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47|回复: 2

[分享]植物王国 动物乐园

[复制链接]

584

主题

1066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1005
发表于 2004-3-21 0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植物王国 动物乐园:——湖北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建设成就


-上传日期:2003-9-14

鄂南唯一的一块绿色宝库——湖北九宫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幕阜山脉中段北坡,面积20,10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0.64%。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属于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自然地理区域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境内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繁衍、发展条件。九宫山是植物王国、动物乐园。
一、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
九宫山由于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水热条件优越,因此生物多样性甚为丰富。保护区内山高谷深、坡陡谷狭、岭谷相间、平行排列,地貌类型独特,气候垂直分带较为明显。其植被组成以及森林植被类型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过渡特征和垂直分布特征。这一特殊的生态系统中有维管束植物209科857属1983种,种数占湖北省的32.7%,占全国的7.1%,分布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4种,国家珍贵树种15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25种,尤为重要的是该保护区内古老、孑遗、珍稀植物极为丰富,是当之无愧的华中物种基因库。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植被保存较为完好,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良好的森林植被以及该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貌为该区丰富的动物资源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分布有陆生脊椎动物260种,占湖北省的37.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9种(一级5种,二级34种),占湖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总数的35.8%。其中处于极度濒危、濒危和种群数量长时间不断减少的种类高达216种,占83.07%;昆虫980多种,基本涵盖了湖北省的大部分昆虫种类,这说明了该区的动物多样性程度是极高的。
此外,九宫山保护区是短萼黄连、普陀樟、秤锺树、南方红豆杉、榧树、红椿、毛红椿等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在湖北省的唯一或最主要的分布区;首次在九宫山保护区发现的湖北省新记录和仅在本区有分布的陆生脊椎动物多达27种,对这些物种的就地保护意义十分重大。
研究表明,九宫山保护区保存有较大面积的鹅掌楸、红椿、榧树等珍稀濒危植物种群在湖北省乃至全国都是稀有的;分布有湖北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云豹和二级保护动物白鹇最大的种群。
二、科研究工作硕果累累;
保护区成立20多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1) 1984年5—6月份,湖北省林业厅组织以湖北省林业学校为主,邀请武汉地质学院,武汉大学生物系的部分老师共50多人对九宫山保护区进行多学科综合考察,此次考察成果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通过多次考察,专家认为,九宫山保护区是鄂东南地区至今保存下来的最为完整的一块中亚热带森林植被,古老、珍贵、稀有动、植物种类复杂多样,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科研价值。
(2) 1989年开始,保护区兴建珍稀植物园8.3公顷,引进了珙桐、秃杉、连香树等52个珍稀树种。
(3) 1989年3月从华中农业大学引进大鲵75尾进行繁殖研究,并在安坪建立野生白鹇驯化基地1个。
(4) 1988—1995年间,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与九宫山保护区合作,在王诗云研究员的主持下,进行了“华中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地研究”试验,集中迁地保护了华中地区大多数一、二、三级及省级保护植物共209种,在对这些植物生物学特性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近50种珍稀濒危植物繁殖生物技术等进行了重点研究,并着重进行某些濒危植物人工模拟群落实验,并于1996年着手“三峡库区濒危植物异地至返自然和模拟群落的保存研究”。
(5) 2000年5月—10月,由武汉大学植物标本馆,武汉大学环境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咸宁师范专科学校地理系,湖北省野生动物保护站和通山县林业局的相关人员组成的联合考察再次九宫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全面的综合考察。
(6) 2002年3月武汉大学、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的专家王青锋、葛继稳等对九宫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调查研究,编写出了《湖北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书,并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该书全面论述了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及其保护工作,揭开了九宫山这块神奇的面纱,展示了幕阜山脉生物多样性宝库最为丰富的内涵。
(7) 2002年3月又投资30万元,请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湖北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并经专家评审通过。此举使九宫山自然的保护管理建设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三、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1)生态环境保护项目顺利实施。2000年,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投资30余万元,请武汉大学、中南建筑设计院编制了《通山县九宫山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专家评审,湖北省计划委员会于2000年4月5日正式批复(鄂计社会字[2000]第0323号)。该项目总投资8390万元,项目建设内容为:生态旅游公路、环境整治、金鸡谷珍稀濒危植物园、科考营地、自然生态博物馆等设施。2002年已申请国债资金800万元对九宫山东线旅游公路进行了全面改造。
(2)退耕还林工程:将保护区核心区附近西隅村的43公顷水田,耕地全部进行退耕,实验区内的黄金村、谢家村、高湖林场200公顷的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主要种植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树种以本地树种为主,主要有青冈、包石栎、马尾松、黄山松等。
(3)常绿阔叶林植被恢复工程:保护区常绿阔叶林部分分布在实验区和缓冲区,因人为活动和自然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常绿阔叶林外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保护这一特色植被,通过封育,人工抚育等有效手段,将实验区,缓冲区的低山区近300公顷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进行恢复保护。
(4)云中湖治理工程。云中湖是国内三大高山湖泊之一,周边有70多家宾馆及几十家旅店的污水直排湖中,使清洁透明的湖水富营养化,水色深绿,造成中度污染。为了保护水资源,九中山保护区制定了治理方案,省委、省政府旅游开发现场办公会将云中湖治理列入重点工程。云中湖治理工程主体为排污工程,护栏工程和绿化工程,总投资547.4万元,工程已完工,水质由浊变清,旅客旅游安全得到保证。
(5)古树名木得到了有效保护。九宫山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0.64%,是一个植物王国,有国家重点保护树种24种,对古树名木逐一造册登记,并挂牌标明树种名称和保护级别,明确管理人员,使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没有受到人为破坏。
(6)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理。在九宫山因旅客多,每年生活垃圾多达1000吨以上,如不及时处理,势必造成极大的环境和社会影响,九宫山保护区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壮大清扫队伍,定时定点统一袋装清运,并投资5万元新建了一垃圾处理场。
四、生态旅游勃勃生机。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平均气温14.3℃,夏季气温一般只有20℃左右。境内奇峰高耸,深壑含幽,古树参天,竹林似海,云水相依,泉瀑奔涌,春花争艳,秋叶霜红,夏日清凉,冬雪素裹,既有江南山峰之奇丽,亦具塞北岳之雄伟,同时人文历史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因此而带来了巨大的生态效应,使九宫山成为一个闻名的旅游、避暑、休闲胜地,这也为开发九宫山自然保护及开发旅游服务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近年来,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接待游客每年达40余万人次,门票收入每年达200万元,既为保护区的宣传、对外交流、科研合作等事业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也给保护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增强了自主经营能力。




成熟的人,不问过去,
聪明的人,不问现在,
豁达的人,不问 未来。
明白的人,用心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3

主题

9668

回帖

2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5071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4-3-21 1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343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1737
发表于 2004-3-22 0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3 20:46 , Processed in 0.0397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