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斯时阴气始至明,阳气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题记 冬至时节,又逢雅玛预言的20121221时分,正常早起、抢车位、安于办公室,等待一天忙或不忙的工作以及那几杯陪伴我渡过严冬的熟普茶水,甚安。 一早食堂进餐,大家不得不谈到所谓末日之论,让我不得不思虑到众人所谓想要摆脱尘世的种种劳碌与负担,可不是一年平常的事,要耗费相当大的精神的,只得紧紧地握住绳索,铆足全力来冲撞这么一回了。 试想,如果不是在这样的寒冷气候,冻入骨子里去,又怎么能激发出梅花的清艳与芬芳呢?如果不是在这雅玛预言的刺激下,将私欲侵入心窝里去,又怎么能凑上热闹享受末日之狂欢抑或孤寂呢? 现在,袭帘很想和大家分享一首诗《上堂开示颂》: 尘劳囧脱事非常, 紧吧绳头做一场。 不是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此诗是唐·黄檗禅师所作,应属一首四季应景之诗词。最后2句“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为此诗佳句,流传较多,梅花要不是经受住一次次风霜摧折之苦,哪会有素馨沁人的花香啊! 赏析:这是两句借梅花傲雪迎霜、凌寒独放的性格,勉励人克服困难、立志成就事业的格言诗。关于梅花,宋范成大《梅谱·前序》说:“梅,天下之尤物,无问智愚贤不肖,莫敢有异议。”“尤物”,这里指特别珍异的花卉,也就是说,梅是一种品质高出群芳的植物。可见,作者用梅花来象征一种精神,这象征本身已包含某种哲理;倘再就其经受的“彻骨寒”与最终获得的“扑鼻香”,予以因果上的提示,则作为喻体的“梅花”,更寄寓着另一层深刻的道理。作者是佛门禅宗的一代高僧,他借此诗偈,表达对坚志修行得成果的决心,说出了人对待一切困难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这也是这两句诗极为有名,屡屡被人引用,从禅宗诗偈成为世俗名言的主要原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2-21 14:29:5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