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攀登者的“免责宣言”
以下是严冬冬在2012年4月28日深夜公布的“免责宣言”,我们可以猜测这个宣言的背景,源于2012年元旦那次侥幸逃生的滑坠事故。在经历一次生命危险之后,严冬冬没有停下攀登的脚步,而是更理性的看待自己的行为并投入进去,并将攀登同伴的责任做了科学精确的界定。这是深沉的勇敢,这是伟大的升华!
“我,严冬冬,现在清醒地宣布:
我理解登山是一项本质上具有危险性的活动,可能导致严重受伤或死亡。我认为,选择参与(包括发起)登山活动,意味着选择接受危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在做出所有跟登山有关的决定时,我都会把这种危险性考虑在内,这样的决定包括选择什么人作为同伴一起登山,以什么形式攀登什么样的山峰和路线,等等。
我清楚,在我与我选择的同伴一起登山时,我的生命安全许多时候取决于同伴能否在有风险的情况下做出恰当的反应和举动。我也清楚,登山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登山者(包括我自己和我选择的同伴)在面临这种挑战的时候无法保证总能做出恰当的反应和举动。
我认为,如果在我自愿选择参与的登山活动过程中,我因为任何并非我自己或同伴故意制造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我自己不恰当的反应和举动,同伴不恰当的反应和举动,意料之外和意料之中的山区环境客观风险等)而发生严重受伤或死亡的情况,那么我的同伴不应当为此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解释和赔偿的责任)。
2012年4月28日”
自由攀登者的西天山路
在这一节里,我无法再引用到严冬冬的文字,因为,他已经死去。我想象过,当他卡在冰裂缝里的时候,是已经死去,还是存有意识。如果是后者,他是否会后悔自己选择的自由攀登道路,是否会产生生命无望的绝望心情,是否会在那黑暗不可见的地狱做过垂死挣扎……那是可怕的事情,想象的时候,我都很恐惧。不论严冬冬做出怎样的心理反应,都丝毫不会的折毁这位自由攀登者的辉煌。因为他已经选择了那样危险与孤独的自由攀登者的人生,他是这个世界上,用短促的生命焕发耀眼光芒的强者。有评价严冬冬“死得其所”,这是大有深意的评价。在我的理解,可以用陶渊明的诗歌来表达,“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死得其所”蕴含着多种态度,是羡慕,是敬仰,是嫉妒,是自卑……比如,在于我这些情绪都会有一些,我就不会去主动去做那些充满生死危险的事情。不过,严冬冬已经不是一个自由攀登者了,随着他的死去,他留下的物质与精神的遗产,已经诠释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既然能感动了那么多人,就说明这种精神会更有希望与前途,感召着我们艰苦努力地去攀登,享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