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远 安 在 呼 唤
一部《山楂树之恋》,不知勾起多少人对青涩年代浪漫情怀的回味。金秋十月,快乐古田群16名同学和三名小朋友踏上了远足寻访之旅,任思绪绵延不尽,让心灵逐梦放飞,我们期待着,远安在呼唤。
四日早上8:10分出发, 车离城区,领队昆仑宣布破冰,大家自我介绍,一路欢歌笑语,三位小朋友积极活跃,一首接一首地比拼歌喉,俨然成了主角,一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带我们回味了儿时的快乐时光。中午12:30分抵达远安县,途经玉泉寺,这座东汉末年始造的名寺,依山而建,寺院层层叠叠,步步高升,其中的“天上天”几近山顶。殿堂宽阔大气,香火旺盛,游客络绎不绝,在寺里硕大的紫薇树旁就偶遇了武汉的驴友+朋友群(子芙群主),观赏了景区周围的名山、名水、名塔。我们从寺院右边拾级而上,一路台阶陡险,迂回曲折,没有缓坡,还得避让下山的游客,辛苦自不言说,有的同学不堪苦楚,放弃前行下了山,体能稍强的也感觉呼吸困难……登上观景台,景区的山水村落尽收眼底,同学们历经艰辛见到的风景,感觉非凡,定要让云端的美景驻足:兴奋时秀起了泰坦尼克号船头的经典浪漫场景,令人如痴如醉。下山途中又模仿起村姑采茶,让我们的领队兼摄手昆仑应接不暇。天色已暗,夜宿鸣凤镇。
五日,我们赴荷花镇观赏三景:第一景,灵龙峡。这是临时决定的,也是这次探访最大最意外的收获,全归功于昆仑。早7:30分,出了鸣凤镇不一会儿,沿途看到路的两侧,连绵的青山,郁郁葱葱,错落有致,车沿着山脚峡谷间蜿蜒盘旋,由高及低渐入谷底。城市喧嚣,现代气息,绝尘而去,心灵寂静,仿佛置身于山野林间,我们惊叹于眼前一晃而过的景色,宛如九寨沟一角,不同的是,我们观景角度为远景俯视,美景如画,不虚此行呀!沿途又遇到了武汉的驴友+朋友群(子芙群主),在一观景处又恰逢快乐江滩群和相约在路上群的朋友们,大家合影纪念,见证这难忘的旅程,记录这深厚的友情(注:20座以上的车不能驶入。除谷底外,沿途路窄很难停车取景)。第二景,怪石坡。返回途中,12:40我们在路边村庄怪石坡驻足.“怪”—它不在山上,不在水边,也不在平地,而是在农家山坡的菜地里,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稀稀疏疏,奇形怪状,连接成片,颇具特色,真是少见,我们在山坡石间留下了美丽的瞬间。13:30分,抵达第三景,石化街。也是嫘祖故里,属古建筑遗迹,街道的路面用取自山中的岩石板铺垫,后被地质学家偶然发现大量石板上均有远古化石。遗憾的是长约300米,宽不过三米的街道两旁,古民居几乎完全被改造,只留下些许依稀斑驳古老的身影。带着感伤,怀着遗憾,一步一回头,脑海里仿佛在还原历史原貌,脚下印证着远古的痕迹。14:40返回。
16点我们驱车赶往矛坪场的青龙村——《山楂树之恋》中静秋住的老村长家。开往深山,又是一路隔世凡尘的景色,更加古朴寂静。途中最怕相向而行的大车,我们曾后退30米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地错车。17:30抵达,经过了:进村的小路、古桥、进了村长家、看过静秋住的房间,一切都是60年代的形态。放眼四周,群山环抱、小桥流水、耕作的村民,玩耍的孩童,夕阳西下,一副恬静和谐的田园画,在这里演绎了一场60年代刻骨铭心的纯真恋情,引来现代都市男女怀旧、逐梦、探寻。18点返回,山间薄雾缭绕,隐隐约约,深山的小村庄披上了神秘的色彩,人们的思绪也在空中飘绕……
6日早7:30分出发,游鸣凤山,位于远安县城西,丛山中耸立着独立一峰.“武当远,鸣凤险”流传至今。上山途经烟霞洞、多子岩、沮江赤壁、云霞洞、过头天门,可见气势磅礴、雕工精美的龟蛇二将大型石雕,此雕塑因石赋形,有800多年历史,下是明朝书法家简而可书写的“鸾凤长鸣”。 鸣凤山金顶巍峨耸立,气势恢宏,属道教圣地,依山凿石,台阶梯形列布于山刃之上,惊险雄奇。为捕获不同的美景,我们从前后山兵分两路而行,最险的陡峭处是拉着锁链,爬行而上(下)。尽管艰难,还是坚持拍景,与大家分享。特别是昆仑,除了摄影,沿途还要照顾两个不到十岁的小朋友,责任重大。14点启程返汉。
远安,渐行渐远,留在脑海的不再是无尽的期盼,而是余音不了,回味绵长……同学们在艰险的登山途中互相帮助,建立了深厚的情宜,相互鼓励,克服了重重险境,共度了三天快乐之旅。小朋友的参与让我们看到了“在路上”的巨大感召力,“在路上”的信念和精神代代相传。此次活动要特别感谢驴友+朋友群的群主子芙,精心设计了路书,给与我群极大的支持与帮助,在此深表谢意,同时也祝愿各群之间的友宜地久天长!快乐永驻!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紫帆+1 珍珍 铜豌豆+2 郝嫣然+3 恋+1 三叶草 天水一方+1 平安是福+1 昆仑 阿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7 20:56:1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