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三天门是一处自然风景,丝毫没有人工的雕饰,属于尚未开发的原始风景。千百年来,这里流传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如:火烧粑的故事、箱子石的故事、死伢潭的传说。黑龙潭的传说等等。 所有的地名都是在当地流传已久的,有的地名赋予一定的形象,比较生动。但由于这几个地方比较神秘,当地人却少有人探源,自古至今,一直不被外人所知。 上世纪80年代末,我曾经无数次探险三天门,90年代初,我在新闻媒体开始介绍三天门,但一直没有推广开来。2000年之后,我又多次探险三天门及周边所有的风景,又一次向外推介三天门;2011年之后,我再一次在网络上发帖推介三天门,并初步见效应。 2011年11月,大悟网友南山道长、金戈、牧童、山野村夫等一行多人在我的带领之下首探三天门。他们亦是第一批探险三天门的外地网友。之后,山野村夫、南山道长先后发帖介绍三天门,使三天门开始被更多的网友所知;2012年5月,红叶、百灵鸟等网友来到三天门,红叶看过三天门之景后,反复问了我几次:“这里是大悟的范畴吗?”我回答说:“是!当然是哟!”他们仍然有些不相信大悟竟然有如此的美景,不久之后,红叶在网上发帖《三天门,好大好大的瀑布》,帖子反响强烈;同年6月,超前婚庆等11人进入三天门,三天门才首次被超前婚庆制作视频资料在网上发布。2012年秋天,武汉网友聆听春天第一次带领武汉网友进入三天门,那一次仍然是我作向导,不久,聆听春天又一次率领20多名网友进入三天门,我虽然没有亲自带路,但是通过电话遥控指挥路线。今年4月,我先后带领孝感网友南通有爱、流浪三毛以及武汉资深摄影家望江兴叹进入三天门,三天门开始走红,迎来一批又一批的户外和自驾游的网友前来探险。 《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晨报》《湖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和《荆楚网》、《长江网》、《汉网》、《中华户外网》、《中国摄影网》、《新浪网》、《腾讯网》、《凤凰网》等数十家网站对三天门进行了报道和推介。 2013年5月以来,共有近万人次前去探险三天门,特别是6月2日这天,先后有来自大悟、随州、孝感、武汉、鄂州等十多个户外群以及多家旅行团组团前去三天门探险,总人数达600余人,有网友评论这一天去三天门探险的人比汉口步行街的人还要多,虽然有些夸张,但那一天,漫山遍野都是人潮涌动,去的人数之多可见一斑。 三天门风景于夜壶石的交接处有数百亩的杜鹃林,是春天观赏杜鹃花的好地方,有的杜鹃高达四米之高,树龄在百年以上。春赏杜鹃、夏看百合、秋赏红叶、冬看冰瀑已经成为三天门风景观景四绝。 三天门风景曾经封山达30年之久,过去,有参天的大树古树,主要有古松树、古枫树、古柳树,还有红檀树、青檀树、野生恩桃树、李子树、栎树等,特别是殷家榜下面的一大片枫树,参天屹立,是秋天观赏红叶的好地方,但是,后来连续几次的砍伐,大树古树已经消失殆尽,近几年,由于林权到户,许多农户只顾眼前利益,又一次的大肆砍划,使三天门周边的植被几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由于三角山东面的一大片土地被国营李园林场擅自转卖给武汉开发商,近两年来,开发商在三天门之上大肆开挖,改种泡桐树,致使三天门水土流失严重,部分幽潭已经严重淤积;三角山的古杜鹃林也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可是,这一浩劫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仍然有蔓延的趋势!另外,联接几个瀑布的皮夹河原来有许多天然的石头,在2012年秋季大都被贩子掏去买了,也大大减弱了皮夹河的观赏性。三天门的自然风景没有得到地方政府和民众的有力保护,这也是我深深忧虑的地方。 三天门风景自从被外界所知以来,涌进了大量的游览者和探险者,大部分还比较爱护三天门的自然环境,但也有少数人把生活垃圾乱扔,破坏了三天门的自然生态;另外,因为部分导游没有保护三天门的意识,在导游的过程之中,随意乱带,也破坏了三天门的固定线路,对三天门的植被也有所破坏。三天门如果来的人太多,便失去掌控,事故也不可避免发生。因此,三天门必须要控制一定的客流量,进行有效的综合性的管理,必要的时候,也应该采取一定收费措施,不然,保护三天门的自然风景只能够成为一句空话。 三天门还是黄站几千人的生活用水之源,一些外来的游览者只顾自己游玩的乐趣,根本就没有意识、也没有顾忌保护这里的生活用水之源,因此,控制客流量,禁止乱扔垃圾的现象再度发生已经迫在眉睫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3 19:57:3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