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6|回复: 5

[转贴]若即若离,与父母做邻居

[复制链接]

624

主题

3396

回帖

2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7910
发表于 2005-1-18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住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思想越来越倾向独立,两代人甚至三代人居住在同一屋檐下的生活模式已经不符合年轻人的思想,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结婚后和伴侣搬进新家。这种新的家庭观念是否表示现代人已摒弃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了呢?
  一家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曾就此抽样调查了800名已婚男女。结果显示,九成以上的人选择“父母最好与子女分开居住,但不要离得太远。”这一结果一方面反映了现代城市中人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又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亲情的一种监守。

  与父母同住,周末回新家
  两年前,田小姐和正在学校攻读博士的郑先生共结连理,在双方父母赞助下,他们在汉阳购置了属于自己的家。婚后不久,他们便有了爱情的结晶,一个胖乎乎的儿子。
  孩子出生之前,郑先生每个星期的工作日都会留在学校搞科研,只有周末才会回家与田小姐小聚。一方面,田小姐不愿和郑先生的家人住在一起,觉得婆媳关系有时很难处理,而且老公一个星期的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跟他的父母没有什么可交流的,她宁愿一个人住在新房里,也不想尴尬地跟老人家住在一起。另一方面,郑先生比较空闲的时候,喜欢从学校回到家里小憩,但田小姐的娘家比较小,住起来不是很方便,就希望她能够住在小俩口的新家。
  孩子出生以后,田小姐从医院搬回了娘家,让自己的父母来照顾她和婴儿,过了一段时间,田小姐的身体渐渐好转,开始上班了,由于孩子还小,上班后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就继续住在娘家这边。每个周末,郑先生携妻抱子回他们的二人世界,虽百般不愿意,但考虑到两人都很忙,分身乏术,照顾孩子的事也只能交给父母了。
  如今,孩子已经2岁多了,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纪,夫妻俩、公公婆婆和娘家人聚在了一起召开家庭会议商量孩子入园问题。田小姐的意思是继续维持原样,平时和孩子一起住娘家,周末和郑先生回小家。郑先生也完全赞成她的想法,一来,娘家这边靠近育才幼儿园,加入这家幼儿园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有很大的好处,二来,妻子工作比较忙,有时很晚才能回家,难以顾及照顾孩子。
  就这样,郑先生和妻子继续过着周末夫妻生活,儿子也由外公外婆 “呵护”着入了园。
  点评:田小姐和林先生的做法折射出现代人追求自由和生活压力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他们希望有自己独立的家,成家立业后不愿意继续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另一方面,面对房贷以及生活必需品的压力,他们又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事业上。于是乎,他们的父母在照料子女成长后,又开始做起了第三代的看护人,给晚年生活增添了一些乐趣,年轻夫妻也不自觉地在追求自由和陪伴老人间找到了交点。

  与父母互惠互利
  林先生结婚的时候没买新房,这倒不是因为买不起,主要是因为林先生觉得与父母住一起好处多多,父母刚退休不久,家中里里外外打理得清清楚楚,自己可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可是林先生没想到的是自从媳妇进了门后,日子就不是那么舒心了。都说婆媳关系是自古以来最复杂的关系,虽然媳妇与婆婆还没有大到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同在一屋檐下,磕磕碰碰还是在所难免。比如说,大热天里热得都受不了了,老爸老妈也不让开空调,说用扇子就行了。媳妇做一些家务,婆婆整天不是嫌炒菜油放多了,就是洗衣服浪费水、天没黑开灯了之类的。媳妇表面虽然不会与婆婆争执什么,但却在林先生的耳根牢骚开了,因为都是些琐事,林先生还是得过且过了。直到后来孩子出生,在如何养育教育孩子这点上,两代人终于有了“不可将就”的分歧,林先生这才想起要与父母分开住了。
  林先生虽然是买了新房搬出去住了,但他选择的新房就在父母房子的同一个小区,两处只相隔三五分钟的路程。这样与父母“比邻而居”,相比以前的同室而居,对林先生而言真有些扬长避短的好处,除了自己耳根清静了之外(媳妇不再发牢骚),原来的好处也一个都没少。比如平时夫妻俩上班很忙,来不及做饭就到父母那里吃。母亲帮着整理家务,打扫卫生;父亲帮着接送孩子上幼儿园。或者有时候单位临时加个班,孩子也要有人照看,这时父母就可以过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也许是距离产生美,媳妇也投挑报李,平时,她也常常买一些公公婆婆爱吃的菜,为公公婆婆购置新衣服,关系反比以前更加温馨和睦了。
  当然,林先生购房的时候还考虑到了长远,因为父母总会有年迈的时候,到时有个什么事,自己也很容易照顾得到,要是和父母离得太远,自己也跑得累。想到这,林先生觉得与父母比邻而居,还真是互惠互利的事。
  点评:即将结婚的年轻人很快会面临一个问题,即婚后是否与老人住在一起(公婆或岳父母),如果选择与老人住一起,“代沟”与冲突令人后怕,如果不与老人住一起,又不太符合中国人注重“合家欢乐”的精神传统。

  为了老人的自由
  李老先生虽然年过七旬,但总有一种不服老的心态,喜欢在户外活动,经常与其他老人一起打麻将。子女结婚后,把他接到了新家。但李老先生受不了冷清的社区,没住几天又“卷着铺盖”回自己的老房子了。以前李老先生身体很好,现在真是老了,不仅耳背眼花,血压也比较高。作为子女很是为父亲担心,几次劝他搬回来同住,但都被李老先生拒绝了。子女拗不过他,只好任由李老先生自己打发。
  不过,做子女总是提心吊胆的怕有什么意外发生。除了每周轮流去探望他外,还给隔壁打了招呼,麻烦大家多留个心眼。邻居的大妈蛮尽责的,有一次,半天没看见李老先生在楼下“招呼”牌友,就赶紧打电话给他的几个子女,当子女心急如焚地赶回来才发现,原来李先生只是因为昨晚打牌打得太晚,午觉睡过了头。
  经过这样一场虚惊,李老先生独居生活成了李老先生儿女们的一大心事。
  好在后来楼上正好有户空房要出售,李老先生的几个子女便凑钱把它给买了下来,给小弟一家住。这样,李老先生的小儿子便做起了老父的邻居。小儿子的任务只是负责保障父亲的健康,所以父子虽然是邻居,但基本上不互相干涉“内政”,连吃饭都是各顾各的,当然这点要求是李老先生提出来的,他不想因为小儿子干涉自己的生活习惯碍手碍脚。但因为李老先生血压偏高,在几个子女强烈要求之下,李先生还是同意了给自己配一部手机,万一李老先生出了什么事情,只要一拨小儿子的电话就知道了。就在去年国庆前的一个深夜,李老先生突然感到头晕,亏了小儿子听到电话后及时将父亲送到医院才避免了中风的危险。 
  点评:据调查,现代社会“空巢”老人的增多,其一大原因是因为老人喜欢自由,因此坚持独居。对此做子女的自然没必要作太多干涉,因为老人也有“老人世界”,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喜欢和子女住在一起。但随着老人年纪的增长,“空巢”老人的健康问题便成了子女的一块心病。如何在保证老人健康的情况下让老人去享受自由呢?子女与老人做邻居也许算得上是一个无奈的好方法吧。 

  楼上楼下都是自己人
  春菱也在汉阳安了家,现在张家的三姐妹都已经搬进了两位老人住的社区。
  前年岁末,张家的三妹秋菱经过千挑万选,终于在汉阳选定了一套170多平米的房子,想在今年交房后,隔成两套房,一户自己住,一户留给老人。不久,老二在老三的“唆使”,也在同一个社区安了家,而且还买的是老三楼上的房子。
  老大春菱家住在汉口,房子有100多平米,是前几年单位分配的下来的。看到老二和老三整天为新房忙活、再看武汉楼价一天一个样,老二和老三的房子不知不觉中已经升值了几万元,不免也动了心思。
  去年年中,春菱在同一个社区选定了老三隔壁楼的房子,看房、签合同一气呵成。至此,三姐妹顺利“会师”,只等着今年交房搬家做邻居了。
  三姐妹商量好了,搬到新家后,要常常到老人家的房里坐坐谈谈心事。老人家喜欢打麻将,她们就可以凑个数。新家周遍绿树环绕,空气新鲜,对俩老的身体也有好处。
  老人家也很乐意这样住在一起,巴望着他们搬家后天天来“蹭”饭。
  点评:中国传统的家庭居住方式是四合院式,家庭成员住在一个院子里。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阻隔了邻居的热情,也阻隔了亲情交流。家庭成员们住在一个社区无疑是“重温”亲情最佳方法,通过这“一碗汤”的距离,真正做到相互照应和帮助,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传统的“天伦之乐”的回归。
  根据网络上的一项调查,总结出和父母同住的五大好处和五大不足:
  和父母同住的五大好处:
  1、省钱。父母不会计较儿女付出了多少,小两口可以存点钱。
  2、省心。家里的事多是父母操心。
  3、省力。有孩子的父母可以帮带。
  4、有安全感。和父母在一起,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他们是孩子的保护神。
  5、互相照应。年轻人工作忙,家是温馨的后方;父母有病,可以得到孩子的照顾。
  和父母同住的五大不足:
  1、没有自由空间。年轻人爱热闹,却要在父母那里循规蹈矩。
  2、没有个人空间。小两口想亲热一下,也要到自己房间里,还不能白天关门。
  3、经济上说不清。碰上大家庭,和父母同住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别人都认为你沾光了。
  4、不独立。都成年了,还和父母住在一起,不利于小家庭在社会中成熟,应变各种生活难题。
  5、婆媳难处。时间长了,脾气谁都有,最后儿子(女儿)夹在中间受气。
  所以,选择与父母做邻居是比较好的一种模式。这样不但避免了同父母住在一起的诸多矛盾,父母平时又可帮着整理家务、打扫卫生,帮着接送孩子上下学,解决了儿女的后顾之忧,使儿女们能安心工作;同时,儿女们每天可以探望父母,碰到意外问题能及时解决,对双方都有好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主题

1726

回帖

1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1719
发表于 2005-1-18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3

主题

9668

回帖

2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5071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1-18 1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还不是这样想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0

主题

6781

回帖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89458
发表于 2005-1-18 1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因为天天住一个屋里日子久了产生矛盾和口角。

还可以相互有个照应!

一定的距离产生美,看来用在很多地方都是合适滴~

┢┦aΡpy


[marquee][color=#d900d9]∮oo~~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oo[color=#d900d9][/marque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54

回帖

994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948
发表于 2005-1-18 15: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就和父母住在一起,的确很舒服,什么事也不用做,楼主的见意,婚后可以考虑考虑
木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主题

3268

回帖

20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01508
发表于 2005-1-18 15: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是亿房网看多了的结果~~

╰╮ ╰] Yě百合也有春天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5-19 23:36 , Processed in 0.04248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