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青山绿水间--武汉绿野大奇山游记
作者:花儿漫漫开
周六早上 7 点武汉大学医学院集合,前往大琦山。大琦山位于罗田境内,主峰 1080 米,属大别山脉,武汉绿野户外运动俱乐部的驴友们今天徒步目标是登大琦山主峰。
吸取上次登龙王尖缺水的教训,今天带了充足的水,少带食品。包里背了 4 瓶水,一杯茶,四条黄瓜,四个煮熟的新土豆,两个小花卷,一小袋咸菜,一小瓶防晒霜。
出城后经武英高速到达罗田县大琦乡境内,旅游车停在大琦山脚下, 10 : 30 左右开始进山,共近 50 人。进山是水泥路,缓缓盘山而上,走得比较快,照样前 30 分钟气喘不止,心脏受压厉害,脚步沉重,背包感觉特别沉,照例走在后队。一路上两三个驴友背着音乐宝贝,追逐着音乐的节奏向前。同去的少明轻松前行,拿着相机不停地照,还是她打球的身体健康!
走了约 40 分钟,到了第一个休息点,是一户农家,可以补水,有自来水洗脸,有椅子可坐。几个女孩子拒绝向前,要求在休息点等大部队回来,队长随心表示如果没有力气就不强行前进,接着有几个人同意留下来休息。经点名确认之后,这支小分队留了下来。余下人稍做休整,继续前进。
向前行进到 12 点左右,队伍已经完全进山,到达一处有约十几户人家的自然村,再往上就没有人家了,大家提议在树荫下午餐后开始登山。队长随心要求大家不要吃得太饱,以免登山时没有力气。席地而坐分享了一些食物,也减轻包里的负担,大约一二十分钟左右,午餐结束。又有几位驴友不能再向上,队长允许他们沿来路返回,与留下来的小分队会合。其余的人稍做休整,准备登山了。
由于负责探路的韩国人老李走得太快,前队没有跟上,部队开始走失了方向,发现前面没路可走之后,队长下令后队变前队,退回第二个休息点,再辟路向前。第二次通过询问居民老乡,找对了方向,但山路比较难走,探路先锋晴朗挥刀批荆斩棘,走出一条小径。大琦山高路险,有几处极易滑落,渐渐晴朗、少明和我三人成为探路先遣,由于精神高度集中,需要不时辨别方向、提坊树虫和朽木,几个陡处不易下脚,极易滑落,不知不觉中时间流逝,离山顶越来越近了。
渐渐天亮了起来,能在遮天蔽日的绿荫中看到天的亮色,意味着已到峰顶,三个人小小庆祝了一下,一会儿第一梯队的 8 个人到齐了,合影庆贺。
队长带队上来后告知,顶峰之后还可再往上,可以见到景点标识,在平台稍事休息后,继续向上不久到达最高处的平台,与早先独自到达的英难老李会合,众人欣喜,合影留念。各种节目纷纷上演,那位一路从山下拿着比人高的竹笋的先生,先是酷酷地躺在石头上,啤酒罐在他鼻子底下稳稳当当,有西部牛仔之风。接着,竹笋先生征集 100 斤左右的女驴友站在他背上,竹笋先生在山项上背着女驴友做了好几个俯卧撑,直到众人叫停!竹笋先生成了俯卧撑先生,更加成为大众偶像。探路第一功臣晴朗先生与第三探路者混在武汉先生惺惺相惜,在崇山峻岭之颠,这两位探路的英雄,很有成就感吧。
3 点整队伍开始下山,由于上山完全是探的新路,下山直接走那条成熟的山道,不走来路免去旅途审美疲劳。这条山道虽然崎岖但比较顺畅,还有工具划过的痕迹,显然常有人走,大概山下的居民砍树、竹子什么的,也会偶尔走这条山道。
下山走了约 2 小时,到一半左右到达来时的第二个休息点,小村庄里偶遇一位在上海工作的本地姑娘,她指引我们正确的下山方向,在她家里我们等待同伴时稍做停留,年迈的老奶奶拿来开水壶和一次性水杯,需要喝水的队友在这里补了水,我也给保温杯里续上一小口热热的茶水,内心倍感温馨。
水亚木一路走一路拍照,膝盖不知道什么时候扭了筋,她仍带伤一路高高兴兴拍着下山,走在最后。她用照片记录了完整的活动过程。
下到公路边后,我们等待留守小分队带车前来会合,留守小分队虽有未登顶的遗憾,确更有另一番农家乐,他们在农家杀鸡烧饭,与村民的孩子一起玩耍,同样轻松愉快地乐翻了天。回程仿佛比来时快许多,约 8 点到达终点。
海拔 1000 米的大琦山并不可怕,那儿有青翠碧绿、比碗口粗的高高的楠竹笋;山上绿荫覆盖,走在林间凉爽静谧,半山腰向下望去,层层梯田、油菜地极为安宁,下山后回首仰望,真不敢相信就是刚刚登上的山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8 9:18:3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