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扫描仪基本参数 分辨率:单位DPI,该参数体现扫描仪的清晰度,即CCD单位面积上点整的数量。 色彩位数:单位BIT,该参数体现扫描仪的色彩层次 接口:目前市面上的常见接口有USB1.1,USB2.0,火线,SICS 动态密度:也叫密度范围,单位D。密度,是体现光线透过胶片时或纸张反射光线时,光线的损失程度。密度范围越大,光线损失越小,理论最大值4.2D 扫描尺寸:反射稿尺寸通常有:A4,A4加,A3;透射稿尺寸通常有:130、120、4*9、6*8、4*5、8*10、A4、A3 以上参数理论上是越高越好,很多用户在购买时,都选最高参数,其实有很多购机误区。 二、购机误区 误区1:分辨率越高越好,其实扫描仪分辨率达到600DPI以后就可以达到足够的扫描效果了,通常输出分辨率也都在600DIP,其实高分辨率真正决定的是,扫描图片输出的放大倍数。 其实分辨率太高反而有很多弊端:1、分辨率越高扫描生成的文件越大,扫描分辨率每提高一倍,生成文件要变大4倍,扫描速度也会降低 2、分辨率越高信噪比越高,反而影响扫描品质 这一点可能大家很难理解,请先看下图: CCD结构模型:CCD实际就是个玻璃立方体矩阵,分辨率越高,排列就越密。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当分辨率过高时,因折射的原因,相邻点阵之间就会产生信号干扰,分辨率越高干扰就越严重,就越影响扫描品质。实际分辨率在1000DPI左右的扫描品质是最好的 误区2:接口越先进越好。世面上最高传输速率最高的是USB2.0和火线接口,通常销售商和厂家都宣传借口传输速率越高,扫描速度越快。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实例可以计算以下扫描所需传输速率。例:以9600DPI、42位色 120胶片,所需时间为14分钟,生成文件为920M;那么每秒的实际传输速率为920M/14/60=1.09M (测试电脑配置P4 1.7G/128M内存),可以看出USB1.1接口足以满足传输要求,实际上真正影响扫描速度的是计算机的配置。高接口的产品在价位上会高出很多。 误区3:色彩位数越高越好。通常市面上色彩位数的标称只标称了48BIT,其实准确的标称方式应该是输入48位,输出48位;或输入24,输出48位。其实市面上4000元以下的扫描仪都是24位输入,48位输出,而实际上输出48位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PHOTOSHOP只支持24位色;真正合理的色彩位数是输入48位输出48位才会提高扫描品质。 误区4:很多用户购机的时候都都只关心分辨率,色彩位数,接口;但很多人都忽略了最重要的参数-----密度范围,通常密度在3.0D以下的扫描仪都没有标称这一指标,只有这一指标达到3.5以上的扫描仪才可以扫描出高品质的图片,才可以体现出图片的色彩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