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 作者:老黄
图片说明:70多岁的爹爹背着生病的70多岁的婆婆去山下的卫生所打针,并拒绝了路过车辆司机带一脚的好意。
老黄的相机非常低档(600万像素),老黄的摄技也不是最好,老黄却拍出了如此具有震撼力的照片。
能够感动大多数人(比如说80%)的照片可以称之为“美片”了。能够感动剩下的20%的人,应该称为“震撼”了,因为全人类的情感引起了共鸣,于是,共振了,震撼了,撼动了人类深层的某种情感。
科技的进步,数码相机技术的日臻成熟,使摄影技术已变得非常简单,甚至一学就会。但艺术创作却是和文学,美术,音乐等其它文艺创作一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和创作者的学识,经历,思想,情感,地域,环境等许多因数密切相关,即是——你的思想(学识)有多深,你作品里的内涵就有多深。
相机只是纪录工具,贵贱和拍摄水平不成正比。当下,机器性能越来越好,操作越来越简单,摄影的门槛越来越低。影像信息的采集和传递,早已不是记者、摄影家们的专利。唯有一搏的,就是脑筋急转弯。
先拍再想,还是想好了再拍?
——《中国摄影报》2010.10.26第83期上的标题
摄影人必须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和一双善于捕捉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眼睛。真正的摄影不是拍出来的,而是想出来、观察出来的。
一旦你选择了摄影这种艺术表达方式,就一定要有--想法,(这里不用"思想"二字,是因为我们还很难用摄影去触摸思想的峰颠。要努力让大脑去按动相机的快门,让观念去决定你的拍摄。
要学会沉浸,要把拍前的思考和想法带到路上,不能看啥拍啥,又不能迟疑不决,要迅速的决定拍不拍,怎么拍。对于任何摄影上有所成就的佼佼者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展你的“眼力”,即学会观察。
一位著名的摄影家在博客上写到:“从十来岁上开始接触摄影到今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也有四十多年的光景。回首漫漫发烧路,在知天命时悟出来一个道理:摄影四分靠感觉,三分靠机遇,二分靠技术,一分靠器材。”
感觉从何而来?——平时要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社会、人文、历史、美学、科普、绘画等方面的图书和文章,对扩大知识面、培养发散思维方式、提高审美能力至关重要,因为摄影人需要武装的不仅仅是你的摄影包,更重要的是你的头脑。
“为一篇报道,读63本书,写70页的初步构想和40页的联络名单。”这是那个被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委任的“驻会摄影师”的唯一女性凯伦·卡斯茂斯自己的统计。她在密歇根大学获得人类学和宗教学的学位。二十年来,她为国家地理杂志二十多个重要篇章摄影。无论科学、文化、经济和地缘,任何题材的拍摄任务都难不倒她,其中,尤以深度社会题材的报道最为拿手,如:辐射对全球的影响、日本在亚洲的角色、日本社会中的妇女。
“我必须拍我们自己的生活”——纪实摄影师张新民。他用了10年的时间追踪拍摄农民工,于2000年完成了《包围城市——中国农民向城市的远征》并于2004年出版。他的《包围城市》一书于2007年被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与考古博物馆永久收藏。
我们欣喜地看见:今年的春晚上竟然有了纪实摄影作品的一席之地!2月3日(大年初一)晚8时,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中国纪实摄影师大型系列纪录片《时-光》。纪录片选取20位在中国纪实摄影领域有着突出贡献,同时对中国的社会变迁有较深理解和展现的摄影师,通过将他们的作品和产生这些作品的时代背景、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共同建构20世纪中国民间影像史。
为一个时代写真,为人民群众留影,把艺术同人民大众同呼吸共命运——这才是我们摄影人的剑锋所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3-8 22:23:4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