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强烈呼吁尽早采取措施,保护武汉最后的“天鹅湖”
作者:老丢
一、“天鹅湖”现状
三十年前,每到冬季,武汉很多湖泊都容易见到小天鹅。今天的武汉,这种天使般可爱的鸟,已经离我们远去,即使在管理良好的湖泊湿地保护区沉湖和涨渡湖,多年来也难得一见了。而在武汉西郊的东西湖柏泉,府河河滩上,连续多年冬季,都有大群的小天鹅在此度冬。小天鹅大约10月底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长江中下游度冬,次年春天北上繁殖。武汉周边的江汉湖区,现在很难见到了,要看到必须要到鄱阳湖洞庭湖等大湖,但这些地方近年来被捕杀的报导却不断见诸报端。
从去年开始,武汉观鸟爱好者对府河柏泉段进行了鸟类观察,今年从10月底开始至12月下旬,已经连续进行了两个月的观察,目前观察到的小天鹅种群已经稳定在400只左右,在冬日的阳光下,那些白色的精灵在水面上嬉戏进食,让鸟友们看得如痴如醉,听天鹅引颈长鸣,则是天籁。伴随着天鹅的,还有雁、鸭、鹭、鸥等各种鸟种,构成了大自然的和谐画面。
鸟友们已经在此地累计观察到留鸟和冬候鸟共90种,除小天鹅外,还记录到在武汉极其难得一见的白尾海雕、花脸鸭、青头潜鸭,以及东方白鹳、白琵鹭等珍稀鸟种。
对当地鸟类生存环境的调查,我们发现,此地处于武汉府河河段最西边,夏季是行洪区,秋冬退水后出现大片草滩和积水区,“天鹅湖”的所在处,水面较开阔,草滩保持天然状态。“天鹅湖”面积很小,以府河主河道为界 ,与北面的黄陂区相邻,西部则与孝感市府河段相接,与孝感野猪湖相近。整个府河武汉段,仅有此处不到三公里的长度,适合小天鹅和雁类栖息。其它河段,从此段直至长江入口的三十多公里河道,由于放牛、捕鱼、钓鱼、养鸭、耕种等等人类活动,加上河段上人工挖塘筑堰,甚至有人恶意下毒饵捕鸟,适合大型雁鸭类水鸟活动的生境,已不复存在了。
我们还观察到,位于堤岸有个农家乐项目红府苑,每到周末有不少游客到来,他们发现身边的小天鹅,以及天空中大群飞翔的雁鸭,无不赞叹。我们没有发现这里的居民有投毒饵的,也鲜有下水捕鱼和草滩放牛的。水鸟集聚的水面和后部草滩,纵深达300至400米,长近2000米,由于没有堤埂,人类无法接近,加上周边也有广阔水面和草滩可以让受干扰的鸟群临时躲避“备用”,形成了适宜它们生存的天然生境。这些因素共同形成这片神奇的“天鹅湖”。
与府河主河道一水之隔的对岸,主要是大面积草滩,用望远镜可以清楚的看到牛群,以及骑摩托车觊觎着这边雁鸭的人,甚至看到他们在草滩的水坑中作业,据我们在其它地方观察的经验,可能就是在下套或下毒饵。去年我们在府河盘龙城段调查时,堤外承包渔塘的农民清楚地告诉我们,一般捕鸭子人在清晨去收鸟,总有不幸的鸟儿落入他们囊中。天鹅要卖200元一只,大雁百元,野鸭几十元,他们谈论鸟,是讲重量来描述的。
二、我们应当做什么
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鸟类的栖息地日益减少。武汉市的湖泊和湿地现状,更是令人忧心。近来来随着环保意识深入社会和人心,大家看到象金银湖湿地公园、马鞍山森林公园内的东湖人工湿地,武汉植物园内的多样性的水生态建设等项目相继建成,公园里鸟儿们在增加。但这种表象下面,也藏着更多的隐忧。实际上,我们讲生物多样性,鸟类是种类繁多的,近五年来,我们在武汉市内观察到的鸟类已经达到260种。但公园鸟仅仅是这260种中的零头。更多的鸟种需要不同的生境,那些人工建设的湿地、公园绿化带,还远远不够。比如天鹅和大雁类的大型水鸟,绝不会在水泥化硬岸线没有草滩的湖中活动,而鹬类则需要有泥滩的滨水地段。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环境的多样性。
在沉湖、涨渡湖等保护区已经看不到小天鹅时。保护柏泉的这片天鹅湖已经非常重要,我们认为可以做如下工作:
1、保护府河水体和草滩的自然状态。
这是首要的工作,讲简单点,就是什么都不做,维持那里的自然天成的环境。天鹅等鸟类能多年在此地栖息,说明自然环境理想和适宜。当然什么都不做不是无为,是要主动宣传和保护,特别是把保护鸟类、保护环境贯彻到当地的经济和生活中,让当地相关政府部门、集体、个人都具有保护的意识,自觉产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防止各种破坏因素产生,破坏一旦发生,就会无法挽回!
2、减少人为干扰,控制建设项目。
放牛、捕捞等经济活动,产生的经济效益很低,对比我们建立两型社会的目标,特别的环境友好社会,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多,减少在此地的人为经济活动。
红府苑的农家乐,我们的访问中,他们是有保护的主观愿望的。他们也因为天鹅带来部分生意。其实如果可能,请专家制订不影响鸟类的方案,可以往生态旅游的方向发展。应当想办法,主动靠告知游客保护鸟类保护环境的的知识,共建和谐。目前游客都是在堤上远眺天鹅,少数摄影爱好者和钓鱼人在湖边比较接近鸟类,因为人数少且不主动影响鸟类,也还在正常范围,对鸟类的影响较小。但知道这个地点的人越来越多,摄影者和甚至观鸟者都会对鸟类产生影响,如果游客增加,应该有适当措施限制下草滩拉近水面的人数。
对岸的放牛目前对这边“天鹅湖”的鸟类栖息没有直接影响,在清晨人们还在睡觉时,那片草滩也是这群水鸟偶而活动和取食的地域,对于少数下毒饵下捕夹的恶人一定要坚决打击。
据称,红府苑将会拆除,这里将要进行开发。我们不知道将会是怎样的开发局面,但可以肯定,任何有规模的开发,将使武汉失去这块最后的天鹅伊甸园!
3、如果有可能,强烈建议建立府河湿地保护区
我们在观鸟活动中经常穿梭在各地的保护区,知道建立保护区是个复杂的工作,而且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长期支持。但是整个府河武汉段,从生态环境来讲,堤内夏天洪水漫滩冬季水草丰美,是很典型的候鸟适居地。作为行洪区,当地的农牧经济活动的在河滩上的产出极为有限,如果建立保护区,将是非常适合的地方,经济利益的纠葛要比其它湖区小得多。而建立保护区的操作也很简单,第一步停止或减少经济活动、控制不让无关人员下堤就行了,然后宣传和打击并举,那么整个府河段的河堤内,变成通江保护湿地,将是环境友好的典范。将为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巨大贡献。即使是在府河的一段(见图),甚至柏泉这一小段进行类似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也将是功盖后世的伟业。
4、发展生态旅游及观鸟活动是方向
前提是保护,如果能有效的进行保护,那么保护也会产生效益。做好规划和方案,同样会在经济和发展方面,在会未来得到收获。
生态旅游近年来很火,观鸟在西方就是最大的生态旅游项目。湖南洞庭湖已经成功进行了六届国际观鸟节,今年更是将二十多个国家使节请到了东洞庭湖保护区现场参加活动,影响很大,反响良好。省内,也有宜昌三峡大老岭保护区挂牌湖北省观鸟基地,京山三阳镇多年来开展小学生护鸟爱鸟活动,并举办湖北省鸟类摄影展。武汉有天鹅湖这样难得的宝地,保护这些可爱的鸟儿,也就是保护我们不可多得的生态资源。与常规的经济开发相比较,无烟无排放的生态旅游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武汉观鸟会的成员来自全市各行各业,观鸟是纯粹的业余爱好。能够做一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事也是我们共同心愿。我们的专业水平很有限,本文只是从我们多年观鸟对自然和鸟类的了解出发,表达我们对保护武汉市“小天鹅”栖息地的一点点心愿和看法。我们只是尽一点点努力,为保护我们的环境,为建立环境友好社会,建设美好的家园,鼓与呼。
这个呼吁书,我们试着传递到相关部门和单位,其实我们并不知道应该是哪些部门和单位。我们还想传递给广大市民,虽然有人提出这会使“天鹅湖”曝光,小天鹅会受到威胁。红府苑的食客看到天鹅的反应告诉我们,保护环境是今天深入人心的主旋律,知道的人多,保护的人就会更多。我们期待,小天鹅一定会每年冬季按时到武汉相聚的!
武汉观鸟会
2009年1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