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51|回复: 4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

[复制链接]

113

主题

240

回帖

7521

积分

游客

积分
7521
QQ
发表于 2009-2-8 21: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

读这本书,发生过两个小插曲,每次去医院换药,都会带上本书,林医生的诊室,算是门庭若市,常常要等上一、两个小时,带本书,方便消磨等待的时间。

大约一周前,坐在椅子上,刚看了两页,一位病友凑上前来,站在一边,看了下封面,说:“是不是书读得太多,人便会越痛苦呢?”

这位病友五十多岁,中等偏瘦,大约在修佛,喜欢讲古,我总觉得他是那种读书消化能力比较差的人,读得半通不通、似是而非。

这种先下结论、再去求证的言论,纯属中国古典式的思维,象形文字的胡乱联想特征,和现代的实证主义以及公正无关,所以,我无法和他探究这个问题。

只能对他说:“人活得快乐与否,在于命运,天命不可违;也在于做人,属于情商范畴,和读书关系不大。”

我想我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爱,所谓人类大爱,新教伦理,是主流西方社会的基础之一,了解他们的基本思想,才是交流的前提,同时,也能借鉴了解我们文明的不足与长处。

知识不是用来炫耀的,用来填充、丰满自己的不足,明白自己的无知,才是走向虚怀若谷的前提。

某天又坐在椅子上读这本书,一位戴眼镜、穿红色羽绒服的中年男子坐过来,翻了下书的封面,说道:“你怎么专门读这样奇怪的书?”

这个,听得我直翻白眼:“本来我想带本《唐诗三百首》的,出门走得匆忙,拿错了书,罪过啊!”

他的这一观念,与几十年的教育方式有关,在全面开放之前,马克思被树立为“马家店”的神主,马的著作被宣传成绝对真理、终极真理,开放之后,马虽然从神坛下走了下来,但普通民众对西方社会科学界在马之后取得的成就了解甚少。

其实,西方学术界,一直把马的理论,作为相对真理之一,尊重发展;马之后的一百多年,西方社会科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在中国媒界的眼中,多少是被漠视的。

马克斯·韦伯,便是近代社会科学发展史上世界公认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在社会学领域中与卡尔·马克思、迪尔凯姆并驾齐驱。

这本《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算是马克斯·韦伯的传世之作了。

这本书,是马克斯·韦伯的一篇论文,他写得结构严谨、引证详实,从论文的角度看,绝对是上佳之作。

因为对欧洲宗教史了解得似是而非,关键是2千年是一个漫长的历程,在这时间里,天主教内,教派众多,特别是宗教改革后,更是山头林立,不是专业研究人士,难以搞清楚他们之间的分别。

马克斯·韦伯之所以在社会学领域取得崇高的地位,是因为他这篇论文的独创性。

现代最发达的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皆为新教占主流的国家,传统天主教国家,如西班牙、意大利等,论经济实力与影响力,只能算二流国家。

韦伯把天主教信徒,当成了新教信徒的对比对象;读完之后,我得出两点结论:天主教信徒重来世,新教信徒重今世,所以新教信徒更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一些;另一个结论是新教信徒比天主教信徒更重享乐一些。

大量的引证、数据我不再烦言,这就是论文的讨厌之实,要做一个实证主义的模板,写这本书,马克斯·韦伯基本上要把几个国家50年的许多数据,或是社会思潮要研读一遍,背后的工作是极其巨量的。

我个人的感悟,是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是西方社会成为地球文明主流的两大动力,他们共同完成了把人从中世纪宗教统治黑暗时期解放出来,进而成就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艺复兴发掘完善了人性,宗教改革抛弃了教会这一腐朽的工具,把人与神直接联结。

人性,也正是当今中国需要大力宣扬的主题……
心安即故乡!
http://wodongchong.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2

主题

6629

回帖

1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495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2-9 10: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是蛮深奥的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回帖

6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5
发表于 2009-2-9 14: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冬老师啊 凭你阿訇般的神韵 建议你下次拿本阿拉伯文字的书  这样就没有人会主动搭讪了 ;P

另鸡蛋里面挑个小小的石头:

1.几百年内天主教一直是法国国教,天主教徒占人口的85%。

2.天主教也是在不断改革更新的,特别是在1962年的梵二大公会议做出许多重大改变从而掀起天主教在当代世界的革新运动的。梵二大公会议的革新使天主教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正视了中世界教廷所犯的种种错误。在很多的教义上,也作了符合时代的进步更新。


作者的论文是本世纪初,那时候还没有天主教的梵二会议。

当然,这些不过这些都是论据上的瑕疵,不影响他关于基督文明对资本主义精神形成的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763

回帖

9468

积分

游客

晃晃

积分
9468
发表于 2009-2-12 17: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字的最重要的教育意义,我个人认为在于:

如果重今世和重享乐,我们应该会活得更快乐,而且可以顺便把这个世界建设得更好!

所以,我们大家就放心大胆,开开心心地在路上吧!

因为,我们的开心,是找得到理论依据的!: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34

回帖

3328

积分

游客

积分
3328
发表于 2009-2-19 19: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冬老师啊 凭你阿訇般的神韵 建议你下次拿本阿拉伯文字的书  这样就没有人会主动搭讪了:l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14 15:11 , Processed in 0.04524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