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童童 于 2010-5-28 22:03 编辑
时值暮春,邀数骑友再次来到故乡——黄陂,借用当代名人之言:之所以如此眷恋,是因为我深情热爱这片土地。再者随着近十年基础建筑,路越修越好,利于骑行,且各景点之间道路更通畅。大余湾许多骑友都来过,也看过不少骑友写的游记,大多浮光掠影,深度游较少。其实在大余湾,穿过整修新路,沿木亭小路来到村后小岗上,便看得见二个大庄园,石砌院落,大的一个近百亩,小的也有五十多亩,穿过柴门你会见到传奇老人余永奇,号伯牙村人,60多岁,身体硬朗,精气神充盈,幼读诗书,文化修养颇高,前几次来均因接待写生团体或地方志编辑来访。未能深谈,这次运气好,老人正在家写大余湾地方志(是武汉市方志办约稿),见我们来访,兴致很高,谈笑风生道出大余湾前世今生。先祖明末由江西婺源避战乱来此,经木兰川感到这是安身立命之所在,遂定居。所以民居均是徽派建筑,以老人所居庄园为最大,先祖定名为百子园,设想百年之后有百子在此族居。然世事沧桑,非人力所定,传至第六代仍然只有20余人。老人儿孙均在外工作,过年节才回,老人遂请人修整庄园,种花果,建客房,定名”随园”,寓随缘之意。与旅游部门合作,接待来访旅游团或者写生学生,可接待10余人团队,饮食可带菜动手也可电话预定标准餐。这次我们因已带露营装备,就不打扰了。临别老人吟南宋年间因言罢官回乡的余秀才咏黄陂诗相送:”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是呵,摆脱城市喧嚣,走出钢筋水泥丛林,让疲惫的身心,与古朴风景来一次约会,在葡萄架下品茗,听听大余湾前世今生,该是多么惬意,与老人依依惜别,相约以后再来随园叙旧。
别过随园主人,走川泥乡道约10公里到泥河水库(星星湖),之所以每年到此,确实是别有洞天,周围有赶鸡山,龙王尖可攀登,海拔300左右,适合登山。星星湖周围只有一个水库管理处和一个小村庄,幽静而闭塞,很少有人来此,湖水可直接饮用,是驴友与车友发呆好去处。我们来到时正好偶遇在路上追风群驴友30余人从龙王尖纵山来此露营,相见甚欢,互道祝福。扎好帐篷后跃入碧波荡漾湖水中畅游,洗涤身心,清风徐来,青山翠绿,坡上苍松,仰躺水面似乎有一种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感觉,夫复何求?游罢吃过自带路餐,天色已暗,玉兔东升。追风群重头戏营火晚会开始了,头上繁星点点,地上篝火熊熊,驴友、车友欢聚在一起纵情唱歌跳舞,放飞心灵,独舞、双人舞、兔子舞各领风骚,欢声笑语响彻水库上空,近二小时晚会在难忘今宵歌声中结束,互道晚安各自休息。躺在帐中,仰望星空,一钩新月天如水,微风送来牛铃声,清脆悦耳,周围青草芬芳沁人肺腑,涌出是一股闲适而淡然心境。清风、朗月、星星、我们……..这景致想起一首词卜算子:”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我们这不正是在和春住吗?朦胧中沉沉睡着,甜美梦中度过又一个愉快周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