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纵山
“60后在路上”这一群男女,近段时间几乎每个周末都要组织去纵山。
“纵山”这个词,我是第一次从这儿听到的。
我是60后,可不属于这一群。
“60后在路上”本周召集令是关于纯阳大峡谷的。时间是2011年11月27日,周日,集中租车出发,拒绝自驾,谢绝空降。
徒步。穿越。纵山。一段时间以来,这些个词儿流行起来,几成时尚。
其实不是第一次。
小时候。上小学要走三公,山路;上初中要走十公里,翻七个山垭口。夏天,挖“黑脑壳”,採“狗骨头叶子”,漫山遍野地跑,往黑林子里钻;冬天,跟着去赶仗,赶山坐径,一赶几十里。七年,几乎天天在“徒步”,风霜雨雪没挡住我童年的脚步。
青年时候。当记者,常年在大山里游荡,翻山趟河几成常事。曾经三个人两条枪,持续一周穿越无人地带,住岩洞,餐野果,遭遇过毒蛇猛兽。
11年过去,山里的故事早成过眼云烟;11年间,穿行于熙熙攘攘的都市。突然之间,徒步、穿越、纵山,像一时流行的粗茶淡饭成了一种风尚,而此时的我,已然像个退伍的老兵,竟变得迷糊起来。难道这与我过去所干的事有什么不一样吗?
以纵山的名义,第一次。
我们在幸福的不同路上
敢情大多是娘儿们。48人的队伍,居然还有80后的丫头以“外挂”的身份混足其间,而那位70后美女则是以老公的名义高擎60后的旗帜。爷们不足10个,其中包括一位40后的老爷们。这71岁的老爷子十分了得,自述年轻时坚持每天骑车环东湖一周,退休后每天坚持6公里徒步,几次参加东湖50公里毅行,最后的一次仅用6小时。
女人们热衷于纵山这类事情,有些蹊跷。
女人们的感性来得有些现实,而女人们的浪漫却是随时随地,她们习惯于把浪漫根植于现实之中,把想入非非弄得水到渠成,弄成脚踏实地。由此,女人们也很容易迷失自己。对于60后的女人们来说,她们在从青涩到成熟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自觉和不自觉地,从爱情的小道跑步进入到一个自我奉献和自我沦陷的征程,爱人,孩子,家,成了生活的全部,唯独没有自己。突然有一天,孩子背着行囊离开了家,女人们就有了些慌乱,就有了些茫然无措。突如其来的闲暇与失落,过往的青春岁月,潜伏着的浪漫情怀,得以从容浮现。慢慢地,她们像刚刚做完一场大梦,迷糊中又找回了对自己的知觉。原来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鲜活生动的自己。
在路上,不失为一个对应心灵的选择。
在纯阳大峡谷的路上,维潥味S习惯于打头,他还习惯于包揽所有的前期策划、组织和后勤服务。这位身高约180cm、年近六旬、有着一脸沧桑和一付好脾气的爷们,属于默默奉献型人物,一位时代英雄,深得大家信赖。而一身户外酷装、戴着付蛤蟆镜的雪狼湖则似乎习惯于殿后,习惯于一声不吭地在队伍的最后,把那些掉了队的一个个给捡回来。无论你走得有多慢,无论你掉得有多远,一匹又帅又酷的狼,总以护花使者的姿态,站在你的后面。
麻城市福田河村纯阳大峡谷,规划徒步里程约8公里,实际行走里程据维潥味S测算约12公里(我的感觉在6公里左右)。山路崎岖,起伏盘转,暮秋红叶稀,淙淙溪流响,和着美女们的娇喘,男人们的豪喊,一路下来,于我而言,几成枫林漫步,汗虽未落下几滴,心情却爽朗十分。算不得纵山穿越,充其量周末徒步。
如果是雨后初晴,这一路的景致不失为摄影者的乐园。无奈此日天气阴沉,霾气甚重,难出好片。
其实,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其实也就是一份心情。
快乐如果不在路上,那就在路的尽头
从那位71岁的老爷子从容淡定而又笑眯眯的眼神中,我读出来,这老爷子玩出的可不仅仅只是一付健康的身板,他玩的更是一种人生态度,至少是一种生命的姿态。
这是一种自由散荡而又有着一定组织和规则的行动。走进这一群,你会既有一种归属感而又有独立自我的感觉。走在大山深处的队伍,为了各自的安全,需要互相依赖与支持。他们就这样互相以若即若离的姿态,集体与大自然打着简单而又切实的交道。在荆棘里穿行,在崎岖中前进,却远离着社会生态中的那些拉拉扯扯磕磕绊绊。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自觉法则,他们习惯于避开既有的路径,选择荆棘丛生和断岩峭壁行进;一般情况下他们只吃各自的干粮,然后把纸巾、果皮等小心翼翼一点点捡拾干净带走,即便是在荒无人烟杂草丛生的地方,也绝不给大自然留下任何污染。他们行走的理由很简单,他们前进的目标很单纯,走得自由自在,走得无羁无束。因为简单,所以快乐。
徒步,纵山,穿越,无论哪一样,其过程都是自讨苦吃,而每一次的结果却仍是快乐。爬一面坡,越一道岭,趟一条河,攀一段崖,登一座山,气喘嘘嘘,腿脚发软,汗如雨下,这是他们的快乐。登山犹如恋爱,在征服中前进,一山未平一山又起,可你总在一步步接近目标。可爬山不是恋爱,它远比社会生存法则简单得多,历经过人生风雨的60后们深得个中三昧,所以他们的步履沉稳而踏实。走在人迹罕至的大山里,走在人生的第二条通道上,这是一种可供自由选择的现实姿态,乐享其中。
快乐如果不在路上,那就在路的尽头。

——————————————————————————————
晚秋时节的纯阳大峡谷(下山途中俯瞰大峡谷)
[纯阳大峡谷地处河南,湖北,安徽交界的大别山系,地处麻城市福田河镇。谷长8.1公里,谷底最宽处150米,最窄处仅4.8米。贯穿峡谷的纯阳溪源自海拔987米的纯阳山主峰单尖,系举水河源头主要支流,谷中流水汇于大堰口水库。峡谷内水光山色,奇石异木,鬼斧神工,清新秀美,属鄂东少有的原始生态景区。峡谷中不仅有天然野生的参天古树、美艳杜鹃、清香苓兰、神奇草药,还有人工种植的松、枫、杉、竹、茶等1800余种植物。峡谷有“龙潭飞瀑”、“峡谷彩虹”、“我问天”、“蛙王唱春”、“美女晒羞”、“仙人现丑”、“竹海纯阳”及“红军洞”等众多景观。还有形似琵琶的“琵琶洞”。峡谷有深潭多处,最深的有上、中、下龙潭三处,潭间间距100—1200米,落差15—50米,常年不枯,有“三潭映月”之称,享誉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