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者之间的转换
由于参与者的经验、天气转变、迷路、队员受伤或生病或者一个没有准备好的户外活动,都有可能将你的户外运动转变为荒野求生。
四、怎么才能做到有准备的户外运动
任何一名领队和参与者都不希望一项原本愉悦的户外活动变成一次荒野求生。因此必须做好精心的准备。怎样才算是精心的装备?
1、技能、体能、户外经验和户外知识以及安全意识准备
技能、体能、经验及知识都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但我反对任何一个没有户外知识和意识的人参加任何形式的户外活动。我就见过穿高跟鞋来参加活动的,被我当场拒绝。特别要说的是户外安全意识,户外运动不是探险,驴友不是冒险家,不要轻易去尝试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保持足够的警惕性,做好安全预想与应对方案,遇事多准备几套方案,做好最坏情况下的准备。
2、线路评估
线路评估也就是安全评估。户外运动线路根据其距离、地理及植被环境、地形的坡度和高度,气候气象等分等级,也就是以“长度等级”和“技术等级”两个指标来衡量。国内尚无统一标准,不同地区、不同俱乐部都有各自的标准,暂且通俗的将其分为休闲级、入门级、中等强度级、高强度级、极高强度级,同时其安全等级也相应分为无危险,低度危险,中度危险,高度危险、极高度危险。当然危险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无危险。
休闲级和入门级就不再讨论,个人认为一条线路一旦徒步单程超过20公里,山路崎岖,需要翻山越岭和涉水,爬高超过800米,需要野外露营,就应该将其定为中等强度以上级。就必须进行精心准备。
如果遇到气候气象不同,遇恶劣天气其等级应相应提高。
3、资料准备
资料准备也就是收集将要前往的路线的人文、风俗、地理、气象等资料,资料的收集,可以查阅当地资料和其他驴友的攻略,游记,对出现的人名、派出所、医院等联系方式做好相应笔记,这一点当你遇到危险需要救助时很重要。
地图准备。在无GPS、北斗等设备时,地图的准备将十分重要,一份详细精确的地图将是救命的。正所谓“一图在手,走遍天下都不怕”。户外活动尤其是登山,最好的地图是大比例的等高线地形图,此种地图能显示地表的各种地形如高山、溪谷、险滩或缓坡、悬崖或峭壁都能表露无遗。大比例地图一般是买的到的,所以不要指望能到书店去碰碰运气,本驴以前一直使用其他驴友做好的地图,近日正在研究自己制作等高线地形图。
气象准备。出发前,要查阅当地的天气预报,有无下雨、下雪,气温怎么样。了解这些,也是准备装备的依据。秋高气爽,可以不必太考虑防雨、防潮,天气十分炎热,则可以不必太考虑保暖和失温。需要提醒的是,天气预报是城镇气温,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当需要考虑保暖因素时,必须要考虑海拔引起的气温差。一般而言平均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下降0.6℃,再考虑到城镇热岛效应,还是以1℃计算比较保险。如一县城海拔200米,县境内一高山海拔1600米,如在夏季气象预报县城气温在23℃到32℃,那么山顶的最低温度可能是9℃至14℃之间。由于山高风大雨急雾气重,气温低于10℃,雨天气温低于20℃,就必须要做好应对失温的准备。个人认为雨季节尽量不要户外,出行之前若不考虑失温、山洪、泥石流、雷暴等因素,出门户外将是致命的。
4、线路计划
不要以为户外线路计划就是简单的复制别人写的攻略、游记,按照他们的GPS轨迹。所有别人的攻略你都只能作为参考,有些数据你必须要重新进行确认。需要乘座火车的,因火车经常提速,经常变化列车时刻表,有些偏远的火车站可能被取消,你必须要重新确认站点和时刻表。你还要考虑队员组成、装备等情况你的队伍如果成分复杂,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你不可能按照一些强驴写的攻略去安排,可能别人一天能走完的路,你们一天半甚至两天也到不了。此外,还有季节和天气因素,别人夏天走的路线,你冬天走,夏天日照时间长,下午七点才天黑,到冬天下午五点天就黑了,你按别人的计划,你必须要走两小时夜路。如果雨季,遇到山洪或者泥石流,计划的线路可能冲毁,掩埋,因此你是必须要有备用路线和回撤路线。
5、队员组成
根据线路的难度,决定队伍的人数。户外活动并不是人越多越好,在走高难度和极高难度的线路时,队伍要少而精,人数最好不要超过10人。在队员职业上,旧能的把医生、警察、摄影师、厨师等纳入到队伍里来,好处不用多说了,你懂的。要对自己队伍成员体能、技术、个性、脾气做到一定了解。尽量选择各方面与你相当的人组队。与太强、太弱的驴子在一起,队员掉队和太突前超过副领队都有可能让你们的计划变成寻人启事。与太猛和太倔的驴子在一起,动不动要去闯新路、去探险,那么原本平和的活动将成为冒险之旅。当不熟悉的成员组队时,只要条件允许,一定要组织活动前适应性拉练。切忌不要临时召集一名准备不充分的和没有在一起走过的人加进你的队伍,如果犯忌,那你们的这次活动可能是一场噩梦。
6、装备准备
精良的装备是规避风险的一个重要保证。因各个驴友不同的经济状况,所以不要强迫队伍成员装备力所不能及的装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做到精简。出发前要在一起研究所需要携带的装备,列出物品清单,避免重复携带和忘带漏带。根据队员的体力,合理分配共用装备的携带。同时,要检查装备的良好情况,并根据季节做好相应的防潮工作。活动期间,任何一个队员的背包坏了,或者受潮了,对整个队伍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如果不是为了自虐和极具挑战的特定线路,背包的重量男驴不要超过20KG,女驴不要超过15KG。一旦超过这一重,原本轻松愉悦的旅行都将变成背包苦旅。因此,出发前称重是必须的。超过这一重量,你必须要重新规划你的携行物品,救命的、必须的一件都别落下,体现个人小资情调的物件,再斟酌斟酌,可带可不带的一件也不要装包。
特别提醒:
1、装备一把精良的小 dao,有人问,瑞士军dao行不?我只能告诉你,更多的时候它可能是个累赘,但到真正需要的时候,你会后悔怎么不把家里的菜刀带上。
2、配备两套可靠的打火装置,放置在两个不同的地方,有人问,ZPPO打火机行不?我也只能告诉你,当你在风雨中颤抖想生堆火而无法实现的时候,一切都晚了。(转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1-25 16:23:0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