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首先给大家做个个人说明:本人一向是不大关心政治的,我一向认为:那不是我等普通老百姓操心的事情,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只要把手头的事情做好就行了,何况,关心了又如何呢?除了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可能有任何的改变,再说了,领导的决策是否英明,政治线路是否正确,看看以后老百姓的生活现状有怎样的改变就知道了,难道不是吗?
而至于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来自于前几天先生无意中在网上看到的两篇文章,然后,他对我做了将近两个小时的对这两篇文章的点评,再然后,他把这两篇文章通过QQ传给了我,要我自己去体会,他说:他之所以会有这么深的感触,是因为我给他看的一则经济笑话。
这个笑话是这样的:两个经济学家(师兄弟关系)在公园散步,说着走着……突然发现路上有一坨狗屎。师兄对师弟说:你把狗屎吃了我就给你5000万!师弟计算下觉得5000万吃一坨屎还是相当划算的。于是成交,师兄给师弟5000万支票。接着走,又发现一坨。师弟咂咂嘴巴,琢磨着狗屎的味道确实不太爽的说,就对师兄说了:你要是敢吃了,我也给你5000万。师兄正心疼着自己那5000万块钱,见师弟如此说,当下吃了个干干净净。于是那5000万重又回到师兄的荷包。又走下去,师兄师弟相拥大哭:一分钱没有挣到,一人吃了一坨啊……回到师傅面前,老教授一听,激动地颤颤巍巍、哆哆嗦嗦:一个亿呀,一个亿!你们俩什么也没干就给国家增加了一个亿的GDP啊。
而这一次的国务院会议,提出四万亿刺激经济的计划,其中一千六百亿用于电力部门,紧接着,各地政府纷纷宣布大规模投资蓝图,而且,投资重点仍然是铁路、公路、电厂、房地产等高能耗高污染的基础设施工程,民生工程所占比例远小于15%。
也就是说,在如今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饱和甚至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还在用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来维持GDP的增长,或者说,投资这些低附加值的技术含量低的又消耗我国大量资源的低端产业,而不是高技术含量的高附加值的能领导世界先进技术的高科技产业,而且,固定资产的投资又能真正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么?诚然,在我国,有些铁路、公路还不尽人意,可是中国那么大,即便都修通畅了,它们的利用率又有多少呢?又能给普通老百姓带来多大的实惠呢?就象现在的房子,修得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多,可又有多少老百姓能够很快乐的去享受呢?即便是住进去了,面对那些高额房贷和较高的物业管理费,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他们的生活质量又是否真正的提高了呢?
就象身边的朋友说的:这一次,为什么还要重点投资给垄断行业?
先生推荐的两篇文章:时寒冰的《大摩激动得哭了》和牛刀的《中国未来五年投资产能将严重过剩》,看完之后,我就迫不及待的推荐给了我所有认识的人,再然后,我又看到了时寒冰写的《对四万亿急救经济的五点建议》,并由此让我认识了时寒冰,一个敢想敢说一心为民众说话又很有自己思想的人,真的,时寒冰:你很有胆量,分析得很有道理。可目前的中国,官员都急功近利的要政绩,要想让利于民,为中国的未来作长远打算,我想:中国的高级官员,凭他们的智商,应该是不会没有去考量的。四万亿的资金,毕竟不是个小数目,而且,这些资金又从哪里来?以后,老百姓的日子要怎样去过才算是真正的提高了生活品质了?
哎,算了,想着这些,真得很让人郁闷,再说,这等大事,也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能够去解决的,小人物的想法,又能左右什么,又能改变什么呢?也许,政府的决策,也应该自有他做如此决策的道理吧。
于是,我回头跟先生说:以后还是不要跟我推荐这类文章,也不要跟我讲这类政治问题了。人,其实是活得越清醒,反而越痛苦的,难道不是吗?
只是我想:普通老百姓,难道真的就只能是政府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去做吗?诚然,领导一旦做出决定,是不容更改的,否则,领导的权威何在?只是,领导在做决策之前,是否也该考虑一下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实际利益?我想:领导的权威,应该不是要老百姓硬性的服从,而更多的是靠自己的行动去树立的,何况,老百姓的一味顺从,又是否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呢?
所以,这一次的决策,以及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真的让人没看明白。
后记:之所以会去关心这些,应该说不是出于对政治的关心,而更多的是在关心中国的经济,因为对于经济,我一向还是比较热爱的,虽然看不懂,也认不清什么宏观经济形势,就象先生说的:很多东西跟你说了也是白说,但又因为我固执的偏爱,所以,他也会边讲边跟我分析。
后记的后记:其实,与其说喜欢经济,还不如说是喜欢那些经济人物,喜欢那些商界真正的大腕,喜欢去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因此,确切的说,我喜欢的,应该还不是经济,而是这些经济人物所折射出来的人格魅力和他们的拼搏精神。正如我喜欢马云、喜欢牛根生…,但更多的,是欣赏马云的口才和实干、敬佩牛根生的为人和实在…
[ 本帖最后由 微紫 于 2008-12-4 00:0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