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是新的好,更多的还是旧的好。 菜式一定是旧的好,而且几乎是越旧越老的好,人的舌头食古不化,永远是幼时母亲做的菜最有滋味。新创的菜式大多花哨不中吃,某些节庆时候大家兴致勃勃研究的那些喜庆口味,字面上和台面上倒是一派繁花似锦,吃到嘴里却是另一码事。这种大餐,吃一次,肠胃已经极其勉强了。 老舍写骆驼祥子,全盛时期的祥子能吃,能卖力气,这位车夫判断一种饮食好不好味,有一个独特的标准:能不能让他吃出汗来,能让他吃出一身大汗的,恩,这才是美味佳肴。要是拿祥子的尺度来衡量,全套煞费苦心的大餐肯定输给一碗漂着厚厚辣油的牛肉面。 器皿也是旧的好,无论花瓶,杯碟还是茶壶,都是五百年以上的那些曲线才圆熟安静,新式的器皿看在眼里总有一股子生涩,说不清楚是哪里多了一点点,或是哪里少了一丝丝,让人怎么看怎么不安心,不知应跟谁着急才好。不懂的是,为什么器皿会越造越浮躁?人类仿佛必须在大踏步地后退中才能进入现代,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后现代吗?想想都觉得闷。 情歌更是旧的好:今夜又吹着风,想起你好温柔,怎么会无时无刻把你梦。。。 。。。歌唱出一种恰如其分的醉生梦死,听起来挺像那么回事。新式的情歌张牙舞爪,动不动就上刀山下火海,动物得可怕!情人的亲吻也是恶狠狠的,光天化日下,站在公园一隅,捧起对方的脸盘子一顿猛啃,形如啄木鸟撞树,实为恐怖。 如此歌颂旧物,并不等于说新式的物件完全没有其迷人之处,人势力起来是非常本能的,起码,交通工具绝对是新式的好。大概没人愿意骑着马儿跋山涉水地出公差,风尘仆仆的半个月不抵飞机两个小时的航行。环保组织迄今从未出来呼吁我们出门骑马,总是有一定道理的! [此帖子已被 狐火 在 2005-3-23 17:06:14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