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余湾秋韵》
容平之秋,想练练腿脚,为十一远游培育内力。 有一分淡定有一分通达,并不想好高骛远或自虐筋骨,只盼望领略秋天里碧蓝清澈,宁静致远的山河,即便是一片草地一片松林一座小山坡,感知暴夏后沉淀的冰晶玉洁般地明艳,或是空中飘来一朵洁白纯净的云,就能尽吐久藏胸臆的闷气,发出“秋高气爽”的感慨。 故,选择了即将围封售票的大余湾,一个早已去过多次都又念念不忘的舒缓山岗。 正在秋分前旬景色美好的时节,天青云淡,人也心平气和。 夏天的暑气荡然无存了,火热不再,晨昏渐沁凉意,我赶的头班车,早早来到大余湾。 滠水河川和大余湾村上空的雾霾随山里的沉寂已全部消散,山廓清明,大地简洁而素雅,天空开阔而深远。清晨的清新气息使人精神抖擞,一路游游逛逛的很是惬意自在,我很享受这种毫无束缚的感觉。。 “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秋分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是秋熟作物灌浆和产量形成的最后关键时期。田野里棉花吐絮,稻谷由绿变黄;山川上依旧片片绿色为主色调,但已改换了先前的姿容。 春之张扬里娇嫩欲滴的青翠,激情炎夏时郁郁葱葱的苍翠都已成为过去。初秋成稳的墨绿,间杂点染的桔黄色彩主宰着山林。 好天气,好景致,我希冀镜头里尽呈秋天的斑斓美艳。 大余湾村已经喧闹不堪,建筑工人和村民正为9月28日的开业典礼抢夺宝贵地时间,一路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装卸车辆在颠簸奔跑。 已不是记忆中的“明清古民居,风水大余湾”了。村庄大了许多,黑瓦白檐、木门木窗、石墙土路已有许多新修的痕迹,估计维修方尚没有修旧还旧的概念和资质本领,新旧差别明显;新景区圈进了大片山坡田地,村前村后修建了几处人工园林景点,新旧景点反差较大,不耐久观。三流叹惜,劳命伤财不如不做! 翻修的那部分古老建筑,收纳了不少民间门窗桌椅等木制老古董,让那几家有天井的大户庭院看起来丰富了不少。而这些并不能让三流兴奋起来,由于施工方对古建筑、古庭院居家知识的缺失而产生的多处张冠李戴不协调,只可惜了大余湾原来的古朴面貌。 几个女见习讲解员跟随我左右,一口浓重家乡话,丫丫学语的苯拙讲解让我大大摇头。基本的专业素质和个人形象还是要讲究点撒?一个个农村大嫂般地傻姑模样出现在公众场合,怎样看都是让人不舒坦的,何况三流对丑陋的女人一惯不肯轻易搭讪。 山路上修建的水泥梯道更让三流怒不可遏,恨不得大骂施工方无能无知。好好的山间野道修什么劳什子登山步道?白煞煞的水泥步梯在艳阳下强烈反光,让行者眼睛难受不说,原本秀美的风景被蜿蜒盘曲的白色水泥愣是生生破坏,原有的登山野趣野味已经荡然无存。上下山的坡面筑点梯道也就罢了,平路上也堆砌这多水泥干吗?你家有钱没处花吧,这些笨蛋设计者尽干些大煞风景的蠢事,真叫人头疼。万幸的是它只辅修在本村范围,没再辅设到木兰山景区去。 也不尽是缺点错误哪,山路上的几个小凉亭和山顶古寨中新建的文昌阁还是可圈可点的,让原本平凡的丘陵小山坡增加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洽的攒新亮点。 。。。 。。。
路网大余湾的帖子原本已写的太多,三流都没那份激情再去画蛇添足。流水帐的行程和心情随笔都没有多大意思,就此搁笔。
还是让三流新拍PP说话更为直接更加客观些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9-23 19:11:5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