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本以为有所收获,却落得好友耻笑,天天念叨,却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工地。不甘心,又怂恿前行十几公里,去看看林家大湾。那里此前去过四次,因为我只要哪天转到这附近就会想到他,就要问故知新。因为太熟悉了,每次我都是带一群人,或十几人,或三五人,就在收票的地方坐在车上喊一句“童桂珍家的”,堂而皇之地就疾驶而入。亲朋好友彼时都会哈哈大笑,一个名字就值这多钱啊?
要命的是我这天竟然忘记了那三个字,一路上紧急回忆,最后可以确定名字叫桂珍,姓氏却再也想不起来,是邢还是秦?根本就没有想起是童桂珍。我决定不管这些,到时把姓氏含糊一点,名字清晰一点。好友不干了,说太丢人了,为了二个20元至于这样吗,我丢不起这个人,我要买票!我立刻解释,不是钱的问题,这里本应该是革命传统基地,是免费的,是一些人的思想观念陈旧才导致这样纠结。
车到门口,有人拦车:买票!我一声大喊:。。。桂珍家的!把姓氏念得声音极小。人家又迅速放行了。
你想知道这里的缘由吗,原来林氏后裔并不合,都要以正宗自居,纷纷开设了帅府、故居。开帅府的现在在湾里是望族,人多势力大,收的门票钱都是这几家分;而开故居的县里授牌的文物保护地,望族也不轻易得罪。这样20元可以进帅府和林育南故居,不得进林彪旧居;可是你喊一声童桂珍家里的,就可以进湾子,然后在童桂珍家门前交5元就可进林彪故居。
20元的票我们多了,不过今年是不是换票了不得而知。5元的票倒是非常正规了,再不是那种小儿科的,很好的印刷品。我买了门票,又在她儿子才开的林家饭店里吃了中餐,由此多讨要了几张新券。
开饭店的儿子多有报怨,担心地方势力会迫使其关门,犹豫是走还是留,我劝道:林彪之事总会明朗的,熬着,占据这个有利地形,会有生意兴旺的那一天。


童桂珍说她是林彪的侄媳,但出自哪门,就是没有问出来。

林彪1926年回来相亲的卧室。

林彪出生的房间。房间的塑像是四野的老部下送的。

林彪儿时的枷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1 21:16:2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