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三先生 朱三先生是我们的房东兼邻居。 朱三先生最大的特点用两个字就能概括:咯嗦。 朱三先生的话,一天可以给我用上小半年。 我还在做梦的时候,就听到了朱三先生的声音。 “小胡,你们咋还没起来咧,我朱三一个老家伙都起来了。你起来晚了对健康是不利的!” “科学家说的是人在早上八点钟起来是最好的,起晚了不好。我每天七点五十起来,就是为了喊你们起来。” “你说我们这些街坊们,平时多个照应多好啊,你虽然是个乡里伢,但是你比城里伢还讨人喜欢些。再说乡里伢么样咧,乡里伢晓得冷暖,懂得疼人啊。我隔壁的那个丫头,就找了个乡里伢玩朋友。” “要说到谈朋友啊,我朱三年轻的时候不晓得谈了几多个,后来么样一个都没有搞成。不为别的,只怪心气高了哇,高不成低不就的把自己耽误了,到现在都是一条光棍。你们现在的伢们,也要晓得量体裁衣。一个衣服不能光看面子,还要看里子。” ……我只好在早上八点准时起床了。
朱三先生据说真的做过先生,不过受他教育的那些人都差不多搬走了。留下来的一些人,他们就把房子租给了我们这些“乡里人”住,他们在赚一点房租的同时,也要忍受这些“乡里人”对市容的影响,以及他们对于这个城市纯正的口音的污染。 这些城里人在乡里人身上得到的好处,除了收取一些房租之外,最大的一点,就是能够极大地维护着自己的自尊,而且多出来许多的谈资让自己开心地大笑。至于其他的好处,比如可以从回乡后返城的乡里人手里买到一样或是免费得到一些土鸡蛋之类的物件,倒明显地处在比较次要的地位了。 乡里人比较年轻的一些,已经学会了让城里人看不出来他们来自哪里,可是他们多半是缺少一些语言天份的,他们一张嘴,乡里口音就使他们外表的光鲜立即被剥落了下来。 朱三先生的口音是非常纯正的。 这使得朱三先生保留着一定的地位,他的口音也是我学习的样本。 朱三先生的眼皮永远是耷拉着的,说话到激动的时候会往上一撩。这种情形不多见,因为很少有人愿意听他的长篇大论。城里人懒得听,乡里人听不懂。所以朱三先生之所以喜欢我,我想是因为我还能一边做着点儿什么一边听他说话罢。他不知道我有严重的中耳炎,根本听不到他在说什么。 朱三先生今天早上八点敲开我们的门之后,就没有跟我说话的兴致。 他的脸上有一层灰,这让我的挤出来的笑显得更加勉强。 朱三先生说:“小胡,我们的缘分要到头了咧。这里马上就要拆迁了。” 我说:“那我们的房租是不是就不用交了?” 朱三先生摇摇头:“还是要交一个月的,下个月才开始拆,你们也快点想办法找个地方吧。” 朱三先生走的时候带走了我身上最后的两百块钱。 朱三先生免了我们半个月的房租,朱三先生和我们都只能在这里住一个多月了。
[此帖子已被 忧郁之狐 在 2005-3-18 8:37:46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