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28|回复: 35

[原创]户外的风险批评,请你说出来!

[复制链接]

125

主题

414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58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6-18 0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惊闻曹哥噩耗,痛心至极。

 

户外活动,可能有别于其它活动,在多数平常百姓眼中,可能还是新鲜事物,因为新鲜,所以神秘。每当户外出现伤害事件之时,引来一片“户外有风险,活动需谨慎!”的声音。于其这样无谓地放大“风险意识”,不如实实在在地把自己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可能危险的因素”如实说出来以规避风险更有意义。

 

每当活动归来,在路网上秀这片秀那行程的贴子,实在多如牛毛。难道这些活动过程中就没有一点“可能危险的因素”?否,多数召集者与领队为彰显“活动的成功”,是不会谈及活动过程中“可能的危险因素”的。发贴者为顾及“群”面子,对这些事也是闭口不谈的。然,等户外真出现事故的时候,又可见一片唏嘘泛滥的爱心之声。

 

户外运动真有那大风险吗?如果人人都把自己所经历的一些“可能的危险因素”以平常心说出来经以飨后来人,可能很多风险事件是可以避免的,甚至可能可以救人命,比无谓地从众“风险意识”更有意义。

 

户外运动真有那大风险吗?未必,如果只是象多数路网同学出去走走,不去8848,不去极端地带,户外的风险并不比其它运动大。只不过户外带点神秘,所以出现的风险被无限放大并阻碍不少同学走出去。任何运动都有风险,看看我等天天从事的一项运动——“驾车”,就武汉这么一个城市,每年死于车祸的当在300人上下,日均亡1人,难道因为这个客观存在的数字,我们都不上班不上街了?全国范围内,每年户外伤亡的,有几人?可能在下如此理性冷血分析这种数据,会让口水淹,但事实就是如此。

 

个人认为,曹哥事件并不能简单归咎于“户外风险”,而是一起意外事件。出此言,绝无对曹哥不恭之意。不幸的曹哥可能从小在城市中长大,没有农村生活经验,在农村中长大的孩子都知道湿润的石头会长青苔,长了青苔的石头是很滑的。这种农村小孩都知道的常识却夺去了曹哥的生命,惋惜至极。

 

由曹哥事件让我想起一件事:某年去溯溪,一同学踩在一块长了青苔的石头上滑了一跤,结果膝盖处开裂,缝了好几针,因为这次事件没造成人命,所以无人提及。看了一下路网,秀溯溪的贴子不少,相信溯过溪的同学都都知道长期泡水的石头是滑的,但没有一个人提及。说直接一点,曹哥的命是让这种细节夺走的。

 

与其一味从众“风险意识”,不如实实在在把户外活动中遇到的“可能的危险因素”在此说出来。我们都倡导在活动中把自己产生的垃圾随身带走,为什么不把自己在户外遇到的“可能的危险因素”说出来?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6-18 3:18:5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414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58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0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这段,是本人2012年5月8日写的,再次翻出晒一下

 

《活宝咋呼“风险”事》

 

户外有风险,不少刚入道的朋友,风险意识较强,是必须的。户外运动,可能有别于其它运动,对多数宅男宅女而言,具有一定的神密感。基于这种思维基础,出现在户外的风险事件,就被无限放大。被放大的“风险”,有时严重阻碍新同学放心大胆地走出去。

 

走任何线路,都得根据自身的体能等情况综合考虑。路网痛失“老猫”同学,当引以为诫。说句不恭的话:明知自己有高反而贸然再上高海拨,精神可嘉,但不提倡。须知:户外的费用是AA的,快乐与经历是共享的,责任是自负的。

 

与其空想似乎存在的风险,不如经常出去走走,由浅入深,慢慢积累规避风险的经验。恳请各位经历过风险事件的老驴们把那些灰暗的事件说出来,以供后人参考。这样,可能更有意义。

 

鄙人辛辛苦苦玩了18年,真正的风险事件经历过一次。相对其它运动而言,18年只目睹了一次风险事件,应该说户外的风险并不比其它运动的风险高。在18年前,俺是摩托发烧友,在那个圈子里,伤亡事件太正常不过了,随着驾驶里程的增长,看到的死亡事件越来越多,驾驶完30万公里毫毛未损,最后落泪告别爱车玩起了帐篷。我表弟喜欢打羽毛球,打了没两年,摔一跤,把腿骨给摔折了。客观地说,户外的风险并不象媒体炒作的那么大。

 

1996年,在重装穿越某地时,前面一位同学的包包挂住了一根树技,树技脱离包包后,弹了出去,不偏不倚,弹到了后面那位同学的左眼球正中,悲剧的左眼球就此到医院告别了人体。于是,俺长了记性,只要进山,始终与前面的队员保持5米以上的距离。这种事件,应该说是经验不足造成的。并不能一味地强调“风险”。

 

2008年,我第二次上郭亮时,有的同学在悬崖边边走边拍,于是,俺不得不提醒: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这里不是逛商场,地不是平的。切记,走路的时候,眼睛盯着脚的前边。

 

玩,在保障总体安全的情况下,有时冒险也是一种乐趣。

 

1998年国庆之时,18人的重装队伍进了三爪仑原始森林。进山后迷了路,天黑之时,在一溪边扎营。居然找不到一块扎帐篷那么点大的平地,这一晚睡得我终生难忘:帐篷扎于斜坡上,腰部顶着一块石头。睡一会,钻在睡袋中的人象火腿肠一样往下面溜,能把整个帐篷都挤得变形。次日早开会,领队宣布:我们迷了路,体力不行的沿原路返回,体力强悍的愿意走的就继续。出发之前的攻略显示,如果不迷路,这条线路只有18公里,现在迷了路,我们只要沿着朝南的方向,直线距离45公里外就可穿出大山。最后,13人原路返回,5人进行了有限度的冒险。

 

惜别之时,13位原路返回的同学,赞助了我等5人足够吃3天的干粮。当时预计的风险是:这条线不管怎么走,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不存在,最大的风险就是就是体力及供养消耗。只要我们朝着一个方向走,肯定能走出去。其实根本就没有路,全在丛林灌木中象野兽一般窜,绳索砍刀全用上了,每个人都破皮碎衣,虽然形象狼狈,其实是没风险的,因为我们坚信,只要走,就一定能活着出去。

 

不幸的是,走了三天三夜,五个人还在山中转,连第六个人的人毛都没见着一根。第四天早餐后,我们断粮了。中午时,肚子饿得咕咕叫,NND,饿肚子的结果是眼珠子前金光闪闪阳光灿烂。当时的季节,三爪仑多有野弥猴桃,边走边摘弥猴桃充饥,这玩艺,当水果吃还可以,当饭吃,能吃得你一肚子酸水。走到下午三点多,终于见到了成群的山羊,见着了村庄。

 

这次穿越,看似冒险,其实是有限度的“风险”而已。玩了一把小刺激,领略了一山有四季的风光,值。

再谈“风险”,就咱们武汉这么一个城市,每年死于车祸的,当400人左右,日均亡1人。难道因为这个客观存在的数字,我们吓得连门都不要出了吗?车祸,已成为一种习惯,好象已不被人关注。咋户外圈有点伤亡就弄得那么大的动静?吓得想出去走走的同学望而止步,忧心忡忡。

 

对于众多既不去珠峰,又不去南极的同学来说,满脑袋的“风险”实有杞人忧天之虞。

 

户外的风光值得分享,希望经历过户外风险的朋友,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出来,以飨各位未曾经历的同学。

户外,应该成为生活的一部份,风险肯定有。平常心对待户外风险,平常心走出去。“风险”不应该成为禁锢或被禁锢我等的绳索。

 

不应该有神密的“风险”,也不应该有被放大的“风险”,更不应该有故弄玄虚的“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414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58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0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6-27 2:47:00


 

6月21日晚,本活宝与17位同学相约,奔神农架大九湖。由于之前经常在马鞍山森林公园那极窄的小道上夜晚苦练弯道坡道驾驶技术,毫不犹豫承担了头车的任务。
 

也许,俺的驾龄不长,但相信,驾龄不在长短,可能以驾驶里程为考核标准更合理。15年前弄个水货驾照,只敢在高速上开,到了市区就虾米了,算是老司机。这回是真材实料凭真本事从科目一考到科目三考出来的,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累计驾驶里程35000公里。本人平日工作,并不需要驾车迎来送往。出门办事,为提高效率,更多依赖的士——的哥的驾驶技术是多数私家车司机无法企及的。

 

分解这35000公里:约20000公里是夜驾市区及郊区,其中约有5000公里是夜驾山路,目标很明确:为了出去玩时驾车不出问题。

 

35000公里,相对于多数年驾10000公里的私家车司机,也算得上3年的驾龄。如果加上15年前的水货驾照,您说我是新手还是老手?

 

本人无意回避发生过的事故,回顾这35000公里,事故二次:第一次被公交车包头,对方全责。第二次我包了一位醉驾者的头,次责。都是在市区拥堵时发生,车速极慢,无人员损伤,坏了二个保险杠。与众多私家车司机谈及这种成绩,算是中等。

 

平日里驾车,可以说还算得上小心。以前与本活宝同行夜驾山道的老司机,对于本人的山道技术,认为尚可。俺的经验:1、在山道上行驶,把导航地图放到最大,这样可以提前预知前方道路的走向及转向幅度;2、山道驾驶,夜间比白天安全。理由,白天,过发卡弯时对向来车可能占用你的车道也不鸣笛,这种情况,我遇过二次,但都被我及时躲过。夜驾,由于灯光的作用,可以及时发现对向来车。由于夜驾的这种特性,在没有对向来车的情况下,可以放心地骑着中心线走。这种驾驶作风,可能霸道,但更安全,万一出现什么情况,车的两侧留有足够的缓冲余地。3、由于夜间司机视线所及只能是灯光照亮的路前方,不容易分神走野,可以全神盯路面,4、长途驾驶,赤脚上阵,因为赤脚时踩踏操作更精准,为了安全,管不得那斯文了。

 

6月23日晚,我等从大九湖前往西陵峡,神农架的盘山道,下坡。完全按照驾校所教操作:挂上二档,速度降至25左右,利用发动机的阻尼作用慢速前行。

 

然尔,惊魂突降。车后部猛然侧滑,车头直接冲右边道路。赤裸的右脚本能地踏下了刹车,当车身与道路成90度夹角时,车灯前方照亮部份,是无边的空洞,车终于神奇地停了下来。下车观察时发现:车前轮离路基约20CM,用强光手电照射路基下,看不到尽头,显然,此处是悬崖。如果踩刹车慢0.01秒……

 

神灵保佑,在车头指向无边空洞的一瞬间,大脑中浓缩般地闪现出这几十年人生的风风雨雨。那种感受,无法用语言描述。这一刹那,经历了:惊恐-绝望-重生,但整个过程,还算冷静。

 

惊魂总结:1、光脚驾驶,精准的踩刹车,可能为我赢得了决定生死的0.01秒,2、骑着中心线行驶,为我赢得了右边缓冲地带,3、由于是夜驾,当时不知路基外的情况;如果是白天,面对悬崖,可能吓得连踩刹车的心都没有了。总之,夜驾山道比白天安全。

 

经历过这种状况的司机,可能多数已掉下了悬崖,他(她)们是永远不会在电脑前堆字讲述这种惊魂的。___事后,活着的人们鉴定:夜晚疲劳驾驶所致。因为我还活着,我有权利说:不是夜晚的错,至少个人认为,夜驾山路比白天安全,由于个人生物钟的原因,俺在20-23点这个时段,精神处于亢奋状态。

 

事情已经过去了,百思不解。昨日晚,特意请教了二位驾龄20年以上的大货车司机。他们给我一个答案,在山道上出事的小车,全是下坡,上坡是不容易出事的。百度了一下神农架车祸,多有掉悬崖的报道。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次惊魂?欢迎各位指点迷津。这比毫无意义地一味强调“风险”可能更有意义,希望这个贴子能救人命。

 

个人感觉:我们的驾校教程有重大缺陷。所有教练与驾校告诉学员,下坡时严禁空档滑行,必须挂档利用发动机的阻尼制动来控制车速。

 

现场回顾:路面多有砂子,有部份路面露出坚硬的石头。我的操作:挂上二档并轻踩刹车慢速通过,这是驾校教育的标准操作。

 

个人分析:1、下坡时,车身重心前移,后轮与地面的附着力肯定比平地时低;2、再看我们的车型,多数轿车都是前驱。也不要迷信四驱越野之类的,如果不是全时四驱,有的四驱更多时候还是普通的二驱。

 

问题出来了,骑自行车时,都忌讳用前刹,因为前刹容易侧滑翻车。我们的二驱车,尤其是前驱车,在下坡时,如果挂上档利用发动机的阻尼作用控制车速,其情形与自行车制动用前刹车有什么区别?我们的驾校,为什么这样教我们??NND,学员考试通过,狗日的拿到钞票就算万事大吉了。

 

惊魂事件发生的可能条件:挂上档利用发动机阻尼作用制动的右前轮可能落在坚硬的石头路面上,这个轮子与地面的附着力较大,其它三个轮子在砂子上。砂子是硬路面与轮胎之间的滑动或滚动介质。再加上驾校学来的标准动作,整个车身围绕以附着力较大的那个轮子为圆心作圆周运动,侧滑甩尾成为必然。

 

个人总结:下坡驾驶,不能教条地套用驾校所学。遇砂石、浸水、青苔、部份积雪等附着力较差路面,应提前在附着力较强的路面用刹车减速并脱档,让四个轮子自由地滚动过去。如果前方有附着力较强的路面,再用刹车及挂档减速。

 

朋友,你可以嘲笑我的菜,如果你有更好的经验,请说出来。

 

朋友,可能你经历过比我更惊魂的事件,顾于脸面而不愿意说,恳求你说出来。——请说出来吧!你的一句话,可能会拯救别人的性命。在生命面前,嘲笑与脸面算不了什么。

 

朋友,如果你准备自驾出去玩,没事的时候,还是到无人或人少的地方多去练习,不要吝啬练车所烧的那点汽油,因为我们的生命高于一切。

 

朋友,请不要把我的这次惊魂同“户外风险”划上等号,这只是一次惊魂的驾驶经历。如果是出公差到神农架出现这种惊魂,与“户外风险”没有半根毛的关系。我将一如既往地客观看待风险。因为喜欢户外,即便不是自驾,还是会用其它方式走进美丽的大九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736

回帖

10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2037
发表于 2013-6-18 05: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很对,大多数活动都是报喜??报忧,除了一大堆人挤眉弄眼搔首弄姿秀照片看不到什么内涵,其实真正能让人有所启发,有收获的帖子才是好帖。我在户外就遇到过危险,有次差点走丢了,因为走得慢,被强驴甩在后面,山里的路没有明显的标志,既使通电话恐怕也找不到,何况时常没信号,那种绝望和孤独的恐惧毕业难忘。
2010.4-5湖南长沙-天津-河北秦皇岛山海关老龙头-内蒙古呼和浩特磴口沙金 套海-宁夏上沙沃-甘肃景泰县永泰古城兰州-西藏可可西里拉萨唐古拉-青海西 宁-贵州-四川广元成都德昌凉山彝族自治州傈僳族村西昌攀枝花-云南昆明-湖 南绵阳-浙江杭州嘉兴嘉善西塘-江苏苏州虎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2218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6809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6-18 0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午想理顺一下最近发生的事情,包括曹哥意外、前天在张广河溯溪的感悟一二,还没动笔,上线就看到宝哥的帖子,及时雨了。

 

  在路上,光癣的帖子漫天飞,接触在版块发帖了的朋友,私下谈到活动中险些、差点的信息,为什么不说出来警示大家?这跟组织者好大喜功有关,虽然也是AA活动。

 

  还在路上纯洁的天空,也应该包括经验与教训。

Q号 369876757 微信 yangang6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2218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6809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6-18 0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windgirl在2013-6-18 5:23:00的发言:
说得很对,大多数活动都是报喜??报忧,除了一大堆人挤眉弄眼搔首弄姿秀照片看不到什么内涵,其实真正能让人有所启发,有收获的帖子才是好帖。我在户外就遇到过危险,有次差点走丢了,因为走得慢,被强驴甩在后面,山里的路没有明显的标志,既使通电话恐怕也找不到,何况时常没信号,那种绝望和孤独的恐惧毕业难忘。

 

  自从有次在双峰山山脊上手机无信号,无法跟团队联系,吸取教训,后走野路自备手台。

Q号 369876757 微信 yangang6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6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999
发表于 2013-6-18 0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分析,      规避 户外风险个人以为量己之力以为出非常重要。

    穿越2--4000米的陌生山地如果进入成熟原始林是很容易迷路,加上这个海拔高度的山地气候多变,迷路后遇上气候变化就会出现麻烦,原始林内部草本植物稀少,迷失方向时会出现处处都是路,又处处都走不到边的情形,在“征服”“探索”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是否对这些自然万物有比较专业一些的了解或者穿越小山小丘类似的经验,如果了解不深或者缺乏了解那就不要贸然前往了,如果非要做好功课的话那就从小学自然中学地理学习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2218

回帖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6809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现任版主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6-18 0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活宝在2013-6-18 3:13:00的发言:

 

  由曹哥事件让我想起一件事:某年去溯溪,一同学踩在一块长了青苔的石头上滑了一跤,结果膝盖处开裂,缝了好几针,因为这次事件没造成人命,所以无人提及。看了一下路网,秀溯溪的贴子不少,相信溯过溪的同学都都知道长期泡水的石头是滑的,但没有一个人提及。说直接一点,曹哥的命是让这种细节夺走的。

 

 

  劳资节去麻城张广河溯溪,先凭在宜昌溯溪的经历,虽无毛毡鞋,以为采取溯溪鞋套上旧厚棉袜也管用。领队说我这土办法不合格,万一鞋带断了也麻烦,还不如军胶。到那边按教练要求做了,但溯溪过程感觉桩子不稳,吸盘不住有角度的石壁,没信心了,返回时又被提示应该是高帮军胶。

 

  我买的这水货,只穿了一次的低帮鞋,扔掉不是,下次启用也郁闷。

 

 

Q号 369876757 微信 yangang6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6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999
发表于 2013-6-18 0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楼外楼在2013-6-18 9:04:00的发言:

 

  劳资节去麻城张广河溯溪,先凭在宜昌溯溪的经历,虽无毛毡鞋,以为采取溯溪鞋套上旧厚棉袜也管用。领队说我这土办法不合格,万一鞋带断了也麻烦,还不如军胶。到那边按教练要求做了,但溯溪过程感觉桩子不稳,吸盘不住有角度的石壁,没信心了,返回时又被提示应该是高帮军胶。

 

  我买的这水货,只穿了一次的低帮鞋,扔掉不是,下次启用也郁闷。

 

 

    夏尔巴人负重登猪峰,氧气都不打、和田采玉人深入荒漠戈壁仅凭几块馕饼就能维持、川西的猎人山地、山腰、山脊赶野猪 如履平地,有的群户人对八分山、大花青龙的东西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何哉? 熟悉环境,情况摸的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1153

回帖

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8211
发表于 2013-6-18 0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君言之凿凿,可信!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qq:4666236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10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363
发表于 2013-6-18 0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很好,写的也挺好……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470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4557
发表于 2013-6-18 0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2330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3714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6-18 0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体赞同楼主的观点,写得好。只有一点值得商榷,“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我等业余又业余的班子是怕老虎吃了的。如果原始森林中迷路,你们退是明智的,其余五人的行动虽佩服当捏把汗,完全可以以后再来。任何活动自已首先要估量它的能量、风险及路线,我能参加吗,相信领队吗?比喻有恐高在克服之前连黄陂大小顶都不要去,决不能听人劝这就去!这就是安全第一放心上,来日方长有机会。但决不是说我们绝对没有安全问题了,看似风平浪尽的路线都埋伏着安全隐患要我们一一去估计和避免。比喻包车晚上开时和司机说点话,抽根烟这都是在规避危险。何况在这看似非常安全的高速公铬上。

户外活动越来越受人拥护而参入,新鲜血液不但补充。难免参差不齐,理念也不一样,各为其主,玩法肯定不一样。但只要是健康的、AA的、绿色的,都应支持。各种徒步穿越中(路网上也只能玩到这一步)人们把它分为六级:腐败级、休闲级、感觉级、体验级、自虐级、挑战级。各位驴友去对号吧,只说川西贡嘎山穿越是感觉级还差一点。

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050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5966
发表于 2013-6-18 1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应该谨慎,杜绝风险不可能,风险可控是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770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657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6-18 1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用心地看完了全文,楼主的观点,写得好。对俺的户外之路很有帮助。楼上说的好:杜绝风险不可能,风险可控是关键。
游钓色江湖   车驴纵群山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5

回帖

487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871
发表于 2013-6-18 1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1837

回帖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4670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6-18 1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游有排放生活用水的溪,没有长了青苔的石头也是很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65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798
发表于 2013-6-18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的人不多咧!其实这个安全非常重要的啊!细节决定命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4-6 18:37 , Processed in 0.08232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