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能不谨小慎微乎 今天看到新闻报道:现在某高校的大学生因为开学需要做宿舍校室的卫生而聘请钟点工来帮忙,感触颇深!偶突然间就想起了下面这一篇文章,拿出来同大家共同讨论,我觉得中国人关于教育孩子的观念比起西方人来讲还是落后很多,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现实中我们往往把最好的物质生活都留了孩子,造成孩子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不知艰苦奋斗的重要性.而相反在西方国家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父母,而给孩子的只是基本的生活保障,从小锻炼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我觉得我们作为家长有必要改变教育孩子的观念! 请为你刚才的夸奖道歉 北京作家毕淑敏讲过一个故事:她的一个朋友在北欧某国讲学,周末到当地一位教授家中做客。教授有一个5岁的小女孩,非常美丽,朋友为她带去了中国礼物。小女孩接受礼物时微笑着礼貌地道谢。朋友则抚着小女孩的头,衷心地夸奖道,你长得这样漂亮,真是可爱极了!不料,教授等小女孩不在跟前时严肃地对她的中国客人说,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朋友大惊,说我送她礼物,还夸奖她,全是一番好意,伤害二字从何说起?教授说,你是因为我女儿长得漂亮而夸奖她,长得漂亮不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是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起的作用。她这样小,没有分辨能力,你这样不分缘由地夸奖她,会使她认为漂亮是她的功劳和本钱。而一旦认为天生美丽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她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这就成了误区。还有一点是,你未经她的允许,就抚摸她的头,这使她以为一个陌生人可以随意抚摸她的身体而不需要经过她的同意,这也是对她的不良引导。教授接着说:不过你也不用十分沮丧,你还有机会弥补——你可以夸奖她的微笑和有礼貌,因为这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那么,“请为你刚才不恰当的夸奖道歉。”教授这样结束了自己的谈话。之后,这位朋友就正式向教授的小女孩道了歉,同时表扬了她的礼貌和微笑。
真使人汗颜。我们何尝这样小心地对待过孩子。爱都是一样的,甚至宠爱、溺爱、过分的宠爱和溺爱。捧在手上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掉。只好供在心上、顶在头上,供成个小皇帝,顶出个小太阳。为了爱,我们从不吝惜自己的夸奖。长得漂亮、乖巧算什么,在一些糊涂父母那里,就是孩子作了弊,撒了谎,骂了人,干了损人利己或不利己的事,也会得到表扬,说孩子是如何的聪明、伶俐。为了爱,我们也从不吝惜自己的喝斥;对孩子,我们要吼便吼,要骂便骂,要打便打,举止之粗鲁,语言之粗俗,动作之粗暴,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怎样,也不会想到这样做的结果会带给孩子什么、对孩子的未来会造成什么影响。我们也对孩子抱了很多、很高的希望,说白了却只是希望他能出人头地,耀祖光宗,给自己“挣脸”。至于孩子的道德、情操,是否生活得快乐、诚信而有尊严,倒是很少考虑的。是呵,很多时候,我们感到自己粗鄙和卑琐,感到自己自私又冷漠,感到自己虚伪还怯懦,感到自己人格既不够高尚、行为也不够磊落;我们想改变自己却不知道怎样改变,我们看不起自己却不知道该埋怨谁……原来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并且,同时我们又非常可悲地,成了这环境的一部分!
中国人讲孝道。中国人把不讲孝道的孩子称为“不肖子孙”。“肖”就是“像”,“不肖子孙”就是不像父辈的子孙。但父辈就这个样子,我们自己就这个样子,还能要求我们的孩子怎么样?要他们也如我们这般卑琐和粗俗?
真要“不肖”,那倒好了。
这要求我们小心对待孩子,小心对待孩子的现实和未来——真得十二万分地小心哩,就像对待发射卫星的火箭点火升空;就像站上独凳,去取立柜顶上一只价值连城的宋代青花瓷瓶。唉唉,所有这些比譬都很拙劣又言不及义,远不及我们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任何一个稍微有一点教养的人所应当有的微小举止。
[教育锦囊]: 聪明和美丽不应当成为孩子的资本,丑陋与愚笨也不是孩子的过错。
多赞扬孩子的内在品质吧,外表的优点虽然更加明显,但是往往流于肤浅,而一个人在同自我的斗争中取得的胜利才最值得尊敬,最值得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