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与女友,乘一个小时的车,来到郊外。举目眺望,四周都是辽阔旷野,绿色田地一块块交织,不时一二丝鹭从其中惊起,洁白狭长的翅,于天地之间掠过优雅的弧线。 深深呼吸,清新的空气荡涤了肺腑的尘埃,酣畅淋漓。
两人不觉停下脚步,在细细田埂上坐下,呆望,闲淡聊天,或去捉那毛茸茸的小茅草,心像个孩子般渐渐安静下来;身后国道上车辆呼啸而过,不时还有长途司机随风远去的戏谑呼喊。
是身在风景,还是画中?想起幼年被放在老家,在漫漫无涯的油菜花地里和小伙伴游戏,到处是越过头顶的高大植物和穿行不完的花田,金灿灿一片里,不时燃起银铃般的笑声。
而现在,我们是城市的俘虏,这钢筋水泥城堡里形态各异的复杂生长物。
生存厮杀、拜金主义、追逐美色、虚荣攀比、繁复的人际与情感,太多摸棱两可,浑浊、迷乱、堕落、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被规范。。。。。。不困惑是假,从不犯错也不可能,伤害或被伤总是在所难免;但我真希望,从此,活得清澈一些。
看到81岁时的巴金,忍着病痛用三个星期的时间,为一些迷惘的学生写的一封回信:“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不要看轻自己,昂起头来,风再大,浪再高,只要站得稳,顶得住,就不会给黄金潮冲倒。”
哈,我不由得要嘲笑自己的幼稚,在自己没有足够力量的时候,依然需要寻找外在的指引。或许我的内心还不足够坚强,它依然会软弱或彷徨,因此仍易受到外界影响,这些影响或许会模糊我的方向,干扰我的意志,甚至,成为种种难以抗拒的诱惑,令人深陷其中,变成自己不喜欢的模样。
城市容易令人患病,而健康的疗方,在于自己内心的积极,也在于生活方式的改良。
此刻歇在郊外微凉的风里,白色长裙飒飒飞舞,迎面而来的是大自然的清新风景,它们世代流传,而永恒不变。平日所见所经历所烦乱一幕幕轻轻掠过,与宏阔天地相比,是如此肤浅、乏味而不值一提。
在深夜里看到著名学者季羡林八十高龄时的《我写我》:“我认为,我是认识自己的,换句话说,是有点自知之明的。我经常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剖析自己。我剖析得有点过了头,我的自知之明过了头,有时候真感到自己一无是处。”
于是我笑起来,清楚地看到人性弱点的人是痛苦的,但所幸,人间还有善良、真诚、温暖,以及懂得珍惜与感恩的心给予快乐。
于是深夜读书,为朴素而澄静的光芒而笼罩,所有欲望都悄悄远离;
于是旅途游走,流浪中看风景,甘愿沉醉在地图上每一段美丽光阴; 于是城市穿行,在阳光透出的瞬间体验生命存在的珍贵,感动欣喜; 于是执手相依,远离繁乱情感的困惑,于漫漫流年里彼此关怀爱惜; 有人说:干净是百种经历后的修为。然明月清辉,太难做到;只是喜欢所有的真与清新,一切健康美好的事物;因为喜欢,方能靠近。

灵山信有烟霞住,圣境能消俗累牵。——清 张鹏翮
[此帖子已被 小倩 在 2005-6-11 8:50:51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