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28|回复: 7

清明时节寻访红安陡山村和麻城杏花村

[复制链接]

1186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53168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4-8 10: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道出了清明节气春雨连绵的江南情景。今年的清明这天也是一样,从早上开始,如丝如雾的朦胧春雨,绵软柔细地飘洒了一个整天,4月5日一大早,天气居然放晴了,久违的阳光露出了笑脸,于是我们就出发踏青。

  三台车12人,他(她)们是:素手调香、小找、老路、老路+1、夜莺、325、咖啡、咖啡+1、咖啡+2、老黄、黄妈和小扣扣。因为时间宽余,我们中午才出发。

  我们这次出行的线路是汉口—靠山店—红安八里湾—陡山村—吴氏祠堂—麻城杏花村—岐亭镇。

   小贴士:从汉口到八里湾有三条路可走,
  1、汉口竹叶山—盘龙城大桥—川龙大道—黄陂城区—转向麻城方向—过滠水大桥收费站,收费5元—靠山店路口左转红安方向—八里湾镇。
  2、汉口竹叶山—上岱黄高速—转外环(红安方向)—甘棠出口下,收费20元—靠山店路口左转红安方向—八里湾镇。
  3、汉口竹叶山—上岱黄高速—刘店下(不收费)—新洲方向—施岗路口左转—靠山店路口直行红安方向—八里湾镇。(没有过路费)

  车出市外,春天的气息迎面而来,“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没有想到的是,原野的油菜花依然如火如荼地怒放着,幽幽的菜花清香一阵阵飘来,令人心旷神怡。

nEO_IMG_照片 186.jpg

  红安火车站其实在八里湾镇西南3公里的地方,其政治上的意义远远大于经济上的意义。从八里湾镇中心向东过一座倒水河大桥,再走12公里就是麻城的岐亭镇,有一条油路把这两个镇联系在一起。

  过大桥不远左转的一条柏油路,听老乡说可以一直通往红安县城。大约过桥6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大湾子,叫谢家垸。谢家垸是一个有一些老宅子很有特色。

nEO_IMG_照片 149.jpg

  整个湾子里面的道路都是由石板铺就,分布在一个不大的山岗上。
nEO_IMG_照片 167.jpg

  在湾子里面使我们兴奋的是看到了许多香椿树,大家别以为我们是“鬼子进村”,其实当地的老乡还热情的指导我们辨别香椿树与臭椿树。

  这是咖啡正在高兴的摘香椿树芽。

nEO_IMG_照片 146.jpg

  老路收获也颇多,到了晚上,他还买了一些土鸡蛋,亲手做了一份地道的时令菜:香椿炒鸡蛋。

nEO_IMG_照片 156.jpg

  从谢家垸转进去不到一华里,路边就是陡山村。陡山村看上去比谢家垸的规模小,但是陡山村的吴氏祠堂可是名声在外了。

nEO_IMG_照片 026.jpg

  我们来到村外的祠堂门口,看到四周是高高的墙壁,墙下面是用大花岗石条做的基石,墙壁上面的青砖好像都有铭字:“吴氏祠”。

nEO_IMG_照片 007.jpg


  吴氏祠是徒山村吴姓人的家族宗祠,据吴氏家谱记载,此祠始建于清乾隆1763年,同治十年重修,现吴氏祠为光绪1902年新建。
  吴氏祠门楼上“家承赐书”相传与朱元璋有关。1354年,朱元璋在徒山村附近遭到敌军突袭,逃亡中遇到吴家读书人吴琳(吴氏三世祖),吴让他藏到自家阴沟,并在阴沟入口处布上蜘蛛网,这样朱就躲过敌军搜捕。朱元璋在吴家暂时落脚时,一日雪后初,吴琳信口吟道:“雪压竹枝低,虽低不惹泥。”朱元璋忍不住接吟:“有朝红日起,依旧与天齐。”吴琳由此断定此人非等闲之辈,遂帮他收集散兵,重整旗鼓。朱元璋即位后召吴琳入仕,官至吏部尚书。朱元璋还亲笔写”开国天官里”的字样赐予吴琳,让他在家乡建立牌坊。

nEO_IMG_照片 013.jpg

  门眉上面拱斗飞檐,下面有若干石雕,雕有龙凤人物和各种吉祥图案。

nEO_IMG_照片 014.jpg

  我们去的时候,祠堂大门紧闭,铁将军把门。询问村民得知,由于知名度甚低,几乎没有人来参观,所以平时就由当地村民代看代管,问:“能否找人开门看看”,答曰:“恐怕要钱才行!”。一会儿,远处一位正在田里面劳作者慢慢逗来了。“每人5元。”“行”,遂开门。

  2006年吴氏祠堂被定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编号:6-669。要知道,全省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也只有91个。

nEO_IMG_照片 107.jpg

  吴氏祠祠坐南朝北,三进院落、面阔五间,四合院式布局。建筑面积1128平方米。一进门的前幢进深6米,分上下两层,上层向院内伸出,形成一面积约40平方米的戏台。

nEO_IMG_照片 046.jpg

  戏台正上方有八角形藻井,上面彩绘“太极八卦”等图案。

nEO_IMG_照片 088.jpg

  舞台正中有屏风、旁开上、下场二门,屏风上面的彩绘依稀可见。

nEO_IMG_照片 080.jpg

  三重屋顶均装有攒尖,其出檐飞角,檐下斗拱由特制砖件、精雕木件拼装而成,

nEO_IMG_照片 077.jpg

  拱斗飞檐下面的斜支撑,我叫不出来它的名称,全部是镂空雕成,左边是一只雄狮,脚踏绣球;右边是一只母狮,旁边是一只小狮。

照片 121.jpg

  戏楼下沿是一块长达9米的楼檐木雕《武汉三镇》,据说雕刻的是光绪初年武汉三镇景象。可以看出是沿江的场景,有不少是西洋式的小洋楼,单看上面雕刻的椰树形状的树木,疑是南洋某地,可是那高高矗立的古朴典雅的黄鹤楼,一眼就可以认到,就知道这些众多鳞次栉比的楼房肯定是武汉三镇无疑了。

nEO_IMG_照片 117.jpg

  吴氏祠前庭大院,有一棵两株合抱的桂花树,为清朝同治年间栽种,几度枯荣,现仍然枝繁叶茂,被视为族中圣物。金秋丹桂飘香时,数里之外都能闻到桂花的馨香。

nEO_IMG_照片 081.jpg

  戏楼正面与正殿相对,两侧有回廊,戏台配房与回廊有过道相通,回廊有台阶与正殿相连,中间形成院落。
nEO_IMG_照片 073.jpg

  回廊上下两层,上层有栏杆,下层曾有鼓皮隔扇门。回廊既作通道,亦可作为看楼使用。

nEO_IMG_照片 085.jpg

  戏楼下面有两个木雕的花篮,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nEO_IMG_照片 100.jpg

  纵观整个院、廊、厅、门、窗、栏杆、梁架等木刻,神话人物、珍禽瑞兽、山川风物等各种图案花纹,无不工艺精湛,造型生动、形象逼真、巧夺天工。

nEO_IMG_照片 092.jpg


  走过前院,就到了祠堂的上殿———拜殿,这里殿厅宽阔,为宗祠议事之处。

nEO_IMG_照片 067.jpg

  柱子下面的石墩也有特色。

nEO_IMG_照片 068.jpg

  走道上面的雕刻

nEO_IMG_照片 065.jpg

  天井两边柱子的结构细节

nEO_IMG_照片 059.jpg

nEO_IMG_照片 049.jpg

  后庭的东西两边为厢房,每间厢房的房门皆镂空雕花,内容为《西厢记》、《梁祝》、《苏小妹三难新郎》等人物故事。

nEO_IMG_照片 069.jpg

  据专家研究,吴氏祠的木雕艺术在湖北省民间雕刻中属上乘水平,是当年木雕艺术流派“黄孝帮”的得意之作。

nEO_IMG_照片 072.jpg

  吴氏祠堂的天上地下,木雕石刻,无一不精雕细刻,无一不显示着劳动人民对艺术的追求和质朴的民间美学。我个人也看过一些类似的古建筑,还没有看到有比这里更静美的了(当然皇家除外)。

  吴氏祠堂也是与时共进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红安率先开展土地革命,吴氏祠成了倡导农民运动的“女学堂”。文化大革命中,几次红卫兵要集中前来毁坏祠堂,由于有人通风报信,当地群众拿着锄头扁担保护了祠堂的安全,后来“吴氏祠”被改变为了“陡山中学”,最后还是幸存下来。

nEO_IMG_照片 061.jpg

  吴氏祠堂现在成为宗族性建筑的标志,向世人默默地述说它的过去。虽然无与伦比,可惜知名度不高,还是养在深阁人未识啊!

nEO_IMG_照片 138.jpg

  沿着吴氏祠堂门口的土路继续向前面走大约不到2公里,就进入了麻城境内,土路也就变成为柏油路了,再穿过汉麻铁路的地下通道,就到了杏花村风景区后面的杏花村酒肆一条街了。杏花村酒肆一条街目前有一个超市,三个农家乐,可以吃饭但是没有地方住宿。

  杏花广场在杏花村酒肆一条街前面200米处,若大的广场前面是清乾隆皇帝御赐巨匾“杏花古刹”,后面是新蓄水的水库。

nEO_IMG_照片 197.jpg

  史书上说: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春,杜牧从长安出发,赴黄州任刺史。清明时抵达歧亭杏花村,正逢春雨连绵,触景生情写下一首名诗,就是现在人人可诵的《清明》。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当年贬谪黄州,也曾路过这里,与少年时为游侠后隐居在杏花村的故友陈季常邂逅,后又多次来歧亭赋诗饮酒,写下《歧亭诗五首》,并为陈季常作《方山子传》。我们也就在杏花亭里面把酒问青天,乐陶陶地与古人一起神游了一番,岂不乐哉!

  是夜,田野里面蛙声阵阵,天空星光灿烂,好一片人间乐土!

nEO_IMG_照片 191.jpg

  4月6日,大雾即将散去,我们沿一条小路来到不远的杏花湖边,四周朦朦胧胧,烟雾袅绕,远山近峦薄雾轻笼,此刻此景,犹如一幅诗情画意的江南水墨画卷。

nEO_IMG_照片 215.jpg

  我们没有上九螺山,而是先去了山脚下的柯家冲村。在村口,居然有人指这丛植物是“萝卜”,昏倒!

  你说呢?

nEO_IMG_照片 218.jpg

  柯家冲村旁边就是杏花水库

nEO_IMG_照片 229.jpg

  大家在湖边的水里面摸螺丝。

nEO_IMG_照片 239.jpg

  继续翻过一个小山坡,是一个叫做“丫头山”的古村落

nEO_IMG_照片 252.jpg

  丫头山古村落安静的卧在山坳里面,沿着一条长长的巷子,有一片老宅子。

nEO_IMG_照片 267.jpg

  宅子的山墙连成一片,但是每一家的大门都锁着。

nEO_IMG_照片 259.jpg

  村子里面的村民安详地过着自己的生活,男人出去犁田去了,临近晌午时分,主妇已经把犒劳的饭准备好了:一碗鱼面,里面卧了五个荷包蛋,还有几块排骨。

照片 260.jpg

  女人们或者在太阳下面纳鞋底;或者在剥花生米,这是为不久要种花生准备种子。

nEO_IMG_照片 270.jpg

  当然,我们也在农家买了一些他们自己压榨的花生油,跟城市里面的花生油相比,农村自己吃的油更香,也更地道了。8元一斤,我看值。

nEO_IMG_照片 272.jpg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岐亭古镇里面转了一圈,回来的路上又在横店的老贾家吃了一顿鸭子煲;

  好了!就不再细说了,免得你流口水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5843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09-4-8 12: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图片还真发现好多宝贝啊~

顶起来先,一张帖子的图片太多了,反映速度不够,等待中~

等会看~:lol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675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2502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4-8 17: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ke 于 2009-4-8 17:20 编辑

老黄写的真详细!
湖北境内难得有这样的古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2293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70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4-9 0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咖啡随风 于 2009-4-9 01:16 编辑

民风淳朴,山花烂漫,香椿美味,杏花村更加传奇,还地方,好地方,还是值,只可惜,装备不足,连夜赶回,少了第二天的岐亭鱼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1458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07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4-9 08: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老黄走,永远有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4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113
发表于 2009-4-10 11: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猪样年华 于 2009-4-10 14:36 编辑

今天上来道个谦,知道黄哥,咖啡等一行到杏花村,没能前去接驾,实乃我之罪过~只因无奈我头天有约在身,当黄哥一行观游杏花村时,我等已"私奔"百里之外~回头再作报告,期待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4792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5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09-4-10 22: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手调香 于 2009-4-10 22:56 编辑
民风淳朴,山花烂漫,香椿美味,杏花村更加传奇,还地方,好地方,还是值,只可惜,装备不足,连夜赶回,少了第二天的岐亭鱼面。
咖啡随风 发表于 2009-4-9 01:13

咖啡不用太遗憾~那鱼面不是准备给大家吃的哦

等了好几天终于等到老黄大哥的帖子了~回味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4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113
发表于 2009-4-11 21: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美女也有去啊,哎,真后悔没能前往啊,悔得肠子都青了~
人生本无意义,每个人的人生意义是自己创造的,决定的人生意义就是去经历和见识更多
所以我的人生理想是环游世界。
我的一生想要做到八个字:见多识广,文武双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8 23:31 , Processed in 0.20735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