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依旧是旧文,不过另外一个角度~~~~
当小徐姿态优雅的拿起茶壶给大家斟茶的时候,在座的人仿佛一下子肃穆了起来,宜茗轩二楼这间小小的茶室马上弥漫起一股文化的味道,这样暖春的一个午后,普洱茶香对于大多数不懂饮茶的人而言,一种神秘的感觉沁淫着大伙的心。
我却不以为然,我谈不上懂茶,但是喝茶的历史也不短,从什么茶无论产地、品种、质地都喝,到自己慢慢挑些合口味的小啜,以至现在养起自己的茶壶,我信奉的是,喝茶必须散淡。
中国的茶自古就不是贵族的专属,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有机会跟茶结下不解之缘。路边凉亭下,雕梁茶室中,都不乏茶君子的身影。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茶不是贵族的专属。但是茶又是高贵的。
真正品茶的人,要有天高云淡的心思,才能从一缕茶香中喝出牛粪的味道。
乡间野趣恰恰是牛粪的味道可以做个代表。
所以,我以为品茶者,应当宽衣薄裳,疏解云带,甚至横卧榻上,极尽懒散之形态,把昨天王二骂我的话语,把今天张三公事的羁绊,把明日李四王麻子的勾心斗角都扔到巴基斯坦去,现如今只有面前这壶美茶,对面那个谈得来的好友,抑或需要小徐这样姿态优雅的茶师,几碟美食,有的说的就聊聊,没得讲的,听听风声,闭目回味一下茶香也未尝不可。
这样的才是享受,何必给茶扣上个什么文化的帽子,让大家都把茶当作佛龛里的塑像干什么?
宜茗轩是个茶叶铺子,是个商家不假。但是难得的是,把吃喝网的一群饕餮请了去,让大家在这个茶铺兼茶馆的地方可以坐下来,不懂茶的普及一下茶的知识,了解一些的沾点光品品地道的茶味,说起来,这对生意的促进谈不上太明显、太现实的利益。但是他们在潜心推介中国有几千年历史的饮茶习惯。我倒是希望,晚餐之后,闲暇之余,有个类似宜茗轩这样的地方,三五知己,茗茶休闲,也算是洗去一天的疲乏。
所以,我们的小徐茶师,下次再去,期待的不是纤纤兰花指,反而是丢却拘谨,泡茶之余,海阔天空,多些市井巷里,聊博一笑,足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