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常用指压止血的部位:
1、题浅动脉压迫点:用于头顶出血,一侧头顶部出血时,在同侧耳前,对准耳屏前方1.5cm处,用拇指压迫题浅动脉止血。
2、肱动脉压迫点:肱动脉位于臂中段的内侧,位置较深,前臂出血时,在上臂中段的内侧摸到肱动脉搏动后,用拇指按压止血。
3、桡、尺动脉压迫点:桡、尺动脉在腕部掌面两侧,腕及手出血时,要同时按压桡、尺两条动脉方可止血。
4、股动脉压迫点:在腹股沟韧带点偏内侧的下方能摸到股动脉的搏动,用拳头或掌根向外上方压迫,用于下肢大出血。
5、腘动脉压迫点:在腘窝中部摸到腘动脉搏动后用拇指或掌根向腘窝深部压迫,用于腿及以下严重出血。
6、加垫屈肢止血:对于外伤出血量较大,肢体无骨折者,用此法,注意肢体远段的血液循环,每隔40—50分钟缓慢松开3—5分钟,防止肢体坏死。
7、填塞止血:对于四肢较深较大的伤口,出血多,组织损伤严重的应紧急现场救治,用消毒纱布、敷料(如无,用干净的布料代替,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
8、止血带止血:四肢有大血管损伤或伤口大,出血量多时,采用以上止血方法仍不能止血,方可选用止血带止血的方法。①上止血带的部位要正确,上肢在上臂的1/3处下肢有大腿的中上部;②上止血带部位要有衬垫,松紧、适度;③要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每隔40—50分钟放松3—5分钟;④放松止血带期间,要用指压法,直接压迫法止血,以减少出血,
9、绞棒止血:取竹棍、木棍、笔、勺把等插在带状的外圈内,提起绞棒绞昆,将绞紧后的棒的另一端插入活结小圈内固定。仅限于在没有上述止血带的紧急情况时临时使用,因布料止血带没有弹性,很难真正达到止血目的。如果过紧会造成肢体损伤或缺血坏死,因此,仅可谨慎短时间使用,最后记录止血带安放时间。
现场包扎技术:
1、包扎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绷带包扎:环行法:此法是绷带包扎中最常用的,适用肢体粗细较均匀伤口的包括。伤口用敷料(干净的布、毛巾)覆盖,用左手将绷带固定在敷料上,右手持绷带卷一半绕肢体进行包扎,加压绕肢体环形缠绕4—5层,每圈盖住前一圈,绷带缠绕范围要超出敷料边缘,最后用胶布固定,或将绷带尾端从中央纵形剪成两个布条,然后再缠绕肢体打结固定,“8”字包扎,用于手掌、踝部的伤口。伤口用敷料(干净的布料、毛巾)覆盖,包扎手时从腕部开始,先环行缠绕两圈,然后经手和腕“8”字形缠绕,最后绷带尾端在腕部固定。
②三角巾包扎:
头顶帽式包扎:将三角中的边缘置于伤病员前额齐眉处,顶角向后,三角中的两底经两耳上方拉向头后部交叉并压住顶角,再绕回前额齐眉打结,顶角拉紧,折叠后掖入头后部交叉处内。(颅底骨折、耳、鼻、口腔有脑脊液流出处理,头高位,禁忌堵塞,避免用力咳嗽,不要醒鼻涕,如昏迷应保持呼吸道通畅、脑溢血,先放保护圈,再放敷料,不加压包扎)。
胸部包扎:在伤口处垫厚敷料,用三根宽布带加压包扎(开放性气胸:胸痛、吱吱声、冒气泡。多根肋骨骨折:胸疼、凹凸、反常呼吸)。
腹部包扎:三角巾底边向上,顶角向下横放在腹部,两底角围绕到腰部后打结,顶角由两腿间拉向后面与两底角连续处打结。
单侧臂部包扎:同腹部包扎一样(相反)。
膝、肘包扎:将三角巾折叠或适当宽度的带状,将中段斜放于伤部,两端向后缠绕反回时分别压于中段上下两连,包绕肢体一周打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7 9:34:4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