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二零一零年,最后的二个冬阳日里。二个人,二个相机,二个背包,二瓶水,二包食物。
在寒阳里,行走在江城的大堤上。向东走,那儿是我们生活与工作的地方。
寒阳剪下了我们的影子,将它贴在了江堤上,贴在了青山的矶头山上,贴在青山镇里,贴在“桃园古井”旁。
长江的水永远是黄土色的,水永远是涌动的;江上的拖船,永远是缓缓的行驶着;桥上的火车,“和谐号”飞驰而过;江滩中的沙林,永远是寂静的,那是小鸟儿的天堂!
站在矶头山一眼望去,本应该是遍地绿色的旷野,却是灰蒙蒙的天,到处是灰灰的山地,树和叶是尘装。那是工矿企业污染周边的景象。。。。。。
青山镇:据说是清朝四大江南古镇之一。
走在青山镇里,没有了远古的渔歌与喧哗;小镇上破旧,沉静;没有了那份清静闲适,左邻右舍的夜不闭户的景致,只有窗框们在那述说着小镇的沧桑。
古镇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旧民居改造拆迁,已使沉静多年的小镇变的更加清寒!
边走边看,在旷野里,在寒阳中,在苍遒的老树下,我们观看到了青山镇“桃园古井”!
那是一口圆圆的古井,古井口是圆圆的,青石板在古井周边围成圆圆的一圈;最外边是圆圆的石栅栏,石栅栏上隔一处就有一个小狮子。石栅栏断处是青苔、杂草、枯叶同尘。现在“桃园古井”古朴,水质清澈,可以实用。
查阅:以前古井水旺盛,它是周边居民生活的水源,常年水源不竭。古井旁有一青石板,上刻“桃园古井”。
沿着青石小道向东方前行100M,我们又观看到了另一口古井,也是水源旺盛,水质清澈。 都是古井,但修葺的外貌却不一样,形成了姊妹井。
我坐在古井旁,望着圆圆的井口,井里面有一个蓝蓝的天,但古井里的蓝色却带着一点点苍白。我遥想着那远逝的歌,那曾经的木桶与绳子;它们是相宜在一起,靠在井石上同湿漉漉的辘轳唱着轻轻的摇水歌。
远眺那新城的崛起,高楼耸天,栉邻次比。那迁徙的青山镇人,你们还会回家来看看吗?
如若这寒阳,能载动那沉沉地远虑与感恩!我想,那此建筑商们的灵魂也会倚着寒风,随着感恩戴德的思想来好好地保留着这二个“姊妹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