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知传说中的小驴瓜瓜全家今天下午会到“在路上吧”和大家相聚一堂,和大家交流一下他们三口之家在户外的一些旅行经历,一下班我便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酒吧。 第一天逛“在路上”论坛,便得知这一家在户外圈子里小有名气,尤其是今年刚满十岁的瓜瓜。小小年龄的她,已经是户外旅行的老行家了,去过北京、湖南、安徽、四川、云南、贵州及神秘的雪域高原西藏。还写了几本游记,《小驴瓜瓜走徽州》、《八岁走天下》、《小驴瓜瓜穿越记》在新浪等各大网站连载,其中《小驴瓜瓜穿越记》描写了她和爸爸妈妈还有两个大学生,在近二十天时间里,从武汉出发,先后到达成都、康定、理塘、稻城、亚丁、卡斯、尼汝、洛吉、中甸、丽江等地旅行。这中间徒步行程近两百公里,并且穿越了大香格里拉的核心腹地。除了文字的详细记录,瓜瓜还为自己所有的游记画了配图。

到酒吧时,活动已经开始有半个多小时了,坐了一圈的小朋友和家长,围着瓜爸瓜妈和小瓜瓜问长问短,气氛好不活动。我来晚了,已经插不进去了,只有坐在外圈竖着耳朵听。我观察了一下,发现我好象是唯一一个单身的听众。 见到瓜妈,有点大出我的意外,不敢想象看起来如此温柔漂亮的瓜妈可以承受在路上的那份辛苦和种种突发的意外或磨难。或许,对于她来说那些艰难恰恰是一种宝贵的经历和快乐的源泉。瓜爸瘦削的脸上,却有着坚定异常坚定的眼神,那应该也是户外生活带给他的一种气质吧!小瓜瓜则有几分乖巧的依偎在爸爸怀里,有些沉默和羞涩。 “小驴瓜瓜在去西藏的路上有没有高原反应?“ “你们放心让这么小的孩子上去吗?是怎么克服的呢?” “你们是怎样锻炼孩子的这种坚强独立的性格的?” “瓜瓜第一次出远门是几岁?” 大家东一句西一句的进行着热烈的交流和问答,一向吵吵闹闹的孩子们在此时也表现得非常安静,瞪大了好奇而崇拜的眼睛听着这三口之家的叙述。 “我们一直都很注重女儿的个性发展,每次出行前我们会做详细的计划,并且让孩子参与进来,分配一些简单的任务给她完成,她就会有兴致去做,并且很有成就感。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也增强了她的兴趣。 瓜爸瓜妈的育儿经给在座的每位家长都带来了启发和教育作用,纷纷点头。 “强烈要求“在路上”在暑期举办一些能带孩子参加的户外活动,让我们的孩子也多些亲近自然,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机会。” 家长们纷纷开始提出要求,瓜爸瓜妈也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危险性和难度比较低的短线给大家选择。 在经过一个小时的讨论后,孩子们便拉着瓜瓜到一边玩去了,难民也招手叫我过来,我终于有机会坐到他们当中去了,心情一时激动不已! 谈到孩子,总有说不完的话题。那边孩子们已经在一旁闹得不可开交,笑声不断。闹完疯完,瓜瓜又开始不老实的在那面攀岩墙上爬上爬下了。 我认真的听着他们各自的旅行经历、途中的感受和关于教育方面的一些看法。感觉自己仿佛一个小学生一样既兴奇又新鲜的听着成为他们不同一般的户外生活。 聊了很久,才知道原来这些家长中还有为建立可可西里民间保护站做出巨大贡献的庞爱民和生鸿飞夫妇一家。敬佩之情油然而升。 他们,都是一群热情奔放,热爱户外探险,注重环保,外表毫放而内心细腻,不甘于平淡生活的人。他们,鄙视那种传统被旅行团牵着鼻子走的旅行方式;他们,摒弃星级酒店的舒适环境;他们,反对铺张浪费的大吃大喝;他们,为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而痴狂;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背起行囊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梦想;他们,为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而痛心疾首;他们,是永远不知疲倦、频繁上路的背包族…… 直到六点半钟,大家才意犹未尽的散去。而这次活动带给我的兴奋和激动,却是久久无法平息的。应该说这是我加入到户外圈里的第一堂启蒙课,让我第一次面对面的倾听驴友们关于户外生活的体验和心声,让我有些相见恨晚的遗憾,也有对从前浪费的大把时光的惋惜,更有对参加户外生活的信念和决心。 总之,感谢“在路上吧”,感谢难民GG安排的这次交流活动,也感谢瓜瓜一家带给我们大家的启发和这个下午快乐的时光! [此帖子已被 管理小组 在 2005-7-24 12:25:56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