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06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09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线介绍】
   从乌鲁木齐坐车到菊花台,然后徒步8-12公里到金泉沟。
   在乌鲁木齐南山甘沟乡一带,由东到西分别有白杨沟、金泉沟、菊花台、小渠子、谢家沟等旅游度假区,这里山势平缓,山脊部多台地,牧草丰美,山沟里小溪湍流,山的阴坡松林茂密,海拔较底(约2000——2400米)。夏季这里是人们度假、避暑的好地方。这里是南山地区风景最优美的地区!!现在这个季节绿草葱葱、鲜花遍地,经过这几日雨水的洗涤,山间的空气更加清新,松林间蘑菇也露头了!

【特别提示】
1、全程线路徒步距离在8~15公里,需用时6~7小时左右,全程海拔在2000米-2400米,对体能和耐力要求一般,但前提是身体健康,无心脑血管疾病。
2、全线路为中低海拔下的登山活动,全程最高海拔不超过2400米,最大坡度20-40度之间,没有断崖和徒手攀登的线路。
3、全程有马道,没有危险路段,当然前提是不能走错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06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09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寻车师古国

【线路概述】
    车师(早先曾叫姑师)是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书中的西域古国之一,其活动中心在吐鲁番盆地。国都设交河城,至公元450年被灭国历经500多年。处于匈奴和汉夹缝中的车师国,随着大国的强弱盛衰而摇摆,用当时楼兰王的话说,“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
    早在西汉时期,西域的车师国分为前、后两部,前部位于博格达以南,其都城驻吐鲁番的交河故城;后部位于博格达以北,王庭在今吉木萨尔县城北的北庭古城。当年车师前后国的商贸交易和信息传递,通常是由吐鲁番越过天山石窑子达坂(琼达坂)到达吉木萨尔的。这是一条跨越天山的南北古道,后人称之为车师古道。
   车师古道集奇、险、幽、雄于一体,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古道时而顺河流蜿蜒,时而在峭崖上盘旋,时而穿过山花烂漫的草甸,时而跨过急流、越过峡谷、穿过幽暗的丛林。沿途古堡、烽燧、石人……向旅人讲述着千年往事。


【行程安排】
    从乌鲁木齐乘车到达大河沿镇五星牧场的石窑子,需时约一天。开始徒步进山,翻越琼达坂进入吉木萨尔县境内的大龙沟,穿过沟中的六道古桥,抵达泉子街镇,徒步行程为30公里,加上乘车经吉木萨尔返回乌鲁木齐,需时两天。
   第一天:从乌鲁木齐乘车到达大河沿镇,换乘牧民卡车到达五星牧场的石窑子。
   第二天:石窑子----琼达坂----第六桥----第五桥
    从五星牧场的石窑子开始徒步,沿河谷向琼达坂方向上行,沿途怪石林立、突兀险奇,行进约7小时到达琼达坂顶部(海拔3408米),达坂是雪峰之间相接的隘口,是天山南北坡的分水岭,是南北两侧山谷的最高点,路人在此堆砌有玛尼堆做标    志。每年6月前达坂两侧有深厚的积雪,特别是北侧,深可及胸。从达坂到第五桥路段,海拔下降迅速,山谷河道深切,水流湍急,车师十景多集中在这一带,如第六桥犹如天堑,高悬在河谷激流上,两旁危石陡耸,桥下涛声震耳;第六桥到第五桥 之间有一处长约40米的天然摩崖,路面宽约一米,由于长期人马踏踩,地面石块光滑异常;五桥附近可看到草原石人,背南面北而立,身躯高大,面容古朴,是隋唐时突厥人的墓前标志。
    当晚在第五桥附近的平地扎营,营地海拔2700米,取水便利,但4月份此处气温仍较低。
   第三天:五号桥-四、三、二、一号桥----大龙沟口---乌鲁木齐
    从第五桥顺河谷而下,两岸山坡松林密布,空气清新;一个多小时可达四道桥,四道桥附近有一户常年居住的牧民,淳朴热情,可提供奶茶等食物。第一桥附近岩壁上有石刻等古迹。过了第一桥就是大龙沟出山口,这里已开辟成旅游景区,景区  距泉子街约3公里,可从景区或泉子街乘车直接返回乌鲁木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06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09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唐乌古道 附带图片

 
【线路概述】    在以博格达为主峰的东天山地段,有着众多的徒步穿越线路,特别是汉唐时期就有的古道。这些古道分布在博格达峰东面、吐鲁番与吉木萨尔(北庭都护府所在地)之间的天山深处。自西向东它们依次是他地道(车师古道)、乌骨道、萨捍道、移摩道、花谷道、突波道。
   乌骨道-史书的记载也是寥寥数笔。在出土文书《西州图经》里,乌骨道是这样记载的:右道出高昌县界北乌骨山,向庭州四百里,足水草,峻险石危,唯通人径,马行多损。特别是后三句话,道出了路途的艰辛和挑战。而在《旧唐书·突厥传下》,里面记录着这样一段故事:“大唐贞观十六年八月二十日,安西都护郭孝恪得报: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拘禁我大唐使节,大军攻占伊州。都护于是率2000轻骑出乌骨山大败敌军。”所以这条古道对当时存在的意义,可能更多的是它的军事价值。
【线路计划】
   乌鲁木气-吐乌大高速公路-吐鲁番-胜金乡-恰勒坎村-恰勒坎贝希-喀拉达坂-鲁克群霍腊-库乌克-头道桥-二道桥-三道桥-加干苏塔尔-琼皮亚孜力克达坂-缠头弯-半截沟-奇台-乌鲁木齐。
   (注:蓝色字体为交通车行路线,黑色字体为徒步线路)


【特别提示】
  穿越需要最少三天,此线路也可以选择反向穿越. 最佳穿越时间每年的7.8.9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06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09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库姆塔格沙漠徒步 附带图片

 
【线路魅力】
    库姆塔格,维吾尔语是“沙山”之意。是中国第三大沙漠,横亘于吐鄯托盆地和罗布泊之间。东至哈密绿洲、西接艾丁湖,面积2500平方公里。库姆塔格沙漠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来自天山七角井风口和达坂城风口的狂风,沿途经过长风程,挟带着大量沙子,最后在库姆塔格地区相遇碰撞并沉积,形成“有沙山的沙漠”这一独特的景观。沙丘轮廓清晰、层次分明;丘脊线平滑流畅,迎风面沙坡似水,背风坡流沙如泻。站在大漠深处沙山之巅,可静观大漠日出的绚丽,目睹夕阳染沙的缤纷,赞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景。
    库姆塔格沙漠的南缘就是唐代连通沙州(敦煌)和西州(吐鲁番)的古丝绸之路的另一通道大海道。唐代文书称:“大海道,右边出柳中县(今鄯善鲁克沁镇)界,东南向沙州(敦煌)一千三百六十里。常流沙,行人多迷途。有泉井,咸苦,无草。行者负水担粮,履绕沙石,往来困弊。”因为环境艰苦、道路险远,唐代称库姆塔格沙漠为“大患鬼魅碛”,大海道也因此而成为丝绸古道中最为神秘和艰辛的险途,至今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吸引着无数勇敢的中外探险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06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09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路峰攀登计划

【山峰简介】
   马路峰,海拔4300米,位于博格达峰的西面柴窝铺东白杨沟岔沟内,冰川雄伟壮观,由山顶一直延伸至海拔3500米处。冰川坡度从30度到70度不等,但基本无冰裂缝,非常适合做攀冰和登山训练。 此线路既适合雪山攀登训练,又是徒步的好线路,翻过3800米的达板,有陡峭的碎石坡,下到沟底,绕过小冰湖,就进入海南马路沟,沿沟可一直到天池海南.东白杨沟北侧分水岭沿线,有数座4千多米的独立山峰可以攀登,海拔虽低,但都是陡峭险峻,且进山运输较远,但的确是技术性攀登训练的好场地.


【行程安排】
D1: 乌鲁木齐集结出发,包车抵达东白杨沟四号岔沟口石灰矿(海拔2100米)宿营。熟悉队员,公布登山纪律,学习登山常识和安全知识。
D2: 早饭后出发,重装徒步,于晚六点前抵达海拔3550米的冰川前沿,即登山训练大本营,建立大本营后休息。
D3: 上午学习冰雪装备的使用,冰坡上的行走和结组。选择冰壁进行攀冰训练。下午在3950米处建立前进营地,后返回大本营休息。
D4: 早餐后结组出发。在中午两点前登顶,然后下撤回大本营。
D5: 全队撤营,返回沟口乘车回乌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06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09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博格达峰攀登计划

 
【博格达峰简介】
  博格达峰是北天山东段的主要山体,“博格达”蒙古语意为“神”、 “灵”,因海拔5445米的主峰博格达峰一年四季冰峰雪冷如银甲披挂,古代蒙古人敬奉为“神山”而得名。


  博格达峰是天山东段的一条支脉,西从乌鲁木齐断裂带崛起,一直延伸到巴里坤境内,全长300多公里。其间峰峦叠嶂,险峻无比。主峰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位于东经88.3度,北纬43.8度,坐落在新疆阜康县境内,是天山山脉东段的著名高峰。它拔地而起,直插云天,大有横空出世的派头。博格达峰海拔高度虽然并不惊人,但登山难度绝非寻常。在主峰的东西,分别排列着7座5000米以上的高峰。博格达峰的峰体由古生代辉长岩、辉绿岩岩体构成,同土耳帕拉提峰(5287米)和朱万铁列克峰(5213米)在2.5公里的距离内3个峰尖紧依并立而成笔架形,高耸于群峰之上。博格达峰是由终年冰雪皑皑,世称"雪海"。山峰顶部基岩裸露,岩石壁立;中部则为冰雪覆盖,常年不化;峰顶以下则为冰川陡谷,地势险要。它主要有4条山脊:东北山脊、西南山脊、北山脊、东南山脊。
  博格达峰山体陡峭,西坡与南坡坡度达70-80度,只有东北坡坡度稍缓,在登山界普遍将博格达峰作为高手级攀登的对象。该峰自80年代初开放以来,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支队伍前来攀登,同时也为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1980年日本京都登山队白水小姐在通过搏峰巨大的扇形冰川时,不幸掉入冰缝遇难。1998年8月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的王铁男和张东开创中国人首登博峰的同时香港登山队3名队员在向珠峰突击时失踪,经过两年的搜寻未果,成为博格达峰登山史上的一个谜。

【气候情况】
  博格达峰北邻准噶尔盆地,南隔达坂城谷地与吐鲁番盆地遥遥相望,处于荒漠包围之中。这里的气候,主要受西北高空气的影响。由于地处亚洲大陆腹地,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山麓炎热;中、高山区湿润寒冷。四季也不甚分明,一月最为寒冷,月平均气温为-16摄氏度~-19摄氏度;7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10-12度。年降水量不超过200毫米,北坡多于南坡,大量降水集中于夏季的7月和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二。9月下旬至次年5月底为积雪期,积雪厚度可达65厘米,不宜进山。峰区大风甚少,年平均风速为2.7-2.9米/秒,在一天之内,一般午后风速和云量增大,天气变坏。总之,每年6、7、8月,是登山活动时期,根据多年攀登的经验登山最佳时期在7月中旬到8月10日之间。

【登山要求】

  对攀登博格达峰的人来说,首先是体能训练,每天要进行5000米长跑,博格达峰虽然不高,如果没有充沛的体力,即使有技术也难以发挥。再就是冰雪技术的训练,包括冰坡行走,冰壁攀登,雪坡及冰坡横切,冰岩混合地带的攀登等。
  对组队方来说,首先要制定详细的登山计划,根据计划准备登山物资,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队伍攀登的大本营,大本营选址一般考虑交通方便,地势平坦、避风,避滚石,取水方便等因素。

【攀登线路】
  博格达峰主要有四条山脊:东北山脊、西南山脊、北山脊、东南山脊。除东北山脊坡度稍缓(平均坡度为60度),其余的几条山脊坡度达70-80度,且北山脊是雪崩的多发区,1998年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首攀登时目睹了一次特大雪崩,威力之大,令人惊骇。博格达峰登山通常设三个营地,特别是5080米的三号营地必须设置。

【行程安排】

   D01、从乌鲁木齐乘车抵达三个岔村,租用马匹驮运物资,队员徒步进山,徒步20公里,当天抵达四号羊圈。
   D02、徒步10公里抵达博格达峰登山大本营。
   D03、在大本营修正,整理登山装备。
   D04、全体队员第一次适应性行军,到达C1营地后返回大本营。
   D05—D13、攀登博格达峰。
   D14、队伍返回大本营地。
   D15、沿天池或三个岔沟返回乌鲁木齐。

大本营到C1营地
   登山大本营地到4300米C1营地距离大约7公里,要跨越博格达峰北坡巨大的扇形冰川,在7-8月冰川上的积雪都融化,大小裂缝都暴露出来,行进时最好做好路标,不然,在天气不好能见度很低时容易迷路。跨过扇形冰川接近山体时海拔升高到4000米,坡度居然加大,通往4300米的C1营地坡度在40度左右,大部分时间积雪较厚,不用结组攀登。天气最热的季节积雪融化,呈现出亮冰,攀登时最好结组防止滑坠。从大本营到C1营地通常要行军5小时左右。在4300米附近有两个处可以建营。低C1建在一个突出的岩石上,可以设两顶双人帐篷,再向上攀登几十米就到高C1,它位于一排高耸的巨石下,可以设5-6顶4人帐篷,但在这里建营地很让人担心,生怕上方的巨石脱落下来。


C1营地到C2营地
   C1营地以上是一个“V”型谷,谷的东侧边是通向4800米的山脊,脊上布满了刀刃般的岩石,谷的右侧是通往主峰的山体,山体顶部基岩裸露,岩石壁立,谷底则是冰川陡谷,地势险要,巨大的冰瀑一直向上沿伸到4700米的C2营地,冰瀑上大小裂缝深不可测。从4300米到4700米的C2营地不足1000米,唯一可行的路线是沿着“V”型谷东侧的山坡向上斜切过去,斜切的坡度在50度左右。在7月底,冰上的积雪融化,坡面冰光闪闪,十分难走,稍不留心,就会滑进谷底,掉进冰缝,这段路距离太长,修路需要大量的绳索和冰锥岩锥。4700米的二号营地是个马鞍形,一侧是高出C2营地100多米犬牙交错的角峰,另一侧是通往5080米三号营地的陡峭的山体。在接近C2营地时,有一段近200米坡度在60度的横切线路,在7-8月份冰雪融化,线路上呈现亮冰,给攀登者带来很大的危险。在近几年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登山队开辟了一条沿“V”型谷攀登的线路,这条线路虽然避开了横切的困难和危险,但在谷底攀登要注意观察,防止两侧山体滚石和雪崩带来的危险。4700米的C2营地位于是主山脊上东北卫峰(4887)和主峰之间的鞍部,山脊的宽度大概有几米,比较平坦,另一侧(东南)是一个突出的小雪檐,下面是几百米高的陡壁。半圈巨石围绕着营地,提供了挡风和视觉上的安全感。这里是一个风口,天气不好时狂风都能把帐篷撕烂。


C2营地到C3营地
  离开C2营地就开始攀登通往主峰的山体,首先遇到的就是一个300米左右的大雪壁,平均坡度在60度。在降雪较多的年份,雪壁雪质松软,踩下去就到了大腿根。由于坡度太陡,前方攀登队员带下的大量流雪冲击着随后的攀登者,不小心就有被流雪裹下去的危。攀登这个大雪壁要尽量靠右侧,这一点很重要。2005年7月一支四人结组在雪壁顶端发生,一直滑倒300米下的“V”型谷底,如果他们靠雪壁左侧的攀登,滑坠后将直接沿着雪壁下方的漏斗掉入南坡的万丈深渊。在接近海拔4900处就进入了冰岩石混合地带,首先要向南横切,横切距离大约40米,坡度在65度,在降雪少的年份,这段线路往往是很硬的冰雪,很容易侧滑,一旦滑坠也是致命的。在接近5080米的C3营地时有一冰槽,坡度近80度,冰槽的下方是尽千米的悬崖,上方是一块较平坦的坡度在50度的大岩石板,岩板上附了一层薄冰,几乎没有支点,攀登起来极为危险和困难。5080米的C3在山下都能看像是通往主峰的一个小台阶,它是一个20平米的雪檐,此处风很大,是4700米到顶峰唯一可以设营的地方。建营时一定要尽量向下方,千万不能建在雪檐上。在有的年份这个台阶上全是硬冰,建营时要用冰镐挖出平台,很耗费体力。从4700米到5080米,垂直高度不足400米,则要攀登9-10小时,攀登难度由此可见。

登顶博格达峰

  从C3营地到顶峰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沿雪坡上行,然后顺东北山脊的岩石上攀,线路的平均坡度在60-70度,局部达80-90度。在攀登到山脊顶部时可发现山脊与主峰时间是有三米左右的断崖,之间有一个板凳大小突出的岩石,攀登者需有足够的勇气和胆略踏上这个岩石跳跃个断崖。1998年8月4日,王铁男和张东首次沿这条道路用9个半小时登上主峰。
  通常的攀登线路是沿雪坡上攀到岩石部,再横切60米,到达冰岩石混合地带,有一条通向主峰的雪槽,长约30米,最陡处坡度达70度左右,这条路最危险处是一是横切,再就是这个雪槽,如发生滑坠是致命的,因下方50米就是1000多米的悬崖,如发生滑坠在很短的距离内很难制动。1998年8月15号,香港攀石会三名队员就是在这条线路上失踪的。过雪后就进入了冰岩混合地带,由于坡度很陡,攀登也很危险。过冰岩混合地带,沿着一个巨大的雪槽向上攀登100多米就登上会登上一个大雪包,这也是攀登者常说的假顶。因为在天气不好时在这个大雪包上根本看不见主峰,一致把这个雪包误认为是主峰,再向前走几十米开始攀登一个30度左右的大雪坡,上升30米才能到达真正的顶峰。 博格达主峰是一个东西走向的大雪檐,雪檐东高西低长约50米,白雪皑皑,看不到任何岩石。

【登山物资和装备】

个人装备:
   冲锋衣裤、羽绒服、毛裤、防水抓绒手套、睡袋两条(山上和营地各一条)、防潮垫、登山镜两付(一付备用)、安全带、铁索5个、抓结绳一条、上升器、下降器、长冰镐(一般队员用)、短冰镐(向导和协作用)、高山靴、冰爪、防雪套、登山头盔等。
   博格达峰攀登的线路许多地方都是冰岩混合地带,冰爪非常关键,建议用立齿的冰爪,如:M10,G12等。
团队装备:
   高山帐篷、高山炉具、线路绳索、岩石锥、雪锥、炊事帐篷、炊具、瓦斯罐、高山炉具、发电机、超短波基地电台、手持对讲机、药品等。
   博格达峰从C1营地起就要用线路绳,整个线路需要2000米,建议用1500米6毫米; 500米8毫米线路的绳,岩石锥30个、雪锥6个、高山瓦斯罐每人至少5罐。
   通信设备可以选用150或400兆的超短波电台。大本营地最好架设基地台,用高增益天线可以与乌鲁木齐建立较好的通讯,手持机在4300米以上都能与乌鲁木齐通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06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09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格尔峰冰雪旅游—攀登计划(2-3天) 附带图片

 

【线路魅力】
    一号冰川是世界上离大城市最近的冰川,是天山山脉乌鲁木齐河的源头大西沟区最著名的一条冰川,位于市区西南120余公里处的天格尔Ⅱ峰北坡,冰川终年晶莹蔚蓝,冰面裂隙纵横;金字塔般的角峰,锯齿形的刀脊,弧形的冰川碛和喧腾的冰川河随处可见。一号冰川自冰舌处海拔3650直至顶峰4670米,朝向东北,主流线呈“S”型,年均运动速度5米左右,最大9米。由于现代冰川类集中,冰川地貌和沉积物非常典型,古冰川遗迹保存完整清晰,所以一号冰川有“冰川活化石”之誉,成为我国观测、研究现代冰川和古冰川遗迹的最佳地点。
    乘车便利,乘车沿乌--库(库尔勒)公路南行,便可到达一号冰川近侧。山道险峻。公路两侧,一边是万丈深渊,一边是悬崖峭壁,足以挑战你的心理极限。 至距乌鲁木齐约100公里处就是---著名的"冰川王国"的所在地。顺公路边的便道,小型汽车可直达一号冰川之侧。
    当看到这浑身缟素,晶莹耀眼,发出阵阵寒气的冰山银瀑时,不禁使人叹为观止,目眩神迷。环顾四周,可见悬崖峭壁上,傲然开放着碗口大的雪莲花。偶尔飞鸣而过的雪鸡,更为这银色的世界增添了生机、情趣。 有幸置身冰川之中,四周是一片洁白无瑕的寒冬世界,笼罩着神奇的陌生和冰冷的寂静,您将会体会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仿佛自己已溶于冰清玉洁之中。    


                              
【行程安排】(一)
D1:乌鲁木齐出发-经中科院天山冰川站到冰川大本营,便餐后即可零距离接触冰川。学习基础冰雪知识,体验冰川行走。刚到营地的时候会有人轻微的头疼和困倦。这是正常的高海拔反应,多活动身子,多喝水。一定不要倒头睡觉,那样只会让你的反应加重。
D2:早起,餐后延东侧冰川轻装徒步,再由天格尔南脊登上顶峰。拍照,下撤。当天傍晚返回乌鲁木齐市。东侧冰川平缓整齐,在冰川中部有一条0.8米宽左右裂缝,要在有保护情况下通过



【行程安排】(二)
D1:中午由乌鲁木齐出发,6点半左右到一号冰川站,宿冰川站. 晚饭后进行  理论培训:冰雪装备认识介绍,掌握冰雪装备的使用,保养. 了解高山病的发病和简单的防治。
D2:早上10点出发徒步一小时左右到达集结地—大本营,建设营地.安排2小时的登山基础训练:
    1、冰爪,冰锥,雪锥,冰镐等冰雪器械的使用.
    2、冰雪器械与在基础训练学过的攀登保护技术结合的演练.
    3、结组攀登, 交替保护 ,修路,撤绳.
午饭后下午进行三小时左右登山基础训练:
    1、滑坠制动及保护.
    2、攀冰及下方保护.
    3、模拟救援
D3:早上7点出发,结组穿越冰川底部,选择一号冰川侧峰(4670米)进行结组攀登.
    实践内容:
    1、交替保护攀登冰雪坡.
    2、横切技术.
    3、冰岩混合路段的保护和通过.
    4、冰裂缝的识别和通过.
    中午2点前登顶下撤,点左右撤离,乘车返回乌鲁木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06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099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很多,本人有点懒不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6 00:43 , Processed in 0.07102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