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96|回复: 8

乌鲁木齐登山协会副主席杨戈在玉珠峰不幸遇难

[复制链接]

7840

主题

1万

回帖

7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121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10-12 0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6703247_201010091458441co8u山难.jpg

 

乌鲁木齐登山协会副主席杨戈在玉珠峰不幸遇难

 

     10月8日,记者从青海省登山协会获悉,乌鲁木齐市登山协会副主席杨戈在玉珠峰C1营地时,遭遇山难。

  据悉,10月5日14时左右,杨戈身背装备独前往C1营地,在到达C1营地后与之前保持联系的队友失去联系。

  青海省登山协会副秘书长、青海省高原户外救援队队长李卫东介绍,在8日凌晨两时救援队员在C1营地发现杨戈,当时其身体状态极差。在从C1营地下车的过程中,杨戈停止了呼吸。

  10月8日,乌鲁木齐市登山协会主席王铁男证实了此消息,并称已经派人前往西宁,具体事态还不清楚。

  据悉,玉珠峰,又称可可赛极门峰,海拔6178米,位于青海格尔木南160公里的昆仑山口以东10公里,是昆仑山东段最高峰,南缓北陡,南坡冰川末端海拔约5100米;北坡冰川延伸至4400米。山峰顶部常年被冰雪所覆盖,无岩石表露。冰雪坡较平缓。粒雪盆以下冰川,由于每年气温高,融化快,降水少,消融大于累积,属消退型大陆冰川。

  

 

网友悼念文字

  卷毛:杨戈属于近五年来,中国户外圈里遇难的重磅人物之一了,悲痛!

  老鼠牌铅笔:一生热爱户外运动的人!真是不幸!哀悼……

  小妖娆:我估计这个事会成为元旦前户外界最重磅的消息。毕竟扬戈在户外圈名气在外。

  小野:我的朋友告诉我:2004年,博格达山难救援,他带人去的。当时我朋友都下山了,所以没跟杨老师上去。今天却....。。杨老师走好。

  尕意思:太重磅,我怎么一下接受不了呢?那么有活力的人,怎么就这样?哀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2 10:44:38编辑过]
相信自己 你就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2 0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扬戈在玉珠峰遇难情况的通报

杨戈,男,汉,46岁,生前任新疆电信公司乌鲁木齐分公司保安部副主任,乌鲁木齐业余登山探险协会副主席;

张文政,男,汉,41岁,现任新疆电信公司乌鲁木齐分公司公话与渠道服务中心客户经理,本人为业余户外活动爱好者。


2010年国庆前夕,杨、张二人相约以自驾车方式外出度长假,计划行程包括新疆若羌、米兰,青海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站、玉珠峰登山大本营、青海湖,以及到甘肃兰州市访友,预计时间10——15天。


103清晨,二人自驾新A-K2433越野车从乌鲁木齐出发,沿218国道南行,于当日下午到达若羌县米兰镇,留宿一夜后,于4日从米兰到达青海省格尔木市留宿,并于5日上午前往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站。经西大滩时,曾下车步行6公里以进行高海拔适应。下午3时,二人到达保护站,访问了保护站孟姓管护员,并于当晚谢绝了该管护员入住保护站的邀请,于户外搭帐篷过夜。


6日上午,杨、张二人告别保护站,前往玉珠峰登山大本营。到达大本营后,遇到青海登协李卫东教练员,向其说明了想在大本营周边拍摄照片的意图,随后即开始在大本营营区及周边地区逗留拍摄。拍摄期间,邂逅一支澳大利亚登山队,双方友好寒暄中,杨戈得知澳方将于次日开始攀登,便萌生了与澳方同步攀登C1,并随同澳方队员一起宿营的想法。当晚,杨将此决定告知了张文政。


6日下午3点,澳方队员从大本营出发前往C1,杨戈命张文政在大本营等待,自己携带对讲机、冰镐、冰爪、睡袋(未携带帐篷)追随澳队前往C1,并很快超越澳队,于当日下午540分到达5600C1营地。到达后,杨立即向大本营张文政发出了到达通报。根据杨的通报,此时,澳方队员尚未到达C1


当日下午9点,杨戈再次通过对讲机与张文政通话,询问那支澳大利亚登山队的去向,而此时,大本营方面也未见澳队撤回。此时,从C1下撤为时已晚,杨遂决定就地筑垒扎营,并约定晚11点再次通话。但张文政在大本营始终保持开机状态,却再未听到对方呼叫。


后来得知,那支澳大利亚登山队因攀登过程中体力不支,临时扎营于前往C1途中的5300米营地。


7日早6时起,张文政多次主动通过对讲机呼叫杨戈未果,便开始密切观察C1方向的动态。下午2时开始,曾隐约可见C1以上有登山活动,盼望杨戈可能就在其中。下午5时左右,可见有两人冲顶,四人下撤,便在大本营等待消息。直至7日晚8时半,未见有队员下撤至大本营时,张便在大本营向C1方向开亮汽车大灯,指望为下撤队员指示方向,但仍然未见有队员下撤至大本营。


我即不是张爱玲,你也不是胡兰成,so,我们的人生有什么交集呢? 离开,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2 0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8日晨8时,张在无奈下,携带两瓶矿泉水亲自前往寻找杨戈,中途偶遇李卫东派出的救援队员,方知杨戈已经遇难。根据李卫东教练提供的情况,他本人于7日晚8时接到澳队关于杨戈情况的通报,先后派出了两批救援队共计17人前方事发地点。第一批8名队员于8日清晨2点到达C1,发现杨戈睡在自己的睡袋中,周围有石块垒起的环状围堰,可能意在挡风。持续进行了2小时生命复苏抢救,无果。后,救援队员下撤至大本营汇报,晨6时,青海登山管理中心决定启动省级救援预案,于630分再次组织二次救援,至8时,二次救援人员确认杨已死亡,遂于当日1430分将遗体运送到大本营。1630分,格尔木治安支队警员及法医在大本营对遗体进行法律鉴定,怀疑杨戈死于高山脑水肿。然后于20点将遗体移送至格尔木第22医院存放。


1087时,乌鲁木齐市登山协会转接到了青海登山协会李卫东打来的电话得知山难消息后,立刻制定了应急预案,20时协会副主席马玉山,秘书长侍海峰、张耀东、董务江和扬戈的亲人、单位的领导乘飞机赶往西宁,然后乘车于910时抵达格尔木。目前,法律文件已经基本办妥。

 

 

 

又是高原脑水肿,我们的老猫。。。。

我即不是张爱玲,你也不是胡兰成,so,我们的人生有什么交集呢? 离开,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40

主题

1万

回帖

7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121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1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乌鲁木齐市登山协会副主席杨戈青海遇难

 

 

乌鲁木齐市登山协会副主席杨戈青海遇难(图)

 

 

      10月8日,是国庆大假后的第一个上班日,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但对新疆探险队员杨戈的家人、朋友和众多的新疆探险爱好者而言,却是一个悲痛的日子。

  这一天清晨,46岁的新疆汉子杨戈,一个热爱探险的业余探险队员,在青海玉珠峰海拔5600米C1营地停止了呼吸,生命终止在他未尽的探险路上……

  当日7时,乌鲁木齐市登山协会得知杨戈遇难消息;20时协会副主席马玉山,秘书长和杨戈的亲人及单位领导乘飞机赶往西宁,9日10时抵达格尔木。

  10月10日一早,杨戈的生前好友、乌市登山协会主席王铁男一行前往青海格尔木。王铁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已经在前往格尔木的途中。“我们有着共同的爱好,生前也是最好的朋友,前去和他见最后一面。”王铁男说。

  新疆最大的户外探险和自助旅行门户网站—小羊军团,在网站头题打出“沉痛悼念新疆山友杨戈”,整个网页都是黑白以示哀悼。

  玉珠峰海拔6178米,位于格尔木市南160公里的昆仑山口以东10公里处,是昆仑山东段的最高峰。

  大假筹划

  杨戈生前是新疆电信的一名工作人员,他是乌鲁木齐市业余登山探险协会副主席。国庆节前夕,他和同事张文政相约自驾车外出探险度大假。

  据王铁男介绍,二人计划行程包括新疆若羌、青海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站、玉珠峰登山大本营、青海湖等地,预计时间10到15天。

  3日清晨,杨戈和张文政自驾一辆越野车从乌鲁木齐出发,于当日下午到达若羌县米兰镇。4日从米兰驾车到达青海格尔木市, 于5日上午前往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站。

  张文政回忆,经西大滩时,他们曾下车步行6公里以进行高海拔适应。5日下午3点钟左右,二人到达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站。 

  6日上午,杨、张二人告别保护站,前往玉珠峰登山大本营。

  玉珠峰大本营位于玉珠峰南坡海拔4900米处, 这里终年积雪,是探险者的乐园。杨戈就是在这里遇难的。

  据小羊军团网站乌市登协的事故说明上介绍,到达大本营后,二人遇到青海登协李卫东教练员,向李说明了想在大本营周边拍摄照片并获许可,随后即开始在大本营营区及周边地区逗留拍摄。

  致命邂逅

  据王铁男介绍,拍摄期间,杨戈他们邂逅一支澳大利亚登山队,寒暄中,杨戈 萌生了与澳方同步攀登C1营地,并随同澳方队员一起宿营的想法。这次偶然的邂逅,让杨戈改变了当初直奔大本营的决定。 

  6日下午15时,澳方队员从大本营出发前往C1营地,杨戈让张文政在大本营等待,自己携带对讲机、冰镐、冰爪、睡袋(未携带帐篷)追随澳队前往C1,并很快超越澳队,当日下午17时40分到达5600米C1营地。到达后,杨戈向大本营张文政发出了到达通报。 

  21时,杨戈再次通过对讲机与张文政通话,询问那支澳大利亚登山队的去向,而此时,大本营方面也未见澳队撤回。

  从C1下撤为时已晚,杨戈决定就地筑垒扎营,并约定晚23点再次通话。但张文政在大本营始终保持开机状态,却再未听到对方呼叫。而那支澳大利亚登山队因攀登中体力不支,临时扎营于C1途中的5300米营地。

  命丧雪山

  从第二天早上6时起,张文政通过对讲机不断呼叫杨戈不见回音。7日晚8时30分许,张文政向C1方向开亮汽车大灯,指望在返程中的杨戈看到灯光,能够平安回来,一切徒劳。张文政对着对讲机嗓子都喊哑了也不见杨戈的回答。

  8日清晨,张文政急了,他不顾一切地去寻找杨戈。中途遇见李卫东派出的救援队员,得知杨戈已遇难。

  李卫东说,7日晚8时接到澳队关于杨戈的通报,立刻派出8名队员前往营救。救援队在8日凌晨2时到达C1,发现杨戈睡在睡袋里,周围有石块垒起的环状围堰,人已没了呼吸。持续了2小时的生命复苏抢救,无果。救援队员下撤至大本营汇报。6点30分青海登山管理中心组织二次救援,经过确认杨戈已死亡。当日14点30分遗体运送到大本营。16点30分,格尔木治安支队警员及法医在大本营对遗体进行法律鉴定,怀疑杨戈死于高山脑水肿。

  年仅46岁的杨戈永远的把生命留在了雪山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2 11:03:55编辑过]
相信自己 你就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40

主题

1万

回帖

7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121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1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乌鲁木齐登山协会发布杨戈遇难情况通报 网友发帖悼念

          8日,从青海省登山协会获悉,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副主席杨戈在玉珠峰C1营地时,因出现高山脑水肿而遇难。

  青海省登山协会副秘书长、青海省高原户外救援队队长李卫东介绍,杨戈和同伴两人一起登玉珠峰,10月6日15时左右,杨戈带着装有对讲机、冰镐、冰爪、睡袋(未携带帐篷)的装备,独自前往玉珠峰海拔5600米高的C1营地。当日晚间同队友失去联系,两日后,救援人员抵达C1营地时,杨戈已经遇难。

w020101011004024530129线路.jpg

  10月8日晚19时许,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主席王铁男证实了此消息。

  同时,记者联系到杨戈的一位朋友,该朋友得知此消息后如晴天霹雳,随后透露,曾在杨戈出发前几天,两人还有交谈,其朋友说,玉珠峰今年降雪量较大,且杨戈还有高山反应,劝杨戈放弃计划,但最终未能说服。没想到,那竟然是两人最后一次谈话。

  10月9日 乌市登山探险协会秘书长张耀东教授已经奔赴青海格尔木处理善后,杨戈父母也已到达青海。

  10月10日上午,乌市登山协会主席王铁男出发前往青海格尔木,行前委托小羊军团网站代为发布“关于扬戈在玉珠峰遇难情况的通报”。

  据悉,玉珠峰,又称可可赛极门峰,海拔6178米,位于青海格尔木南160公里的昆仑山口以东10公里,是昆仑山东段最高峰,南缓北陡,南坡冰川末端海拔约5100米;北坡冰川延伸至4400米。山峰顶部常年被冰雪所覆盖,无岩石表露。冰雪坡较平缓。粒雪盆以下冰川,由于每年气温高,融化快,降水少,消融大于累积,属消退型大陆冰川。

   救援过程:

      李卫东参与营救杨戈的整个过程,他介绍,6日15时,杨戈独自向玉珠峰C1营地进发。

  19时许,杨戈用对讲机与队友进行通话,当时杨戈状态良好,身体并没有出现不适反应。

  当晚21时左右,队友与其失去联系,对讲机的另一方再也无人应答。

  7日清晨,一批澳大利亚登山队员说,曾在C1营地看见杨戈的睡袋,当时发现杨戈的身体状态非常不好。

  7日19时,山友将此情况向青海省登山协会通报,一个小时后,配备好装备的李卫东带领两名救援人员向C1营地进发。

  8日凌晨2时许,救援队员在C1营地附近发现杨戈,此时杨戈已经失去意识,两个小时的施救没能挽留住杨戈的生命。此时,C1营地情况复杂,加之深夜,李卫东等救援人员只能下撤回西宁。在西宁,青海省登山协会启动应急预案,又组织了12人的救援队再次上山。

  8日9时,救援队员通知了新疆乌鲁木齐市杨戈的家属。

  当日14时左右,救援队员将杨戈的遗体抬下山来,当地警方开始尸检。

  据李卫东说,杨戈有严重的高山反应,脑水肿病史导致其遇难。

  相关提示:

  青海省登山协会副秘书长、青海省高原户外救援队队长李卫东介绍,登山时首先要看自身身体条件和天气情况。懂得户外生存,切记不能冒险蛮干,到达某一地区登山要通过当地登山运动管理部门备案,由登山运动管理部门审查登山队伍的攀登计划、登山时间、线路以及对于的保险和队伍应急预案,在条件允许下方可进山。

  

 

网友悼念文字

  卷毛:杨戈属于近五年来,中国户外圈里遇难的重磅人物之一了,悲痛!

  老鼠牌铅笔:一生热爱户外运动的人!真是不幸!哀悼……

  小妖娆:我估计这个事会成为元旦前户外界最重磅的消息。毕竟扬戈在户外圈名气在外。

  小野:我的朋友告诉我:2004年,博格达山难救援,他带人去的。当时我朋友都下山了,所以没跟杨老师上去。今天却......杨老师走好。

  尕意思:太重磅,我怎么一下接受不了呢?那么有活力的人,怎么就这样?哀悼......

  头发不乱胡子乱:和杨戈的两次会面,均跟户外救难有关。和我见面时,杨戈说,“自助游‘驴友’发生危险,频率已经越来越高,真正的户外爱好者应该抱着热爱自然和科学的严谨态度。

  天边: 又一次见了杨戈,这次,他说话没有那么严厉了。 此后,在许多户外场合见过面,未深聊,却听一些朋友在说,杨戈在哪里和谁夸过我......

  小羊:沉痛悼念!2000年,我在新丝路论坛发布第一个徒步召集贴的时候,他是第一个网上报名报名的。2000年,我们申请在新丝路开设第一个户外论坛--登山探险版的 时候,杨戈是新丝路的总监,对论坛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砖茶:沉痛默哀一周,和你在一起很开心。你的抓饭做得很香。在你家里看了卡瓦博格的纪录片。昨天得到消息无比震惊~~你走了你太太怎么办啊?伤心,昨天一晚都很难过。

  小小跟屁虫:他把自己永远的留给了大山,永远的停留在他的忠爱的攀登事业。共事那么久那么久,翻遍所有照片,仅有两张合影


相信自己 你就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40

主题

1万

回帖

7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121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1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放:新疆都市报  2009-06-10 13:20:00

杨戈珍爱生命 理性探险

    (图/杨戈提供)

  杨戈户外经历:户外登山探险十几年,多次进入昆仑山羌塘地区探险,攀登博格达峰和慕士塔格峰,登山高度7546米。 

  城市越来越像钢筋水泥的森林,带着逃一样的心情闯入户外的人越来越多。在我们新疆,有一群热爱自然的户外人,他们下湖泊,上高原,翻雪山,只要身边还有一双手,一个肩膀,一口气息,就会在寻梦的路上流浪;他们拥抱蓝天,亲吻草原,去戈壁,去沙漠,只要一个帐篷,一个背包,两个睡袋,就可以去扣问心灵的天窗。 

  在冒险中体验 

  在15年的探险生涯中,杨戈积累了丰富的户外经验。无后援徒步穿越罗布泊、重走英雄古道、单骑走珠峰等超难度行动,使他有足够的资格被称为“冒险王”。 

  2003年,杨戈作为领队参加了人类首次无后援徒步穿越罗布泊的壮举。那是2003年春节期间,7名队员每人负重32公斤从罗布泊北岸出发,经111个小时的跋涉,纵穿罗布泊。 

  杨戈至今记忆犹新,3月16日早晨8时,他招呼一行7人出发了,6个小时后,14只脚都打出了水泡。面对队员的抱怨,生性乐观的杨戈为这些水泡打起了“圆场”。可后来大家脚上的水泡都好了,杨戈的却越来越严重,脓水不时把袜子粘在脚上。 

  “我想了一夜,根据脚伤的情况,我选择放弃。你们别为我担心,我就在这里等人来接。”杨戈无奈的眼神让大家心寒。听到这段关乎生死的对话,队员们哭着跑到了杨戈的帐篷前:“我们不能扔下你,死也要一起走出去。”硬汉杨戈开始哽咽:“谁都不能感情用事,完成穿越是大事,你们快走吧。”“舍生而取义”,被救援车接回来的杨戈,成了所有队员心中的英雄。 

  2008年7月20日清晨,杨戈等10位勇士整装从乌鲁木齐红山体育馆出发,踏上“重走英雄古道”之旅。从新疆普鲁到西藏松西全程350余公里无人区,平均海拔在5300米以上,属于全国目前最为艰险的徒步探险线路,19世纪以来,试图通过这条古道的英雄们大多无功而返,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探险者不但要经受住高海拔行军的煎熬、渡激流、过峭壁的危险,还要面对高山病的威胁。四年的准备工作没有白费,杨戈和队员们终于成功穿越了中昆仑以南那片高寒之地,到达西藏的羌塘草原。8月8日,探险队终于抵达海拔5600米的克里雅山口,而这天,是个举国欢庆的好日子——北京奥运会开幕,杨戈一行以纯粹的探险方式,见证了古道的艰险壮美,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一个伟大的盛典而庆祝。 

  杨戈认为,人都有超越、征服的欲望,探险的过程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欲望,战胜自己,挑战自我,突破自身极限,是探险最真实的一面。

 

在救难中沉思 

  遇难,是个伤心的话题;拯救,是段沉重的旅程;反思,是个重要的环节。救助遇难同伴、无眠的夜晚、沉痛的思索,杨戈在考虑,是否该重新认识探险? 

  2004年8月3日13时15分,由关燕带领的黑沟——三个岔沟三人跨越小组在博格达群峰南壁的西北侧4150米处遭遇山难,关燕受重伤。两小时以后,其他两名队员华子和傅阳下降到3800米处关燕的坠落点进行抢救,并立即决定设法请求外援。20时20分,华子终于走出通讯盲区,向在天池的巅马活动营和乌鲁木齐北山羊户外店发出求援信息,救援行动立即启动。杨戈等六人组成第三救援组于8月4日18时赶到救援大本营。但是,即使大家全力以赴,仍未能挽救遇难者的生命。 

  2006年5月5日14时30分,杨戈一行正在巴里坤县考察当地旅游登山资源时接到电话,一个由43人组成的库尔勒登山队雪山迷途,其中包括一个6岁的孩子。 

  接到报告后,杨戈等人立即终止考察,驱车400多公里赶到位于车师古道北坡出口的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顾不上休息,当天就上到了登山队迷路的达坂顶部,但却只发现被丢弃的衣服、食品以及帐篷等物品。当时山上的气温已经下降到零下10度左右,失踪人员的情况极其危险!在一番紧张的救援行动后,遇险人员全部被成功救出。 

  2006年10月10日晚20时30分,被困的夏特古道的三男一女4位探险者部被直升机救出,无一伤亡,参与救援活动的杨戈才算松了口气。 

  一次次探险、一次次救险……踏上这条“险”路,杨戈就几乎没有停歇过,他常常陷入深思。有人问他:“你常常外出探险,对家庭还有责任感吗?”杨戈回答说:“每一次探险,都会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我会更加珍惜生命,也会更爱惜我身边的人。” 

  在理性中探索 

  作为一个资深户外探险运动者,杨戈谈了自己的感受:“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人有时候表现出的对自然的征服欲望,实际上是对自然和生命缺少足够了解与认识的表现。一个真正的探险者,要学会体会大自然的乐趣与精彩。一些人只凭借一时的勇气与冲动,把户外活动与探险当成一种时尚、浪漫,这是对户外探险的一种误区,由此造成了各种不应该发生的悲剧。即使是敢下决心去‘冒险’的人,也要用足够的理性去保障行动的成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应该珍视它,让它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探险有没有价值与意义并不应该用是不是创造了社会财富来衡量,人类不断探索的精神是永恒的,探险是用身体实现的精神事业,是对日常平庸生活的超越、也是对精神视野的拓宽。面对世人对探险活动的褒贬不一,杨戈认为建立一个长效稳定的户外探险救助机构非常必要,应该对探险活动进行一番认真的反省,从而理性探险,确保探险活动的安全。 

  勤劳的双手远胜于祈祷的双唇,杨戈决心以自己的行动,引导大家用理性的思维去审视探险这一活动。

 

 

相信自己 你就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798
发表于 2010-10-12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哀悼!杨戈一路走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80

回帖

554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545
发表于 2011-1-19 15: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逝去的老驴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

回帖

384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49
发表于 2011-1-19 1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4 16:50 , Processed in 0.07211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