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起去莫高窟。我们在旅行中的几乎每一天都是六点半起床的,而西北与北京的之间的时差有两个小时,八点钟才天亮。天气出奇的冷,冷得有点出人意料,因为前一天的中秋夜还在穿单衣。幸好我的帽子和手套一直在随身包里,并且是毛线的,都戴上还有些哆嗦。在莫高窟门口,碰到一些欧美团,他们穿着短裤凉鞋,鼻子通红,瑟瑟发抖,我想这次的旅程他们也一定很难忘。敦煌很干燥,365天中300天都是晴天,我们就偏偏赶上了那65天,搭我们去莫高窟的司机很兴奋。我可不高兴,我想象中的莫高窟,是烈日下的,干枯枯的沙子的颜色,而不是这么湿漉漉的。 去莫高窟,停留的时间要尽量的长。一般情况,游人在入口被分成几组,由 导游带着参观,这样的参观比较粗糙。我和丁丁现跟着导游看了一遍,大概一个 多小时吧,把不同朝代、不同风格有代表性的洞窟参观一遍。解散之后,我们又 回到入口,跟着一个旅行团的后面,记住一定是后面,当时我们一直往前挤,他 们很有意见。这个旅行团专门请的导游,参观了一些我们没有去过的窟,而且讲 解很详细。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去莫高窟一定要多走几遍,喜欢的话,可以带上 干粮,这样可以呆晚一些,因为机会实在难得。出了莫高窟以后,门口的博物馆 也非常值得看看。在莫高窟众多的壁画形象中,我最喜欢飞天,很妖娆,很妩媚。而且我认为有点人文追求的人都应该来一次莫高窟。 我看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在有些壁画边上有些字,什么(宋).某某到此 一游,(元).某某到此一游等等,就像我们在别的景点看到的“某某到此一游” 一样,只不过这是古人游历时留下的,现在也是古迹了。所以几百年后,现在人 游历时留下的,也会成为考古的辅证的。 第六天去鸣沙山。清早一定要穿很多衣服,因为去沙漠,早上是很冷的, 我冻得流鼻涕。吴颖在前一天晚上打电话来强调,早点起来去看日出。我们到沙 漠边的时候,太阳已经升起来了,虽然晚了些,我们也没后悔,其实来不及后悔 ,因为眼睛不够用,来不及想别的。太阳起的时候,月亮还没落,在鸣沙山脚下 骑上骆驼,四人成队,驼铃声声,沿着沙丘蜿蜒前进。我脑海里居然浮现里一个 可怕的词:楚留香之大沙漠。 在去月牙泉的路上,驼队停下来,我们爬到高高的沙丘顶上,滑沙。丁丁下 去的时候,滑得直直的,很轻很远。我也有了信心,虽然在任何体育活动方面, 我都是很差的。上天没有眷顾我,半路上我的滑沙板翻了,杀猪一样的叫,等我 再坐起来,连嘴里都是细沙,合上牙,咯吱吱得响。一直回到深圳,裤兜里还有 “摔”进来的沙子。因为我卡在半路,工作人员过来,毫不客气的拉着我一条腿,把我拖到一边。反正很丢人就对了。后来大家安慰我说,一般这里每天都会上演这样的戏码,话音未落,又听见一个女声翻滚而下。 继续骑上骆驼,向月牙泉方向走。路上我们驼队的一匹骆驼发疯似的往回跑,是一批很漂亮的白色骆驼,冲到我面前,跟我得漂亮坐骑亲了一下,大家惊叫、狂笑。我一路唱着“月牙泉”这首歌:它是星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月牙泉在鸣沙山脚下,不很远,在骆驼上晃晃就到了。在沙漠中有那样一汪泉水,任谁都会感到神奇的。旅行前,一个师兄告诉我:不要骑骆驼,很近的,走走就到了。我回来后骂他:傻帽儿,就是要骑骆驼才有沙漠的感觉呢。 敦煌的驴肉黄面是网上大力推荐的,我们去了一家在网上很出名的,现在已经忘了它的名字了,只记得在一个市场的旁边,吃完后穿过市场就可以回到我们住的酒店。丁丁很喜欢驴肉黄面的味道,我觉得还好吧,很纯正的肉味。我偏好烤鱼和羊肉串。敦煌的小吃街有很多好吃的,到了那里我只恨自己的胃口太小了,见什么都想尝尝,是我在西北吃得最好的地方,那里的黑豆粥非常好。到了晚上就是夜市,我买了一块石头,刻了一个章。然后很沮丧的发现,我在莫高窟买的书买贵了,在夜市上那本精美的书是可以讲价的。 因为我们是晚上的火车去吐鲁番,整整一下午的空儿。我们先去邮局寄明信片,然后找了家小小的很简单的咖啡馆发呆。在敦煌的两天是这次旅程中最逍遥又松散的。快到晚上的时候,我发现我的相机丢了,还有我们在敦煌照完的整卷胶卷底片。我因为这个站在大街上哭,实在想不起丢在哪里了,所有可能的地方都没有。心疼啊,曾经跟我走南闯北的相机。所以敦煌的照片和以后的,都是丁丁的照相机照的,再美的景色也没有胶片版的,而莫高窟我们一张照片都没有。 敦煌的火车站在柳园,离敦煌两个小时车程。司机会拼车,每人二十块。我们搭晚上十一点半的火车去吐鲁番,买了张站票,上车补卧铺,很容易的。
[此帖子已被 离离原上草 在 2005-7-21 22:14:26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离离原上草 在 2005-7-21 22:17:55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