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属于柒零一代的人,我的小学是在吉林街小学(原红旗小学)就读的。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位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好老师-------容爱珍老师。 容老师是教我们数学的。印象里,她喜欢穿牛仔裤,清瘦的脸庞,大大的眼睛,披着大波浪的头发,她的笑容和蔼可亲,声音甜美动人,既对我们的学业严格要求,又能在其它方面处处关心爱护我们。 说起来,我应该属于出生在半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某事业机关的干部,母亲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不知为何,在我不到2岁的时候,家庭破裂了,我被法院的叔叔判给了父亲,在我不懂事的时候,第一位继母走进了我的家门,在我稍微懂事的时候,第二位继母走进了我的家门。继母的到来并没有给我带来温暖,我也无法象其他孩子一样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在父亲的棍棒交加,蛮横无理下,在继母的冷嘲热讽,凉菜剩饭下,我变得沉默寡言,自卑懦弱,胆小怕事起来。 或许一个人幼时心灵最深处的某些东西最能影响他的一生把,容老师除了在学习上为我们答疑解惑外,还经常在生活方面关心爱护着我们,我的很多学习用品都是她自己掏钱为我买的,她还偶尔会到我的家里进行家访,了解一下我的个人生活的情况,并与大人交流教育孩子方面的话题。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容老师就是在不断的解除着在我心中的那份“惑”。她犹如黑夜里海上的灯塔,指引着一艘航行在风浪中的孤舟驶向彼岸,亦如一位精心雕刻的艺术家,尽力去把一块上等的良玉雕琢成一件完美的工艺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虽然也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写照,但如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来形容你的话恐怕会更贴切一些。 读书的时候,我的数学成绩远远要好于语文成绩,都说语文成绩好是刻苦,数学成绩好是聪明,其实这话一点也不假。小时侯我是一个天资聪颖,悟性极高的孩子,四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读报纸,五岁的时候就能够写毛笔字,机关大院与我一样聪明的还有一位叫做梁华的男孩子,那时的大人们都预言我和梁华都是上清华、北大的料,只是大人们谁也不会想到,多年以后,我和梁华谁也没有考上清华或是北大。回过头来想想,梁华失败的原因在于他的父母过于宠爱他,使他养成了娇生惯养,心浮气躁的毛病,最终因骄傲自满而名落孙山。我没有成功的原因在于从小缺乏家庭的温暖,缺乏最基本的学习环境,个人的自卑心理造成了一个极大的包袱,最终也没能敲响象牙塔的大门。在这样的家庭下,我之犹如一块和氏玉壁在拙劣工匠手中胡敲乱刻,刻出来的东西却连一块石头也比不上,亦如一颗参天古树的幼苗,接受着狂风暴雨的摧残,在缺乏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的环境下无法深深地把根扎入土壤,成为栋梁之材。 父亲与老师就这样左右着我的人生坐标,让我始终无法找到坐标的原点,人大那,慢慢踏上社会,才发现社会是更复杂的一个大染缸,我困惑,我彷徨,我呐喊,我哭泣,却也发现真的很无奈。 时间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的过去,每每读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时候,我就感到特别的惭愧,连一颗小草都记得报答阳光的恩惠,而我却实在没有太多的能力去报答我最敬爱的老师。 再次见到容老师是今年过春节的时候了,正月初五我捧着一束鲜花及自己的水晶照片来到了她的家中,她显然已经老了许多,没有了年轻时美丽的容貌,但她还是和以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在她眼里,我永远是她的学生,交谈中得知,她现在已经是学校的校长那,虽然已经是校长那,但她显然没有我善谈 ,在3个小时的交谈中,我始终在不停的谈着,人生、理想、现实,工作、学习、生活、关于爱情的渴望,对于婚姻的思考,关于社会上的种种滴滴现象。而她也不时的提出她自己的看法,与她的交谈中我终于明白那一个道理,老师所期望的并不是要我有多大的官,发多大的财,她所期望的是我们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奋发向上,做一个有良好的修养,有高尚的情操,有优良的品质,有完美的人格,有渊博的知识,有独力自主的精神,有益于社会的人。那天在回家的路上,我反复思考着老师所说过的每一句话,我想,或许,我以后的路还很长,但我一定会牢记你的谆谆教导,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名优秀的复合型、开拓型的人才。 后记:时值第21届教师节到来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我最敬爱的容老师,献给天下所有的老师,真心希望你们能够节日快乐,身体健康,桃李满天下。 |