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的朋友请吃饭,七讨论八商量,最后终于如了我的愿:去“在路上”酒吧! 进门就看见了儿子和阿雅的“英雄照”,可是我看不出“老板”贴那张照片的意义。 一个叫“黄土高坡”的小伙子安排我们坐定。孩子们就开心的玩去了(他们就象进了自己家那么自在! )。三个妈妈交流各自的看法: “这是谁设计的? 有点意思。” “是难民吧?好象有扇门还是他亲自刷的漆。” “这个难民是不是能不花钱的地方绝不花钱? ” 。。。。。。 “哎!你们一定要去看看卫生间。是我见过的最豪华的卫生间了!” 孩子们“哗---------”闪了,跟在那个“骆驼”后面推门而“出”。然后回来报告: “好好玩啊!” “恩,蛮好玩!” “我觉得不好玩,卫生间又不是玩的地方。” “哎?那就是岩壁吧?” 。。。。。。 “怎么没见那个什么墙啊?” 。。。。。。 “肚子好饿啊! 咦!怎么这么长时间没人过来招呼我们啊!” “服务员------”。。。 “服务员-------”。。。 “服务员------”。。。 “是不是真的要象咱家一样自己招呼自己啊? ” “不会吧?不是在给那桌在送吗?是不是以为我们不是来吃饭,是来玩的?” “不是说喝水免费吗?水也没给我们上啊。” “呦!水来了-----” “我们点吧------” “我要窝蛋牛肉饭。” “我也要窝蛋牛肉的,不,我还是要豆豉排骨饭” “哎!据说这里的粥好吃,先来碗粥吧。”“好------” “锅巴!我儿子爱吃锅巴,来份锅巴。 ”“不是,这个锅巴不是那个锅巴。” “我晓得!他就爱吃锅巴,就来份锅巴!”“不是你说的那个锅巴!” “我晓得就是那个锅巴。。。” 。。。。。。 “我要吃霉菜扣肉饭!” “ 好,来一份。” “我那个什么换成黄古鱼饭算了。” 服务员 ,“是不是要。。。。。。” “不是,是要。。。。。。,明白?” 服务员,“明白!” 不知等了多长时间,锅巴上来了,“这就是锅巴?”“是的,我跟你说了不是你说的那个锅巴!看看这份锅巴的价钱,你是不是要去找难民扯皮?” “是的,不过,刚才那个人说难民不在。 ” 好在,粥都说好吃! 窝蛋牛肉锅巴饭吃完了,牛肉没吃。 豆豉排骨也吃完了。 黄古鱼饭对我来说很辣(服务员是不是应该提醒一下?),没吃完。鱼的味道还不错。 另一份窝蛋牛肉也是牛肉没吃,反映是牛肉好象不太新鲜。 特别要说的是两份青菜特别好吃! 后来才知道是送的 。 粥熬得火候很地道! 煲仔饭的分量很足,价钱比别的店便宜很多。 小吃锅巴,价钱和分量之比就不好说了,以前没吃过,以后也不会再吃了。 服务员很亲切,熟练程度还待提高。 小孩的东西掉在那儿了,回头去取的时候,还是在窗台上,不是我们想象的被服务员收好了。 (一家之言,希望酒吧越来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