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简约行程:19日晚,宿火车; 20日上午,游土司城;下午龙鳞宫;宿大峡谷路口。 21日全天,游大峡谷;宿舞阳坝新世界酒店。 22日上午,恩施博物馆;下午五峰山连珠塔。晚上宿火车 23日凌晨4点半火车提前48分钟到武昌。
很久很久没有出去玩了,于是在2012年8月19日的晚上,我们一大家子,带着兴奋.期待以及一丝丝忐忑,乘坐T6716次22.25分从武汉出发赶往向往已久的恩施(由于是第一次网购火车票,居然忽视了起点是武汉站的事实,跑到汉口去坐车了,呵呵!). 火车最多的时候是会晚点的,所以我们于早上7点出了恩施火车站,火车果然晚点半小时,下车先买好22号晚上K1022恩施到武昌19.50的火车票. 所幸出发前,我参阅了N多恩施旅游攻略,所以并不陌生的直接上了本地的6路公汽,直奔恩施广场(恩施长途汽车站).在那里过早后,我们就直奔此地旅游景点之一----土司城!国家4A级景区,座落在恩施市西北,小地名叫对山湾的地方。距市政府所在地500米,占地面积300余亩。包括门楼、侗族风雨桥、廪君祠、校场、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宫--九进堂、城墙、钟楼、鼓楼、百花园、白虎雕像、卧虎铁桥、听涛茶楼、民族艺苑等12个景区30余个景点。门票每人50元,大概行程2小时左右。 出了土司城,我们又询问了当地人,就坐5路公汽,去舞阳坝转3路前往下一个景点---龙鳞宫!舞阳坝是3路的起点,而龙鳞宫几乎是3路的终点了,车行一小时左右。龙鳞宫是水旱兼备洞穴景观,由水洞、干洞和迷津洞组成,洞长2300多米,其中水洞“小三峡”长500多米,洞高20-50米;干洞和迷津洞长1800多米。洞内平均高度50米,宽30米。有一坛、二府、三峡、九龙、十三厅和二十八珍奇等200多处景点,水洞;小三峡;两岸奇峰耸峙,怪石狰狞,河水夏日冰冷彻骨;干洞和迷津洞内钟乳石保存完好,奇形怪状,千姿百态,巨柱擎天、长龙横卧、雄鹰高踞,帷帽低垂,百步天梯,水镜仙境,美不胜收。旱洞;迷津洞;呈Q字形,游客不走回头路,溶洞生成于寒武纪,距今约5亿5千万年。门票每人50,大概行程也差不多2小时。
出了龙鳞宫,我们又上3路转5路来到恩施广场,去那里坐去恩施大峡谷的小巴,车费20,车行2小时。宿在去大峡谷的必经之路的最后一户人家(在此住宿的好处就是1,可以先到大峡谷后看地缝,2是第二天可以提前进谷),到达峡谷后先去农家乐放好东西去地缝(当地的一个新景点,预计国庆开始卖票营业)漂亮的地球伤疤----云龙河地缝。叫农家准备好晚餐,然后去离住处几百米远,看到一桥,从桥上俯看地缝,瀑布后返回农家吃饭(农家乐住标准间40每人,吃饭是30每人。坐大峡谷的小巴切记要在大峡谷票务中心下次,千万不要在终点下车)。第二天一早,浓浓烟雾从地缝中袅袅升起,好似农家的炊烟飘渺。第一次见到雾是从地缝飘出,甚是好奇。去票务中心门口上车去景区,门票120+(大巴接送往返每人30,车行40分钟)。大峡谷大约3至5小时时间。恩施大峡谷位于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境内,是清江大峡谷一段,峡谷全长35公里,此大峡谷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两山夹水的峡谷,完全是高高山顶上的大峡谷,叫人忍不住赞叹大自然的神奇。峡谷中的百里绝壁、千丈瀑布、傲啸独峰、原始森林、远古村寨等景点美不胜收。自然景区则主要由大河碥风光、前山绝壁、大中小龙门峰林、板桥洞群、龙桥暗河、云龙河地缝、后山独峰、雨龙山绝壁、朝东岩绝壁、铜盆水森林公园、屯堡清江河画廊等组成。亦是湖北恩施 腾龙洞大峡谷地质公园的一部分。最大的景观特色是两岸典型而丰富的喀斯特地貌:有天坑,有地缝,有天生桥,有溶洞(200多个),有层层叠叠的峰丛,还有近乎垂直于峡谷的大断崖。 我们9点进景区,接近3点才出来(原因有2,1照顾婆婆高龄,2美色流连忘返),乘景区车到门口坐大峡谷到恩施的专车。3点30左右到长途车站转2路(1元)车去舞阳坝。去当地的建行食堂吃晚餐,夜宿新世界大酒店,标准间128. 第三天,早上8点起床,过完早了想去野三河玩,去长途汽车站问询,当地人说要去东江长途汽车站坐到新隆的车,打车赶去,当地人非常淳朴善良,直接告诉我们说,去野三河的船每天二班,早上9点的船赶不上了,下午两点的返回时间太晚,赶不上晚上8点的火车。又问及去恩施清江画廊,结果是每天只有早上9点一班船,现在去也赶不上了,所以就不要我们上车,多么淳朴善良的好人啊!由于当晚要赶回武汉,就和婆婆商量了下,决定就在市区附近转转,第一站当然是去当地的博物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自建馆之始,就十分注重对文物的征集和收藏。目前通过调拨、征集、购买、考古发掘等多种方式收藏文物七万余件,极具巴文化特色。如“双虎钮錞于”、“巴式甬钟”、“巴式矛”、“巴式剑”以及“土司帽”、“土司印章”、土司夫人使用的“金凤冠”等珍贵文物。特别是“双虎钮錞于”于1999年10月参加了法国钟铃艺术节,可谓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说来好笑,居然在寻找博物馆的路上,碰巧进入恩施森林公园。真是美景无处不在啊!
博物馆出来回到舞阳坝“大碗厨”进中餐,基本标准每人40左右。由于在博物馆咨询了当地人,介绍说有个五峰山的连珠塔比较好玩,于是午餐后,稍事休息,我们又兴致勃勃的赶去游玩。恩施连珠塔,位于六角亭老城东门外清江东岸五峰山主峰龙首山顶,是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道光12年(公元1832年),坐东向西,占地总面积7700余平方米。五峰山因由5座山峰相并峙而得名,其浑圆的山顶状如连珠,相连不断,又名连珠山,明、清诗人童昶、商盘有诗《连珠岭》形容其壮美。主峰之巅建有七级之塔,因依托山高之势及其南清江大峡口之峻险而气势宏伟。登至塔顶,可将整个恩施山城风光和恩施盆地之景物尽收眼底。“一曲清江漫陆离,山开五指垒牟尼。羁人计日珠江去,说著连珠泪一垂。”清代诗人庞一德作诗《五岭连连珠》最好地形容了人与塔、山水合一相融之美景(此景点没武汉的洪山宝塔好玩,而且从硒都广场的清江桥上可以远眺,非常好看)。 从景点下来,乘坐23路公交,返舞阳坝,在宾馆稍事休整,再次赶去中大御城吃最具当地民俗特色的“张关合渣”。当地流传有“辣椒当盐,合渣过年”的民谚。其制作程序是:将黄豆洗净用水泡胀后,连豆带水在石磨上一转一转地磨成浆,架火煮开,然后放入切好的新鲜萝卜菜叶,再煮开,就制成了一锅乳白带绿的合渣。由此可见,“推合渣”比起制作豆腐要简单得多,不用过滤,不用压榨,一般也不用点卤,难怪土家人又称合渣为“懒豆腐”。合渣的营养搭配也很科学,黄豆中的蛋白质与萝卜菜中的维生素、无机盐配在一起,达到了合理膳食的效果。张关合渣是将合渣煮好后点卤变得稍干,加鲜汤配猪肉、仔鸡、鸡蛋等做成鲜肉合渣、仔鸡合渣、鸡蛋合渣等系列合渣火锅。共有6个凉盘,6个热炒,还有2个火锅(其中的如何东西都可以再续的,价格每人20--50不等)。当地人很知道“酒香不怕巷子深”,该店深藏于人家后院,并不挂招牌,但是去晚了是要等着翻台子才能吃到的哦。 吃完了,直接坐车去火车站回武昌不表。旅行的几天,感触最深的,就是恩施旅游才开发,本地人的商业气息不是很浓厚,所以她们淳朴,善良,好客以及真诚。她们都不很漂亮,但是小到孩子,大到中年人,只要有老人上车,争先恐后的让坐;司机也是等老人坐好,下车到位才会开车;甚至问路,不管问多大年龄的人,都热情周到的说到你明白为止。这是不是该令我们身为省会城市的武汉人反省一下自身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