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9-17 2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提示]
我再做个提示,这个小说其实就是两个人故事。 再做两个重要的提示。以后就不再提示了。 狐狸的后世……季胜……陈东蛇的后世…… 明明……李鱼 再提示一个这篇小说的有一个很重要的主题,讲的女人最厉害的天性,嫉妒。 不过我想,我做出了这两个提示之后,大家回答的时候就会陷入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惯性,再也接近不了最后的答案了。 到目前为止,这里所有的答案,还是解决了一些问题。 我说到的rpg游戏特点,其实指的升级,当然,萧十一郎SL**也没有错。(《旅行常见问题集》指的就是不断轮回的过程。) 我很早就说过,小说中的人物目的性很强。季胜为什么要来见陈东呢?因为他是陈东的前世。(和萧十一郎说的相反,呵呵) 他从狐狸修炼成人,他的神通可以看见自己后世陈东的未来,那就是修炼成仙人(这基本上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基本流程了,先成动物修炼为人身,人身再修炼成神仙。)。也就是rpg的升级,然后转职(呵呵)。所以呢?我特意在小说中指出,季胜热中功名。也就是说他有一种强烈的进取精神,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作为他努力的旁证,我更特意的整段的摘引炼丹的过程,以证明他炼丹的不易。 那么,季胜说“我当见你”,必定意味着他对自己后世陈东修炼为仙人的进度停滞不前,显露出极大的担忧,因为他修炼的终极目的并不只满足于修炼成人,因为人一不小心,还是会堕入六道轮回,那就等于他炼丹所作的一切都将付诸流水。 所以,萧十一郎有一点说的没错,他要改变历史,所以穿梭时空。但是,并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回到未来,一定要在陈东的历史里插一脚,他的心意是很决绝的,不惜放了一场大火,也一定要要让陈东的命运走上自己意愿的轨迹(也就是成为神仙)。 我还要说一点,很多人对小说的逻辑推理性表示怀疑,那么,请你翻查我以前所做的种种提示,看看我的提示是否有不确定的地方,比如关于蛇胆的推论,都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到目前为止,大家只是完成了万里长征的一小步,这篇小说中,还有无数的疑难可以发掘,而现在,我的乐趣正是陪伴你们走完全程。 “只要文中没有说明陈东吃了蛇胆这件事儿,读者完全可以猜陈东吃了别的什么,” 答:陈东只要是个活人,当然可以吃任何东西。就象侦探小说中,罪犯可以用任何工具杀死人,问题是,侦探小说从来不会让罪犯的杀人之后,不在小说里提示读者,用了什么工具杀人,当然,优秀的侦探小说家更不会直接告诉读者,罪犯用什么工具杀了人。 “单凭作者所写的几句话怎么推理出整个故事?季胜不进入安国寺怎么可以推出“杭州大火本来就是他造成”??大家都在想象是因为作者给出的条件根本不足。” 答:是啊,季胜不进入安国寺是不能证明杭州大火是他造成的,要证明季胜放了杭州大火,至少有几点要琢磨出来,第一,季胜出于什么动机放火。第二、季胜到杭州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见自己的前世吗?第三、季胜为什么说,漂亮的女人哪怕做了什么,都是可以原谅的。”只有你能同时解决这三个问题,才能了解季胜为什么不进入安国寺。
(1)关于人物的设定 小说中之陈东季胜,乃是陈胜两字拆开。 史记 “陈胜﹑吴广喜,念鬼,⑩曰:“此教我先威觽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⑾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闲令⑿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⒀夜篝火,⒁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 此小说季胜、李鱼乱天下之本源,至于狐狸和李鱼当初为什么帮助陈胜,这篇小说限于篇幅,也就没有展开。考虑到中国神话传说,鱼之性格过于温柔美好,而且第六天,陈东如果看到的是狐狸和一条鱼大战的话,则情形过于荒谬,所以我便更易李鱼为蛇妖。如果读者能够联想到《史记》这一段文字,自然也就知道李鱼不是第一次被切腹。当然,第一次是被放入丹书,第二次则是被取出蛇胆。在此处,已经隐约暗示,季胜就是那只狐狸。 至于陈东其人,有余力购买李鱼,则产业必大有可观,而李鱼举案齐眉,当知他是豪门望族。小说中虽然没有明写他的职业,但是读者如果联系到他常常居住在山上,也会了解他是隐士之流的人物。(先写一段,回头补充) (2)关于五星连珠,再引一段资料。 《开元占经》卷18中的一段文字足可说明行星天象之所兆示在世人心中之重要; 五星者,五行之精也,五帝之子,天之使者,行于列舍,以司无道之国。王者施恩布德,正直清虚,则五星顺度,出入应时,天下安宁,祸乱不生。入君无德,信奸,退忠良,远君子,近小人,则五星逆行、变色、出入不时,扬芒、角、悠;变为妖星、慧孛、扫、天狗、枉矢、天枪、天、搀云、格泽;山崩、地振、川竭、雨血,众妖所出,天下大乱,主死国灭,不可救也。余殃不尽,为饥旱、疾疫。 五大行星周期性公转,并与廿八星宿、日、月都发生视角关系,在古代星占学理论中,它们各自的性质、亮度、形状、大小、颜色等变化,以及经过或停留在廿八星宿和其他星宿处均具有不同的或被赋予特殊的星占学意义。同时,由于公转周期不同,五大行星在恒星背景上穿行,所呈现的视觉上相互接近的景象--即两颗以上行星出现在同方向的现象(即古人所云斗;同舍等现象),也同样兆示着丰富并更为重要的星占学意义。有关五大行星中主要两颗组合,《汉书·天文志》中即见有许多占辞;三颗以上行星在-起接近,诸天象的星占学意义则为三星若合,是谓惊立绝行,其国外内有兵与丧,民人乏饥,改立王公。四星若合,是谓大荡,其国兵丧并起,君子忧,小人流。五星若合,是谓易行,有德受庆,改立王者,掩有四方,子孙蕃昌,亡德受罚,离其国家,灭其宗庙,百姓离去,被满四方 所以呢、小说写到皇上有旨一段,实在是不得不然,只是为了说明“王者施恩布德,正直清虚,则五星顺度,出入应时,天下安宁,祸乱不生。” 下面的注释也有说明。读者可参看。
古代士大夫居庙堂之高则称之为在朝,处江湖之远则称之为在野.季胜也是隐士.<易经>中称:志向相同的人,称之为同人. 季胜与陈东三年不见,来信一封,信中说"顺利渡过黄河,我当见你."则是"利涉大川" 因此,这一卦即"同人" 总卦辞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同人”卦的符号是离下乾上,下面是火,上面是天,因而称为“天火同人”。从卦象看,“同人”卦是以天为背景,一团火在向上熊熊燃烧。火苗为什么总是向上而不是向下?古人认为是“火性炎上”,天和火具有一致的特点。“同人”卦以火天和同来象征一种人与人之间认同、和同、共和的精神。由于“同人”要与人和同, "同人”一卦有着以下几种变化,正好说明季胜和陈东两人一直以来的关系: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大家都是出门在外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刚刚聚集到一起,彼此之间没有利害冲突,在同一个“门”里面吃饭,同一个屋檐下共谋生存,容易产生一种互相依靠、互相帮助的精神,因而最初阶段“无咎”,即没有什么问题,没有什么摩擦。 这个阶段说明季胜与陈东三年前的相处愉快.因为彼此志向相同,都隐居名山,修炼神仙之术.当然,小说中隐藏了陈东也是修道之人. 陈东在山上的家,有栏杆,证明他的家境不错,而且买的起女人伺候自己,家境不错的人住在山上,则是隐士,我们知道,中国隐士住在山上,大多会走上炼丹参禅的道路.这一点,从陈东和李鱼的关系可以看出来.陈东说----你来此有年,大可不必如此拘谨.则证明两人并无性关系.李鱼是个不漂亮的女人.不能引发陈东的性欲,自然不是,下文也说到了季胜对李鱼的观感. 这是因为陈东和季胜一样,都在修炼内丹的缘故,所以不近女色.可见.陈东购买丫鬟,只是用来伺候自己. 然而,问题很快就来了: 六二,同人于宗,咎。 时间一长,在名利心的驱动下,每个人都发生具体的问题。六二是阴爻,表示是一种阴的品质,不是大丈夫光明磊落的品质。表示有女人在暗中拉一些人,排挤一些人,朋比为奸,会呈现“咎”的状况,“咎”具有不吉祥、不吉利的意思,对陈东两人修道的共同发展非常不利。 也就是第三阶段必然会碰到的情况: 九三,伏戎于莽,登其高陵,三岁不兴。 意思是出兵打仗,试图向外发展,先埋伏在草丛之中,再登高察看形势,但3年也没有发兵。九三是阳爻,表示有阳刚的进取之心。但由于内部不团结,不能形成一个凝炼的团队,因而向外发展的行动受到种种牵制。“三岁”是概数,表示较长时间。 这里讲的是陈东和季胜的修炼情况.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墉是城墙,攻城登上了城墙,虽然没有攻占城市,但显示出我方力量开始壮大,因而是吉祥的。第五阶段,则是取得重大胜利的阶段. 暗示季胜来见陈东,其实是像敌人展现自己的力量,也就是阻扰他们修炼的蛇精李鱼. 同人,先号啕而笑,大师克相遇。 大家团结一心,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经过种种令人伤心泪下的失败,这时终于笑了。“大师克相遇”指四面攻城军队攻破坚城,胜利会师。 暗示季胜和李鱼大战. 接下来的阶段,又要引起注意了: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词的解释是“同人于郊,志未得也。”刚取得胜利,又会面临新的不得志的困境,为什么呢?这就是《易经》的辩证思想,事物在永远不断地运动、永远不断地变化。所谓的无往不复,无平不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