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凤凰 探访老洞 湘西的凤凰城是一座风情别具的古城,传说中有一对凤凰从这里展翅而飞,小城就有了这么一个美丽的名字。凤凰城有着古老的历史渊源,这里有古寺、古塔、古阁、古城墙和古吊角楼、苗王城老洞,有奇山、奇石、奇水、奇泉和奇洞。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小城也是奇人辈出的地方,有鸦片战争中抗英的民族英雄郑国鸿,有文坛泰斗沈文丛,有著名画家黄永玉等,那份人杰地灵的荣耀成了小城源远而神圣的文化风景。 凤凰古城 具凤凰一样美丽迷人的风采 走进凤凰城,感觉小城的确有着凤凰一样美丽迷人的风采。山水相依,钟灵,是小城生动的容颜。微雨过后的小城,空气格外的清晰,远处的山峦上萦绕这一层薄雾,青翠欲滴的山林在薄雾中时隐时现。田野是绿的,山峦是绿的,沱江的水也是绿的。  沱江是绕过小城边的一条河,河水清莹澄澈,河底的水草清晰可见。河上鱼舟荡漾,几点慵懒的鱼鹰随鱼翁的号子扎进水中,荡起圈圈涟漪,恰似你扩展的情绪。河畔,有阿妹在淘米、洗衣,阵阵杵声与姑娘的欢声笑语相和。那些由木柱作架,以纵纵横横的杉木板作壁,支撑起湘西富有民族特色的独角楼,壁连着壁,檐连着檐,悬挂在高高的河壁上,连同木楼后面的青山倒映在沱江清澈的波光里,那和谐、淡雅的意境,只有从唐诗宋词或墨画中才寻的见。  在凤凰城中,到处能读到历史的沧桑。沱江中有一座石墩搭成的小木桥,古时为一墩的“跳岩”,是人们从北门进城的必经之路。古城所有的小路都是由青石板铺就,纵横交错成小城的血脉。每一条小巷的青石板都被人们的脚板踏磨的油光发亮,无疑是小城岁月的见证。 走进临江老街,满眼是陈年的砖墙和古朴的木版门槛。说是街却没有多少店铺,更没有招惹人眼的广告招牌。淋街的多数房屋敞开着门扉和窗子,很坦然的任你视览。几束斜阳投身的光影里,偶尔有挑着山货挎着背篓的人匆匆掠过,门边窗前,不时有老妪,孩童好奇的目光,看风景的我分明成了他们陌生的风景。在小街幽深而神秘的氛围中,唤起人们对一个久远年代淳朴民风的回忆。 回龙阁吊脚楼群 一道独特的风景 回龙阁吊脚楼群座落在古城东南的回龙阁,前临古官道,后悬于沱江之上,是凤凰古城具有浓郁苗族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之一。该吊脚楼群全长240米,属清朝和民国初期的建筑,如今还居住着十几户人家。 吊脚楼群的吊脚楼均分上下两层,俱属五柱六挂或五柱八挂的穿斗式木结构,具有鲜明的随地而建特点。上层宽大,下层占地很不规则;上层制作工艺复杂,做工精细考究,屋顶歇山起翘,有雕花栏杆及门窗;下层不作正式房间,但吊下部分均经雕刻,有金瓜或各类兽头、花卉图样。上下穿枋承挑悬出的走廊或房间,使之垂悬于河道之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沈从文先生故居 古朴而雅致 世人知道凤凰,了解凤凰,是从沈从文开始的。沈从文先生二十年代就蜚声文坛,被誉为“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鲁迅。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诞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 四合院是沈从文先生曾任清朝贵州提督的祖父沈宏富于同治五年(1866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是一座火砖封砌的平房建筑。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天井四周为瓦木结构的古屋,有正屋、前屋各三间,厢房四间。屋子不大,却幽雅怡神。房屋系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采用一斗一眼合子墙封砌。马头墙装饰的鳌头,镂花的门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整座建筑具有浓郁的湘西明清建筑特色。二十年代就蜚声文坛,被誉为“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鲁迅。沈从文先生在这里里度过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少年,正是这种古朴雅致的环境陶冶了他的性情,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在沈从文先生的书房,临窗是一张大书桌,沈文丛先生的《边城》就是在这张桌子上写成的。  踏访苗王城老洞 湘西苗王城老洞地处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脉西支,位于湖南省凤凰县城的西北部。古寨因寨旁有一神秘原始山洞,在汉代以前寨内的苗民居住在此山洞内因而得名“老洞”(苗名:板窟汴)。老洞历史悠久,自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设老洞屯于今已有600多年了。明初,中央王朝为了加强对苗疆的控制,于洪武六年(公元1337年)置贵州卫指使司,以控制湘黔驿道,因老洞阁位于湖南入贵州门户的贵(阳)镇(竿)主驿道之 中段。在驿道上设传递公文的“铺”和传递军情的“塘”。驻军于板窟边驿道旁建屯,史称“老洞屯”。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远征湘、黔、川、滇,大批军队进入湘西后驻下屯田,“屯”逐较发展成军民同驻的村寨。天启四年至七年(公元1624年—1627年)时领老洞土司;领72寨,控制入番十二司的麻老官在老洞阁建石头城,时人称为“王城”音译汉语为“兵城”或“营盘”之意,这是今老洞 屯的雏形。石头城居高踞险,原老洞阁内寨民为避兵祸,多搬入石头城内居住,使石头城初具规模,成了南下 阿拉 ,此上新寨(腊尔山),西入正大(贵州省铜 仁地区),东走镇竿(凤凰古城)的十字 交通要塞,经数百年的历史沧桑,多次整修扩建,石城不断完善,石砌的街巷随处可见。走进苗王城你会遇见鳞次栉枇的吊脚楼,从山巅一直往山脚延伸,那些古城墙、古战壕像一座古老的化石静静地躺在哪儿。 如果说苗王城的选址是天下一绝,那么说苗王城的巷道布局和结构,也称得上独具匠心。自古以来苗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由于战争与迁徒伴随的历史,确立了老洞古建筑的性质,从整个建筑群九宫八卦布局中,足以证明历代苗王的军事防御构想,在古寨内巷道纵横交错,似通非通,整个布局犹如一张蛛网,又宛若一座迷宫,家家相通,户户相连,似连却断,似通却闭,巷道两边房屋的高墙隔断,两边高墙内枪孔密布,防不胜防,在古寨各处方向分别建有6个保家楼,5个闸子门,每家每户之间有专用的地下通道,互为连接,四通八达, 由此形成了老洞立体防御网。 由于战争抵挡不住短时间内全寨人可以从各自的后门绕道聚在一起或撤退,在苗王城中只要有路,就会有石墙作为屏障,只要有路就会有龙门、寨门、和陷井,寨中所有的巷道都没有名字,也没有路标又十分地相似,陋生人进入城中往往找不到出口,特别有2 处将主干道建成直角使人有山穷水尽凝无路之感,有关专家考察后一致认为此城的设计,既能攻又能守还能退是一个具有相当军事构筑攻事水平的古城堡,是民风民俗保存地比较完整,体现地比较充分地苗乡建筑的工艺品,是全国为数不多保存完好的古王城之一。  所以置身于苗王城除了感受生活历史的气息外,更能体会到斗笠沙场的心跳余悸。苗王城的集体防御功能不仅巷道布局上,还体现在住房的结构上,这是苗族战争文化和迁徙命运长期冲撞后发生一系列的蜕变和变异,是苗族战争文化和迁徙命运长期冲撞后的文化精萃,是苗族战争文化与迁徙命运长期冲撞后与自然的完美结合的创意,是苗族军事文化与建筑文化撞击融合的完美结晶。 “苗疆边墙” 中国南长城使人震撼 中国南部长城位于湘黔边区,上自贵州铜仁,下至湖南保靖,全长380余里,建于明朝万历43年(公园1615),几经续修后于清朝嘉靖年间定型。其碉堡墙一般高2.3米,基宽1.7米,顶宽1米,墙体大都就地取材用石块,页岩砌成。中间填以乱石和泥土,绕山跨涧,曲折蜿蜒,大部分建在险峻的山岭上,沿途建有1232 座用于屯兵御用的汛堡、屯卡、哨台、碉堡、炮台、关厢、关门及无数用石块垒成的兵房,当时一般驻防军队8000人左右,如今的一些地名如阿拉营、天星营、黄合营、王坡屯营、得胜营、乾石营、振武营、 牛斗营等带营字的地方都是长城边上的驻军要点。 经过专家考证,这段湘西边墙是明清时期的封建统治者与南方少数民族之间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反抗、以及不断斗争的产物,它见证了一段被埋没的历史。 走进南长城,就会发现他小巧灵活了许多。据当地的老百姓说:“南长城是沿山靠水,就地取材建筑而成的,如果有石头的话,就用石头来垒起,没有石头的话就用黄土夯制,尽管南长城不那么高大,但是他并不缺少作为长城性质的军事防御工程所应该有的一切,并且他的军事建筑,象哨卡、堡垒关口等等,比北方长城更为密集。” 南长城今天的遗存让我们震撼。 奇梁洞 以“奇、秀、幽、峻”著称 奇梁洞,位于古城以北的奇梁桥乡,离城五公里,吉凤公路左侧。洞口宛如巨龙张口,高五十余米,宽二十多米,神奇、瑰丽,“莫言神州绝景,七星芦获逊色”,真可谓洞景明珠。 奇梁洞,以“奇、秀、幽、峻”四大特色著称。一条清溪穿溶洞而过,洞长六千余米,“洞中可容纳万人”。洞里有山,山顶有洞,洞内有楼,楼外有山,山外有楼,集山、·河、峡谷、险滩、绝壁、飞瀑、丛林、田园、村落于一洞,千姿百态,宛若一幅幅瑰丽的画卷。洞内有《古战场》、《画廊》、《天堂》、《龙宫》、《阴阳河》五大景区。入洞沿溪信步,只见怪石嶙峋,争姿露态,似蛇、似鳖、似马、似兔、似蚌、似獬惟妙惟肖。传言是‘鸡公大王”的将士战死后所化,雄风犹在。 相传来代末年,土人首领何车聚众起义反对官府,攻城夺寨,势如破竹。朝廷举派“杨氏三兄弟”(三王爷)统兵征剿,被何车用“追命鼓”、“迷魂锣”、“荷花伞”三件法宝打败。后因叛徒告密,法宝被破,退守奇梁洞中,将士全部战死。民间至今流传“三十六人杀九千,死在奇梁洞门前”的故事。小溪右岸石壁上垂下一把“荷花伞”,流水有声,令人瞩目。传说是何车的护身法宝。 走过小溪,登上云雾山,跨进南天门,顿觉紫雾缠绕,扑朔迷离,犹如走进一个神话世界,这便是三景区《天堂》。天堂里有“兜率宫”、“灵霄殿”、“逍遥宫”三个景段。有群仙聚会,观音坐莲,仙翁柱杖,八仙飘海,御花园,瑶池等五光十色,隐隐笙歌,一片太虚景象。 从云雾山住右扶梯而上,便到二景区《画廊》。这里如“河西走廊”,两边悬崖峭壁,峰回路转,有宽阔舞厅,有险要关隘。原始丛林,盘根错节;桂林山水,风月无边;桃源春色,谷深似海;敦煌石窟,瑰宝万千;玉柱琼花,花色似锦;林海雪源,皑皑无垠。 出了月亮门,置身波光洞影之中,便是“龙宫”,波光粼粼,景象独异。但见“七龙洞”七龙欲夺洞而出;“珠宝宫”珠宝流金溢彩;‘太子庙”顶飞红流翠;“水晶宫”里至幡生辉,真是目不暇接,景景称绝。 顺溪而下,便到《阴阳河》,有两溪相汇,冷热参半,可泛舟水中长廊,观赏两岸奇山秀岭,令,人心旷神怡。  旅游资讯 景区收费:凤凰及周边的景点的收费情况:德夯28、凤凰八景点150(沱水泛舟、奇梁洞、南方长城、黄丝桥古城、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杨家祠堂)湘西苗王城老洞88(往返车费、游船费、门票、中餐、民俗表演、借民族服装、保险费)、陈氏古宅6、猛洞河上漂124(含保险) 住宿:凤凰的住宿分为宾馆和家庭旅社。 宾馆:在市区中心的南华宾馆,假日大酒店,还不错,在大转盘的那可以到教育宾馆、新华宾馆,古城宾馆,都可以。宾馆的价格平时大概50元/人/天(双标间)。 家庭旅社:北门边上的临水居、已及老街上的田兴恕故居,各有特色。家庭旅社20元/人/床。 吃:凤凰人好吃,所以吃的东西不少。 小吃有腌罗卜,姜糖,已及晚上的夜市。腌罗卜最好吃的是在文昌阁小学入口处摆摊的那几家。姜糖是在去沈从文故居那条小巷尽头的那家, 餐馆:老街上两家。方正餐馆、和下面的老街饭店。在方正餐馆,还可以不时遇见凤凰的一些老的书画家,民间老艺人,听他们说说凤凰。 凤凰的饮食:四菜一汤:社饭、血粑鸭、酸辣鱼、糯米酸辣块、蒸腊肉、酸菜豆腐汤 到凤凰有多条线路 一:可先坐车到吉首,然后坐汽车到凤凰。吉首到凤凰的汽车非常之多,下火车可直接到汽车站坐车到凤凰,车价6元,有些是空调车带VCD10元。现在也有些车直接到火车站接客到凤凰,都可以坐。但只是限于早上的火车。如果不知道到汽车站的路,可以坐小面包车到汽车站,在火车站内坐是4元,其实你多走几步就是3元. 也可先花1元钱坐车到乾州,从乾州再坐车到凤凰。车价3-4元。前者安全、准时半小时一班车;后者自由、方便可自行安排。吉首至凤凰的车从早6点至晚20点皆有。 二:可从怀化下火车,坐车来凤凰,但汽车不像吉首那样方便,凤凰汽车站每天有二班车,中午11点、下午15点,虽都不大准时,但非常安全。 (车价15至20元不等) 怀化汽车西站的站外乘到麻阳的中巴,车次很多,乘满即开,一个半小时到麻阳,到麻阳换乘再到凤凰的中巴车。 从麻阳到凤凰,早班车五点半左右,早上七点到十二点,一小时一班,下午一点五十,二点四十,五十分钟一班。从怀化到麻阳约一个半小时,从麻阳到凤凰也是要一个半小时。 三:可从铜仁坐车来凤凰,车次较少,车价大概10至15元不等。 凤凰交通:最常见交通方式是摩托三轮车,城内1元钱足矣,出城2元或5元不等,视路线长短而定。 手工艺品:蜡染和苗族银饰,蜡染可以到凤凰老街去看看,那有很多,但全手工的可以到熊老师的蜡染作坊去看看,因为是艺术品自然价格也很不错了,关于苗族银饰可以到老街的三个店看看,一个是扎染坊,大多数是新银制品,但因为是手工制作,并且可以定制,很不错。二是张桂英扎染坊,主要是扎染和收购来的苗族银饰,也手工制做。第三是六色坊,主要经营老银饰物,这三家是都可以保证银饰品质的。 土特产品:有松菌油,和罐罐菌。如果要买的话,最好买袋装的。 气候:夏无长酷之日,冬无长霜之时。气候适人。(最好是秋天来凤凰) 节日: 四月八是苗族的传统喜庆节日。是苗族的祭祖节、英雄节、联欢节。每逢这一天,人们自动聚集到预定的地点跳鼓舞,对山歌、舞花带;上刀梯、钻火圈....热闹异常,人数以万计,场面宏大而壮观,人们尽情歌舞以至通宵达旦。 阴历六月初六是苗族传统歌节。这一天苗族青年男女都盛装艳服。齐集歌场,或吹唢呐,或打花鼓、更多的是以歌交心,以歌传情、以歌代言、以歌结良缘,所以六月六歌会又是苗族男女的定情会。 苗家赶秋节是花垣苗民在农历立秋那天或后一两天举行,庆祝五谷丰登的年成。同时这也是苗家青年男女展示自己的一个节日,秋场上按民族习惯摆放着对歌台、跳鼓台、八人秋等,众人尽情欢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