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46|回复: 8

古法造纸 隐于南漳

[复制链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10-6 1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古法造纸  隐于南漳



    十一避难、避堵、避人潮,寻一处世外桃源乐逍遥!
 
    此处位于襄阳 南漳县 薛坪镇 三景庄 龙王冲村 漳河上游峡谷中的陈家老屋。说起名来有点长,走起路来道更长。。。

    武汉--G42宜城北--S306武安镇水境庄---X020薛坪镇--三景庄---见“漳河源景区”标志而行 ,越野车可开至山边,下山的小路需步行。
 
    全程440公里,需7小时。 
 
t9h8m(bul{hjerdat{cws.jpg
 

 
 
_zu_1ai0(3argbwx(qpp(9u.jpg
 
 
 
ijpwn$q)cus9mxm02(ofn3.jpg
 
 

这条山路是漳河源陈家老屋唯一通向山外的通道。
 
 
6$tvd`h1u6)xaoo$}z$l%cp.jpg
 

ca27gvjmaucoz@1`0pbia2.jpg
 

    水天然而纯美,谷深长而幽静,林丰草密,满眼翠绿。 
 
    在此恳请各位莫当农家乐而喧嚣。
 
 
 
dj4nlgsneaaa&bo=iamvagaaaaababm!&rf=photodetail.jp

 
 

iq4~q6)}tt~%dc8o`vbh7x.jpg

 

 

    陈家老屋可接待驴友五十人,受条件所限,尽管也有床铺,但以自备帐篷、睡袋为好。吃喝陈家人做起没有问题。

 

 

rlhv@v$w3yt6%xezxr1)ls7.jpg

 


n@wwxob2wgzsi`h$u4o8n.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12 14:58:0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36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4388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10-6 1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详细攻略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5601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39496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10-6 2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风景不错

心灵健康,因为向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4

回帖

750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505
发表于 2013-10-6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未食人间烟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2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最美手工私游地——漳河源漳纸工坊
[quote]漳纸工坊简介



漳纸工坊是湖北襄阳民间文化工作群策划实施的一个自然生态与文化遗产保护公益项目。项目地位于襄阳市南漳县薛坪镇龙王冲村陈家老屋。项目的主体是一个依托百年造纸作坊和纸民老宅的活态手工纸博物馆,漳纸工坊是项目名,也是这个博物馆的名称。项目致力于漳河源手工纸的改良和传承,也兼顾项目地交通生活设施的改善和旅行文化建设。项目的宗旨是“活化传承、生活美学、环境保育”。项目于2011年10月启动,获得南开大学校友近五万元的经费资助。到目前为止项目实施较为顺利,一期目标基本完成。

陈家老屋位于省级漳河源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东距襄阳市区110公里。这里的漳河峡谷风光优美,保存着两栋规模宏伟的百年老宅和华中地区最后一个尚在生产的古法造纸作坊。拾穗者从2004年开始在这里记录古法造纸和纸民生活的变迁,所拍摄的纪录片《漳源纸事》2007年获得第29届东京国际录影节优秀作品奖。2008年以后手工纸受到机制纸的冲击,陈家老屋的纸作坊不得已停产,纸民纷纷迁出峡谷,或到外地谋生。留守的少数纸民主要靠子女在外打工和接待背包客的旅游收入生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9 7:51:1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2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老屋,诉说昔日辉煌

陈氏家族辉煌的陈家老屋依山临水,这是为了造纸和生活的方便。一步一步踏上石砌台阶,跨过那一尺高的门槛,走进昏暗的厅堂,老屋仿佛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向我们展示它那斑驳幽长的历史。陈三爷讲,祖屋始建于民国元年(1911),历时6年建成。当时是漳河边上最漂亮的建筑。

在场院,同行的地理教师老郝用GPS测量出这个地方的准确位置:东经111.62度,北纬31.59度。

陈氏家族在房屋的建筑结构上,很明显地吸取了徽派建筑的特点,以天井为中心,四面高墙围护,以高大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每个卧室在外墙只开了一扇窗,窗户很小,也许是为了安全,好像是为那高高的墙壁做点缀似的。

房屋虽已近百年,但是黛青的鸳瓦、飞挑的檐角、高昂的兽脊斗拱、蓝色线描的图案,绵延着一幅宗族生息繁衍的历史长卷。天井的格扇形式多样,很有参考价值。在建筑材料上,以木材、石料为主,木雕石刻颜色虽已灰暗,但精细考究,落落大方。墙高6米,纵深20米,一、二层各有房屋8间,三层作储藏之用。

早晨,站在以青石铺就的天井中,一缕阳光温柔地射进来,你仿佛站在一个舞台,那缕灿烂的阳光就是舞台上的追光灯。在那种光与影的迷离中,闭上眼睛,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从前。从厨房中进进出出繁忙的女人们,在天井中嬉戏玩闹的孩子们,以及辛苦劳作了一天回家休憩的男人们,一派生气,那样的情景倾诉着往日的繁华。

在离中场一里路的下场,比中场更为精致的老宅让人震惊。一栋典型的南方民居特征的建筑在漳水边兀自伫立,朝阳面水,三道大门,依山势层次递进,老宅用青砖布瓦造就,歇山飞檐处,“卧龙出山”及装饰依稀可辨,它的建筑年代应该早于中场的陈家祖屋,建筑等级和质量也更胜一筹。只有屋主陈忠厚夫妇在此居住。右边的天井院由于年久失修,已经坍塌。露出青砖和朽木的茬口,让人惋惜。当初升的太阳打在老屋上,从天井、瓦缝、角窗漏进的光线就像阳光的流苏一般,奇妙、诡异、魔幻,空气中有潮湿和木头糟朽的味道,而衬显得老屋更加孤单落拓。

在距离下场约一里的地方有一条支流从一个山洞流出,即使是夏天也冰冷刺骨,这个地方叫大鱼泉。穿过河边一大片芭茅,涉水过河,进入有石头砌成的几人高的围墙,当时是什么用的?推测是一个隐秘的工事,防卫家族的安全。带我们下去探洞的陈五爷也说不清楚。

返回中场向漳河的上游方向是上场,房子落成时间较晚,只是一般的干打垒土木结构。去年造访的时候,看到孩子们正在场院嬉戏,落落大方,全然不怕生人,4户人家的上场因为显得人气较旺,而有着浓厚的人间烟火气。纸厂在住宅前方,两户人家共用一部水车。42岁的陈忠能曾在河南挖过煤,有一个儿子在外务工,他很向往外面的世界,想早点有钱了搬到山外住。而今年上场在家做纸的人家只有陈廷森一家,只见到了三个人:陈廷森、学生陈明武和陈忠坤的媳妇。



一张冥纸,饱含纸农繁复劳动

让陈家曾经辉煌的古法造纸术是一行人最感兴趣的。刚好陈忠强要开始做纸,这让那些MSF的志愿者们有些兴奋,他们想知道一张纸是怎样造出来的。

第二天,天刚亮,我们就听到了沉闷的打碓声。陈三爷说造纸总计有72道工序,但主要的生产过程是:浸、斩、干打、湿打、抄纸、松纸、晒纸。整个生产过程全部用手工完成。造火纸和造其他纸的工序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原料和一些细节。

在去作坊的小路上,一条水渠引领着我们走进了造纸作坊。这个纸坊陈家叫漕房,是陈三爷和他的侄子陈忠强共用的。

一间宽大的木屋作坊就是造纸厂,屋里的设备十分简陋,是陈三爷女婿秦明炎自己打造的。作坊的外面有两个10立方米的石灰池,浸泡的是从山上砍下来的毛竹,截成一米长短,用碓打破后要沤泡100天,一直把毛竹沤泡腐烂,是造纸耗时最长的工序。腐烂的毛竹捞出拿到木屋,用最原始的水碓,在水力的带动下把已经沤烂的毛竹椎打得粉碎,一直到成为竹子的粉末。

打了一上午的纸,下午可以抄纸了。那一堆黄澄澄的竹末这时倒进石板做成的水槽里,成为纸浆。

陈忠强的内弟刚好下来玩,这时也来帮忙,他们先是在纸槽中用赤脚用力踩踏,让纸浆均匀,然后铲到抄纸池子里面,加入山上采集的植物杨桃枝来增加纸浆的黏度。

抄纸是整个造纸过程中最重要和最具有技术含量的活了。纸农双手抬着一个长1米左右宽0.6米的木框,走到水槽边,持着木框在纸浆槽中用力一舀,然后有节奏的左右轻摇,让水从框子上沥出,框子中间放着一片用细竹篾条编制的抄纸帘,水沥干后,原本是黑色的帘子上染上了一层金黄色。工人用右手熟练地拉过一旁的推杆,把框子放在推杆架子上,两手一上一下取出帘子,将其倒扣在垛板上,再小心翼翼地揭开帘子,一张湿润的纸膜便留在垛板上。虽说抄纸很累,但是工人们熟练的身手让我们好像在欣赏一次精彩的表演。

陈忠强的纸帘是陈三爷的女婿秦明炎手工制作的,做一个要五个工才能完成,只可使用一年。

抄出的纸有1米高大约1000张的时候,放在一个垛板上,需要用外力去压干纸中的水分。水分被一种称为“钓”的大型自制工具两次控干后,就是松纸,陈忠强称为扦纸。这也是造纸工艺中的核心技术,就是把粘在一起的纸用复杂的手法搓开。只有熟练的工人才能操作。

我们目睹了他们的扦纸过程:双手拿起一搭15厘米厚的纸,握住其中的一个角,像揉面一样慢慢地揉过去,然后又抓住另一个角,依样揉过去,直到把4个角都揉一遍。那一搭纸在他的手里跟橡皮泥一样,任意变换着方向和形状,没有一张纸受到破损,直到所有的纸张都松开,不再粘连。然后背到老宅前的场子上和漳河的对面山崖下晒干,整形包扎成为商品。背运到十里外的远景以物易物的方式换些日常生活用品。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古老的造纸术对环境污染已降到最低。陈三爷说,他们是用石灰对毛竹进行腐烂,不像现在的很多小造纸厂,用剧烈的化学品腐烂原材料,虽然提高了造纸的速度和扩大了生产规模,对河流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在古法造纸的生产过程中,澄清的石灰水,自然降解到清澈的漳河中。最后捆纸用的是毛竹劈成的细篾,来于自然,却如此环保。陈忠强说,老年人也喜欢这种用细篾包扎的土纸,觉得地道。

一枝枝毛竹成为一张张黄色的火纸,宿命得就像一个生命的轮回,纸农们用他们繁复劳动制成的冥品,实在是对亡灵的至高尊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3-10-9 07:49:00

 


 


初见老屋


 


5kvo466afg_x{a6rdwu%s8.jpg


 


 


vfzxr`0ga2e``)0~h3s%ugr.jpg


 


 


uxxwalg_mlvxx@aas%%8e}c.jpg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3-10-9 08:12:00

 


 


初识百年老屋


 


 


vfzxr`0ga2e``)0~h3s%ugr.jpg


 



uxxwalg_mlvxx@aas%%8e}c.jpg

回复

使用道具

23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20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0-9 2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1 00:23 , Processed in 0.10608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