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第一次所闻阆中,得于挚友偶去感言:在重庆以北280多公里处有一古镇叫阆中,非常庞大且具特色!并特意把所拍的照片展示:
第二次所见阆中,是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风光展示所观。虽画面简短,但对我一个喜欢古镇的游客而言,足够吸引力!
5月某日,因进藏路过南充,有机会与挚友同去此地。路上,重庆的朋友还说:阆中与平遥和丽江齐名为中国三大古镇。
古镇的我也去过几处:湘西的凤凰;江西的牛坑;广西的黄姚;江苏的西塘、南浔和乌镇;重庆的瓷器口……这些古镇各具特色,有些古镇还去过多次。
当然,规模很大的平遥古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规模大,二是气势壮,三是保护好,四是美食丰,五是美酒香。
丽江虽早列入我云游的目标,但一直未能计划成行。于是带着满怀期望到达了阆中。
初进阔中古镇令我大失所望!古镇入口,一栋栋仿古如新的建筑整齐划一,一个个仿古门面步调一致,一条条古镇街道单调乏味……
这就是中国的知名古镇阆中吗?
再往里面走,一派繁荣的建筑工地景象:有条房屋中间的路被挖开等待敷设管道;
有些建筑正在被拆除后重建;
有的建筑按古代营造法式修缮;有的建筑却整旧如新;相当一部分室内的地面凿去青砖或青石,换上了很具时代感的瓷砖;洗脚的门面可谓隔三差五就有一个;还有一条街,用于殡仪的石刻门点一字排开有十几个。
真令人痛心!好端端的一个古镇怎么会整成这样了?
据资料介绍:阆中是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阆中古城山水钟灵,文化鼎盛,古迹众多,才杰辈出,较完整地保存着唐宋城市格局和明清街区风貌。1986年12月国务院公布阆中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004年,国家旅游局批准阆中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阆中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2007年,阆中古城创建成国家AAAA级风景区。
翻开阆中的历史不难发现,阆中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正是由阆中的地理概貌(四面山围,三面江绕),所以造就了阆中的自然资源丰富,使阆中的保宁酷、保宁压酒、蚕桑丝绸、半夏曲等特产名扬天下,同时阆中也成了宗教的圣地(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五教合一),
阆中有着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如风水古城、名胜古迹、历代名人和人文宝库),但我认为阆中最值得我品味的是那百条街巷和千座院落。
阆中古城现存1.78平方公里历史街区,一大片街巷院落,鳞次栉比,古风古貌,较好地保存了唐宋格局和明清风貌,被专家誉为“一部以实物构成的编年史”,曾作为经典范例搬上国内外专家论坛,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具体说来以百条街巷和千座院落为特色。
百条街巷
阆古古城街道背山、面水,横街多,竖街少。无论东南西北,街道皆与远山相对,并依其所向取名,强调风水主题。街道顺其自然等高线建筑,使其高低错落,层次丰富,通风透光,视野开阔,抬头能观山色,低头可见江水,形成“处处轩窗临锦屏”的胜景,达到“天人合一”的至胜境界。
阆中古城又呈几何中心,即北街、双栅子街和内东街、西街这纵横两条主干道的十字交结。大街宽直,两旁商号、店铺林立。小巷石板路穿插大街其间,厚墙相连,门楼相望,曲折幽深。交结处建有中天楼,
以应风水“天心十道”之喻。城内其余街巷,均以中天楼为核心,以十字大街为主干,层层展开,布若棋局。临街屋檐外伸,为行人遮风蔽雨。前店后室,功能分明。
各街巷取向无论东西、南北,多与远山朝对。
千座院落
阆中古城中最为大量的民居宅院,其建筑风格轻盈舒展,千姿百态,风格各异,较为完好的古建筑有二十余座,小部分是唐宋和元代建筑,多为明清之作。
这些院落或为单一的四合院,或由几座四合院和附属建筑勾连而成,雕窗月门,曲径回廊,幽静而又雅致。
它们融汇了北京四合院与江南园林风韵、又各显特色,形成了古城风貌的基色或基调。至今仍焕发出特色民居的人文光彩。
这些群体建筑也多结合地形环境灵活布置,平面布局多采用“庭院式”或“廊院式”。存纵轴线上先安置主要建筑,再用次要建筑,厢房、连廊、围墙等围合成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四合院,成为封闭性较强的内向空间。
以上我的《阆中行记》有褒有贬,为得是光大中国传统与建筑,如有不妥之处还望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