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登山者的回报
文章来源:《户外探险》杂志2009年7月刊
撰文/大老虎
前段时间有一本《三杯茶》的畅销书,讲述的是葛瑞格·摩顿森在喀拉昆仑地区建学校的故事:葛瑞格原是登山家,1993年,他因救援同伴,攀登乔戈里峰失败,后被巴尔蒂人救起,从此和当地人结下深厚情缘。为兑现给巴基斯坦穷困的村庄建学校的承诺,他辛苦奔走,历时l2年,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区建了60余所学校——类似的事情在登山者中并不鲜见,最为著名的是希拉里爵士,在登顶珠峰之后的岁月中,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提高喜马拉雅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环境保护上。成立了喜马拉雅基金会(Himalayan Trust),以帮助尼泊尔人建学校、办医院以及铺设桥梁,会员们都曾有在喜马拉雅山区登山的经验,他们把自己所做的这些工作叫做“回报”。四十多年中,喜马拉雅基金会在喜玛拉雅山区建成了30所学校、两所医院和十二间诊所,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都充满热忱地为之服务。
虽然在绝大多数的文字照片描述里看来,登山是一件充满了激情豪迈也不乏浪漫的事情,但是在这些世界上最为瑰奇壮观的山区,却往往也是世界上最为封闭落后的地区。以喀拉昆仑和喜玛拉雅山区为例,这里的人们缺医少药;孩子们缺少受教育的机会,不知道如何计划自己的将来;在大多数地区甚至没有洁净的饮用水。在登山成为一项产业之前,尼泊尔昆布山区的夏尔巴人无疑也是世界上最为封闭遥远,自然条件最为恶劣艰辛,生命健康也最缺乏安全保障的族群之一。而在同样壮丽的喀拉昆仑山区,人们不仅与贫穷为战,还时刻面临着战争和恐怖主义的威胁。因此,如何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摆脱种种困境无疑是每一位曾经接受帮助的登山者共同思考的问题。
在国内,因为登山而与当地居民结下情谊,并且进一步帮助他们发展的故事也不鲜见。在四川的贡嘎山区、西藏的启孜峰下、云南的梅里雪山,都有过因登山而延续的故事。以希拉里和他的喜马拉雅基金会为例,今天很多人认为他在尼泊尔所做的人道主义工作远比他征服珠穆朗玛峰更具价值和意义——正如克什米尔的星空一样,在最黑暗的夜空中却有着最亮的星星,人性最光辉美好的一面在贫穷、封闭、落后,甚至恐怖主义和战争这样的背景下更显出力量。
(责任编辑:明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