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6-11 1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倾听一个"逃犯"的忏悔
欠债四五万,逃亡十二年......
倾诉人:伟(健忘) 年龄:33岁 职业:书店老板 采访时间:2002年1月22日上午 地点:晨报办公室 见习记者:严珏
上午我正坐在电脑前写稿子,伟来到办公室,找我。他个子不高,戴着一副黑边眼镜,满脸胡茬,背着一个鼓鼓的单肩学生包,看上去老实巴交的。他说看了20日"倾诉热线"的文章--《一个刑满释放人员的自白》后,非常感动,很想找"倾诉热线"记者聊聊。我接待了他。一坐定,伟就递给我了一张自己起草的道歉书说:"你先看看这个吧。"公告的大概意思,是要12年前借给他钱的人来拿钱。接着他又递给我一张机票,"我坐今天下午的飞机回老家。"他再指指他的包,"里面是5万元现金,我今天就要回老家还债了。"当我勉强将他说的三样东西联系起来时,伟就开始讲述他的故事。
12年前,全国刮起一股信息浪潮,就在这般浪潮的鼓动下,1988年我在家乡集资办了一家公司,推广各种种子,开商店,和搞药材种植场。可谁知却亏得一塌糊涂,不但没有赚钱,还将乡亲们的钱都丢了进去。1989年4月我知道自己没能力还那样一笔钱了,不想拖累家里人,决定出门挣钱还债。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父母兄弟,我离开故土。在乡亲们的眼里我是带着他们的血汗钱逃跑了。
这一走就是12年,隔断和家里人的联系。就在前不久我凑足了钱准备回去还债时,跟家里人通电话,才知道我母亲已经去世。(说到母亲,伟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起来,好不容易止住了泪水,伟继续讲他的故事。)
从家里跑出来的日子过得很艰难。我在海口呆了半年,靠摆地摊卖水果学修摩托车维生。晚上把门反锁紧闭窗帘,每天每时每刻都提心吊胆的。说穿了我就是一个"逃犯",家乡的人已经报案。我没有一个合法的身份,又是一个外地人,处处求职受阻。见到警察就直哆嗦。那段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简直不敢再去想。
89年秋来到了三亚。有一次查暂住证,我被抓住,在拘留所关了半个月,当地警察和我家乡的警方取得联系,从老家派来两位警察要把我带回去办案。我在拘留所思索了十几天,想,我就是回去坐牢,乡亲们的钱还是还不了,要还钱的唯一办法就是在外面打工赚钱还债。于是我决定逃。
从三亚到广州我一直都很配合,警察也对我放松了警惕,在等回老家的火车,吃饭的时候他们松开了我的手铐。我利用他们之间的一个小矛盾巧妙地将他俩灌醉,借上厕所之名得趁机溜走。
89年冬跑到东莞睡公圆睡马路睡建筑工地装哑巴,逃过心情最紧张的时期.后来流窜到武汉,找到一位远房亲戚,那是一个很远很远的亲戚,她未知我在老家犯的事,收留了我。我到处找工作,开始是在建筑工地打工,每天埋头苦干拉砖头扛钢管的确很苦,但是为了还债我不怕。积攒一点钱,就摆一个修自行车的一个摊子。因为我是个外地人,当地的同行地痞老是来找我的茬,处处刁难我。他们整我,撕破我的衣服打我,想想韩信的跨下之辱,我忍。他们要赶我出他们的地盘,我坚持坚持,大概拿我也没有办法了。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们竟然偷了我的自行车摊子,把我的零件、轮胎全部一扫而空。在他们胜利的笑声中,以为我第二天一蹶不振,可就这样我还是照样出来摆摊。(从他的话语里可以感觉到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我在高校附近修自行车,人缘挺不错的,肯出傻力气,修车生意出奇地好。因我常利用工余看报和晚间认真读书自修,还交了不少大学生和教师做朋友。他们待我特好,拿书我看并辅导我,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暂借我一笔钱,人往高处走,我便在高校门外开一家书店,加上本人勤奋生意越做越旺。
现在我已经在武汉不仅有房,还买了小轿车。把做生意借的钱都还了。1994年的时候,我在郊区买了一套房,在亲戚的帮助下我乘着这股风将户口落在那里,从此我成了一个有身份的人。在此之前我是靠苦力吃饭,从此以后我就可凭智慧头脑吃饭啦。我已准备好这笔钱来还家乡的债。12年的心愿终于可以实现了。(伟越说越激动,泪水再一次涌出了眼眶。我知道这和他刚才流的辛酸泪水是不一样的。)
可这次回去我不知道面对我的是什么,毕竟在乡亲们的眼里我是一个携款潜逃的罪人。不管怎样我要为我自己的行为负责。(12年前,四五万元是比较大的一笔钱啊!伟说,如果乡亲们要我还利息,我也会还的。)
2002年1月23日《武汉晨报》第5版未完待续......
[此帖子已被 健忘 在 2004-6-11 12:59:35 编辑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