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行走在太行山上(三)
第二天:飞哥的肚皮舞
抱犊村虽然仍让人感觉贫穷和落后,但有两点仍值得一提,一是它是驴友的必经之地,二是村旁的美景,村旁山上的雨水在村头汇集,形成一条沟,然后飞泻入离村几百米起始的抱犊峡谷,那石那沟的美景,一个字,美!让人觉得昨天受的苦真的值!
离开抱犊村是早上8点,计划今天的行程是9个小时。顺着抱犊峡谷北侧顶曲折东移,南侧变幻着角度,渐渐地,那座在抱犊村看见的山羊峰被我们甩在了后边,还有那座向伸出中指头拳头峰我们也渐渐的接近和离我们远去。林中的树木大多是刚伸出嫩芽,迎春花零落地开放着,感觉这里比武汉季节上要晚一个月。林中小路顺着山坡蜿蜒向前,看到对方山崖陡峭直插云霄的石壁不禁让人想起了我们自己的脚下,也是那样,我们真实在悬崖边行走,不禁让人害怕。崖边静悄悄的,只有迎面而来异地驴友时才出现短暂的喧闹,倒是山下峡谷中旅游公路上电瓶车不停地来往穿梭,山上驴友可能觉得无聊,不时地有人领头唱起了歌,一人领头大家唱,还是集体力量大,破冰时大家记不住歌词的问题到这个时候一点也不是问题了,三个臭皮匠基本能把一首歌唱得个八九不离十,流行的、红歌,什么都有,大家不由自主地脱出了破冰时的羞涩。
12点前后,峡谷的前方隐约露出了些房子,再往前走,人头攒动,西莲到了。西莲是个景点,往上看,西莲位于9座陡峭大山包围之中,西莲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之花蕊。西莲有寺、有市。往下看,西莲又是下一个峡谷的顶,西莲的山水飞流而下,在山的对面形成了落差百米高的飞瀑,为了便于游人下峡谷参观,此处还顺着峡谷架设了一个垂直观光电梯,与飞瀑遥相呼应,峡谷中的游人也有不少从此处上下。
在西莲吃了饭,按照老大的安排,准备在西莲乘坐电瓶车到达下一个景点后静宫,到了一联系,管理员说只有一个电瓶车能运转,其它的全部坏了。呵呵,那就走呗,只有7、8位坚持的驴友硬是等来了那辆运转着的顽强的电瓶车,乘上电瓶车吃力地从我们身边兴高采烈而过。
行走在去锡崖沟的路上,发现我们上午走的路也是处在半山腰,脚下是悬崖,头上多处也一样,是峭壁,让人感慨万千。
一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后静宫,愿意休息的原地休息,愿意下沟观景的同学下沟观景凉快去了,我选择了坐下脱去鞋袜放松脚,身边驴友说我坐了一会儿曾经打起了呼噜,不好意思。
半个多小时后下沟的人陆续回来了,身旁休息的人越来越多,聊天越来越越闹,一会儿大家目标只有一个:飞哥跳支舞,飞哥也不客气,将了女驴友一军,你们集体唱歌我就跳,大家一合计,来支《唱支山歌给党听》,大家歌声响起,婉转优雅,惊得路人纷纷驻足聆听,让人激动地倒不是歌声,而是飞哥的舞蹈,此时的飞哥犹如一个地道的藏族小伙,裸露着左臂,隋着歌声翩翩起舞,看客们一致认为飞哥肯定受过专业舞蹈的训练,他的舞惹得身旁的美女们也心痒,瑛子也上去即兴对舞起来,飞哥的舞蹈达到了高潮。让人更为惊叹的是飞哥的肚皮舞,性起的飞哥随后甩掉了上衣露出了圆润的肚皮表演起了他的肚皮舞,这次他的衣服可是自己脱的,56岁的人了,有个近3尺的肚皮也算不得什么,3尺的腰,肚皮一吸一张,好像一个城市人行道旁挡车的石球(反正比篮球大得多,一时想不起好参照的物品了)在他的控制下上下移动,收合自如...僚太,惊叫、赞叹声响彻云霄了。
疯了洗了,有人难受的时候也就到了,就在刚才舞场旁耸立着一座高山,山脚离我们只有50米,其实我们背后也是山,与对面山峰对峙,夹沟之中有道教或者佛教圣地,名曰后静宫,对面山峰比我们所在地大概要高出600米的样子山的下半截应该是山体坍风化塌后形成的“护坡”,植被尚好,只是坡度较大,70度左右的样子,上半截就不说了,直上直下,峭壁,只是在山顶有些顽强的草木。
我们的目标就是对面的山,山那边就是山西陵川县的锡崖沟村,呵呵,从抱犊沟过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踏上了河南辉县的土地了,我们不必翻越山岭,伟大的锡崖沟村民已经在对面山腰间凿出了一个锡崖沟隧道,就位于“护坡”的顶端,拿现在的话说,这是一条断头路,河南人又把山西人日弄了,锡崖沟人千辛万苦打通了隧道进入河南,可是河南人没修自己的连接线...
“护坡”上又伸出一条小的山脊,顺着山脊有条小路人可供行人上下,山间土路,游人多,于是尘土飞扬,路可能只有5-600米长,但是平均坡度却在60度以上,坡路连续、险陡,中途48人的队伍想找个休息的地方都没有。爬山中听不见人说话,只听见气喘如牛的呼吸。老大昆仑当天背了两个包,另一个是一位身体不适者的,从不示弱的昆仑在此坡前也不得不低下头,多次扔下负重,吐气休整。
上得坡顶,迎接我们的是河南人民,进入山西之前需要留下买路钱,没有任何收费依据,只有一张哪里印来的景区门票,交钱才能出河南进隧道。据说出隧道还需向山西人民交钱,山西人民收的是修路钱,是应该交的。进得锡崖沟隧道,分外凉快,此隧道据说有五里长,出得洞来,再回山西,再见另一条峡谷和美丽的风景。
下坡路非常舒缓,是锡崖沟人民修的一条比较宽敞的土路,可以行车,半山腰每人交了3块钱进入锡崖沟村。锡崖沟村子建在一个沟口,也只能说是半山腰的一个山村,村西、东、北三面大山,大山只是在偏南部给村民留下了一点视野,但绝不是平地,是一天深几乎不见底的峡谷。村子就零落地洒在峡谷的顶端两侧,我们经过的隧道大概位于村西,隧道下来迎接我们的是漫山遍野洁白的羊群,村庄如世外桃源。
到了村头,一条瀑布悬挂入峡谷,成了村里一个景点,倒也游人如织。锡崖沟之所以能吸引人也就是因为它的交通不便,几十年来锡崖沟人民为了能走出大山,在山上凿隧道,修挂壁公路,这些如今都成了美景。
晚上入住挂壁农家小院,其实只是地道的农户,户主把每间房子里放上了2-3张小床,专供驴友们居住,村民家家如此经营(双底村、抱犊村都一样,我们在抱犊村甚至男女混住了一室,整个一楼两间房无门互通,里间住了4个美女,外间住了5个男人,2位美女,有一个3人床,一个双人床,两个单人床,说了你也许不信,三人床上睡了老大和两个美女,美女是谁我不告诉你 ),农庄女主人是一个十分和善的老太太,把家收拾的十分干净整齐,让驴友有了家的感觉。管管们早已和房东电话联系,晚上买好了300块钱的冷水鱼、20斤瘦肉。人一到安排好住处,就开始定菜单,大厨仍旧就亲自上阵,红烧肉、清炖鱼汤、凉拌黑木耳、酸辣土豆丝…,也就5-6个菜,确是我们南太行一行最幸福的一顿团圆饭了,也是我们南太行之行的唯一一顿白米饭,虽然有点稀(饭不是老大做的)。感谢老大,听说大厨就是老大!
饭后我们一行5人外出转转,主要是想补充些饮料、日用品,为明天做准备。山村的空气真好,天上星星繁多,北斗七星格外夺目。大家为七星勺子把的指向争执不下,手机上网查得这个季节勺子把的指向应该是东南。
第二天行走记录32000步,超过22公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9 11:59:5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